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优珍 《岩矿测试》1996,15(1):65-67
介绍了用活性炭提纯显色剂──4-氨基安替比林(4-AAP)的方法。提纯后的4-AAP用于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其检出限为0.17μg;用2μg苯酚进行精密度试验,RSD(n=6)为6.8%。各项参数均优于未提纯试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根据地震现场分析预报工作的实践和西南地区中强震序列参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初步提出和总结了地震类型的早期判定及震区短期趋势估计的经验性综合方法,供现场地震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作者在研究华北地台航磁资料推断解释的过程中,综合对比各种资料,发现该地台北界中段(即东经112°—117°之间)应沿北纬42°35′—40′通过。这就扩大了该地台北缘范围,也对扩大地台北缘找矿远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对奇台县近10年发生的洪水进行了统计,对洪水成因作了初步探索,并对暴雨型洪水预测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5.
106.
清华山维公司出品的EPSW电子平板测绘系统为很多用户所采用。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全站仪品牌及型号众多难免出现通讯需要用户自己定制解决,结合工作中的经验以及一次与LEICA全站仪的通讯文件Comsay.dat的定制实例,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7.
强烈地震前的OLR异常现象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刘德富  罗灼礼 《地震》1997,17(2):126-132
利用卫星遥感地图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我国1976~1985年在龙陵,唐山,松潘,乌恰,共和等5个地区发生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前的OLR异常现象,发现强震发生地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震前一个月都存在为显著的热红外辐射异常,如果这种“热前兆”异常是可靠的,可能开拓出一种强震短期预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岩芯、薄片及沉只微相等资料的分析,结合压汞测试结果,重点分析了辽河盆地荣37块气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和东管组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其非均质性特征,指出粒间孔及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要储集空间;提出9种孔隙结构类型,其中东营组曲流河点坝微相砂体孔隙结构类型良好。对储层进行了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研究,指出天然气储层平面及怪内非均质性强,而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依据研究结果对今后开发该气田提供  相似文献   
109.
1987年8月26日12时至27日04时,济南地区降了一场罕见的暴雨(简称“87.8”暴雨),导致济南市唯一的排水干道一小清河黄台桥上游河段水位急剧上涨,多处漫溢,济南市区水流成河,这是一次典型的暴洪。为了了解并掌握这类洪水的规律,本文仅对这次突发性暴雨洪水的特征及其水文气象条件予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江汉平原渍害田机理与地下排水治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江汉平原渍害田的类型、数量、危害及渍害田等级。形成江汉平原渍害田的因子除地表水汇合、土壤粘重透水性差和人类的不适当垦殖、灌水和耕作方法等外,特定水文地质条件使地下水浸渍土壤也是形成渍害的直接主导因子,由此认为地下排水技术降低下水位是改造渍害田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