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01.
薛园园  邵长奎  张伟  等 《江苏地质》2022,46(4):381-388
赣杭铀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带。前人对与铀成矿有关的燕山期火山岩及基性岩脉进行了大量年代学研究,获取了一批高精度的年龄数据。精确厘定与铀成矿有关的火山岩及基性岩脉的成岩时代,是深入研究两者与铀成矿关系的前提,对铀矿床成矿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而部分火山岩及基性岩脉成岩年龄的精确度有待商榷。为此,总结了带内岩浆岩年代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部分火山-侵入杂岩样品因MSWD偏离置信区间、未剔除高U锆石等因素导致年龄精确度较低;锆石U-Pb定年精度用于厘定短时序、多期次、大规模火山-侵入活动有困难,主要表现在各种岩石年龄差异总体不大,在误差范围内高度一致;基性岩脉采用锆石U-Pb定年(基性岩中多为捕获锆石)或全岩K-Ar/40Ar-39Ar定年(易受热液活动或热事件影响),成岩年龄精确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2.
利用CBERS-02B星CCD和HR数据,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制作出滑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构造条件,用人机交互方式,分析“5•12”地震中唐家山至北川县城堵江河道滑坡发生的面积、运动方向、滑坡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03.
为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头肾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从植物黄芪中分离纯化得到AP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和吞噬活性的影响,并采用qPCR检测APS对3种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50、100、200、400、8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ROS);100、200、400、8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氮呼吸爆发(NO);50、100、200μg/cm 3 APS预处理后可以显著增强脂多糖(LPS)刺激头肾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2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增强TNF-α、IL-1β和IL-6 mRNA在6、12、24 h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PS对离体培养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4.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70%的资源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涪陵、四川长宁-威远等地区实现了商业开发,长江中游鄂西地区实现突破,长江下游安徽宣城取得了积极进展.页岩气勘查理论和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开采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加快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页岩气资源探明率低,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成藏理论尚需深入研究.页岩气开发成本高,一些关键技术装备尚待研发.市场驱动机制方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本文从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资源状况、勘探开发进展、勘查理论、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页岩气发展形势,梳理了制约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大勘查开发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勘查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5.
文章对备战铁矿区内的基性-超基性岩、中基性岩脉、矿体围岩和铁矿石中的辉石、橄榄石、金云母、铁钛氧化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与显微特征研究。金云母辉石橄榄岩中辉石的化学成分在w(SiO_2)-w(Al_2O_3)图中均落于亚碱性系列区域,在w(Al_2O_3)-w(Na_2O)-w(TiO_2)图中,辉石主要落在拉斑玄武岩系列区域,表明该区岩浆经历了拉斑玄武岩系列演化。备战金云母辉石橄榄岩中橄榄石的w(FeO)较低,介于19.22%~23.79%,w(MgO)较高,介于37.35%~41.30%,Fo变化介于0.74~0.79,属于贵橄榄石。橄榄石中较低的w(FeO)表明其形成于较高的氧逸度环境,而岩浆的拉斑玄武岩系列演化一般发生于低氧逸度条件,综合分析岩浆经历了从低氧逸度到高氧逸度变化的过程。随着岩浆的演化,橄榄石Fo与w(Ni)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又变为负相关关系,其中负相关关系表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橄榄石与粒间硫化物熔浆发生过Ni-Fe交换反应,从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岩浆中含有丰富的硫,岩浆中的高硫特征很可能是备战磁铁矿为较纯磁铁矿(低Ti)的原因之一。此外,成矿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特征,铁钛氧化物固溶体在亚固相条件下的氧化作用使固溶体发生分离以及铁磷络合物的发育等因素是造成矿区磁铁矿为较纯磁铁矿(成分接近分子式Fe_3O_4)的原因。金云母辉石橄榄岩和铁矿石中均发育金云母,表明铁矿与基性-超基性岩的源区都是富含挥发分的。该区铁钛氧化物主要有4种:较纯磁铁矿、含钛铬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金云母辉石橄榄岩中的较纯磁铁矿(低Ti),与铁矿石中磁铁矿成分类似,表明两者具有成因联系。结合金云母辉石橄榄岩的显微特征分析,在岩浆阶段曾有一期富铁镁岩浆的加入,这很可能为备战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铁质来源。  相似文献   
206.
以大亚湾为研究对象,采用3S(GIS、RS和GPS)技术划分了汇水区范围并处理获得土地利用、土壤水文单元及降水等下垫面信息,运用L-THIA模型(Long-term Hydrologic Impact and Non Point Source Pollutant Model)构建了总氮(TN)这一指标的大亚湾汇水区非点源污染模型,并通过径流量与负荷量模拟结果与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陆域非点源TN年均负荷量为2 559 t;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建设用地和园地的负荷量和单位面积流失强度均较高,是TN流失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汇水区涉及的11个镇(街)中惠州市稔山镇、平海镇对TN负荷量的贡献合计超过50. 0%,占据了77. 7%的TN流失关键源区,是非点源污染防治需重点关注的区域。来源贡献的定量识别和关键源区的空间识别为大亚湾陆域非点源TN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7.
银和金的选择吸附实验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吸附作用被认为是低温表生矿床的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文章内多种矿物对银和金的吸附实验表明,呈纳米粒级的银和金的单质对自然界矿物的吸附有明显的选择性,尤其是银对方铅矿和金对黄铁矿的强选择吸附,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这一实验结果为解释许多矿床中方铅矿常作为银的载体矿物及黄铁矿常作为金的载体矿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验还证明了粘土、有机质和黑色页岩对银和金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208.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等通过对新疆天山斑岩铜钼矿床(点)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矿测试分析,全面总结整个新疆天山斑岩铜钼矿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新疆天山斑岩铜钼矿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探讨,认为西天山地区的喇嘛苏中型铜锌矿、达巴特小型铜钼矿、冬吐劲小型铜钼矿、莱历思高尔小型铜钼矿和肯登高尔小型铜钼矿分布在别珍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带,其成矿作用主要与晚古生代巴音沟洋板块向南俯冲作用有关;东天山地区的土屋—延东大型铜钼矿、灵龙小型铜钼矿和赤湖小型铜钼矿分布在大南湖—头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成矿作用主要与晚古生代康古尔塔格洋板块向北俯冲作用有关。三岔口小型铜钼矿和白山中型钼铼矿尽管分布在阿奇山—雅满苏晚古生代岛弧带,但其成矿作用分别与二叠纪和三叠纪的板内伸展—岩浆活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9.
StratigraphicSucesion,Source┐RockDistributionandPaleoclimaticZoneinMeso-CenozoicBasins,EasternChina*LuZongshengHuangQishengFa...  相似文献   
210.
ChinaContinentalConductiveLayersandItsRelationshipwithBasinEvolution*XuChangfangGeologicalInstitute,StateSeismologicalBureau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