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在进行大量普查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 将最近10年历史天气图的地面气压和有关海面强风代表站的风场资料在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报文的1.25°×1.25°格点分布上进行客观分析, 对比传统的以关键区域划分冷空气入侵路径与广东海面强风的关系, 提出了一套与广东冬季海面强风关系更密切、作用更直接的地面关键区气压场分布特征进行客观定量的分型;根据梯度风原理, 用经验加统计的因子挑选方法, 形成了一套应用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输出、适用于广东海面强风预报的完全预报(PP)方法。检验和业务试用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广东的海面强风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用完全预报方法做沿海海面强风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2.
应用解析和数值相结合的方法求得了含有闭场区、中性片和开场区的二维局域磁静力平衡日冕基态,进而在此基态下数值研究了由电阻撕裂模不稳定性引起的磁场重联过程.结果表明,在电流片长度远大于其半宽度的情况下,仍将发生具有两个X线的磁场重联,形成磁岛和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团.等离子体团运动的方向取决于闭合区底部等离子体压力和磁压的比值β0.当β0较大时,等离子体团向下运动,引起结合不稳定性和磁岛的合并,等离子体团中的等离子体不断落入闭合磁场区两侧.当β0较小时,等离子体团向上运动,导致电流片中等离子体的喷发.结果还表明,磁张力的分布是决定等离子体团运动方向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93.
本文对造成阿图什地区1980年-1989年10年中3-5月96次大风天气个例的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归纳,得出造成大风的影响系统有7种类型.并从能表征槽和涡的范围、强度、强度变化等特征出发,选择了有明显物理关联的槽的走向、夹角(风向切变之夹角)、移向、移速、温度场与高度场的配置,以及涡的中心数值、闭合圈数等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槽或者涡的特点及变化情况,用于分析总结各种类型影响系统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294.
本文主要叙述了赛什塘—日龙沟成矿带地层、岩浆岩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矿带矿床成因的新认识,认为赛什塘铜矿属斑岩型矿床,铜峪沟和日龙沟矿床属海底火山热液—沉积矿床,矿带三矿床间有内在的成因联系,是同一岩浆活动过程中的产物,只是矿体所赋存的部位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9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海上交通拥堵和船舶事故频发。为了对海上船舶活动进行监管和分析,传统的方法主要利用船舶定位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未结合其他海上多源数据进行船舶时空活动过程和行为模式分析,缺少深层次的知识挖掘。为此,本文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在提取轨迹的语义信息基础上,构建船舶活动知识图谱,为低知识密度的轨迹时空点序列向高阶语义知识转化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具体地,首先通过解析船舶活动的特征和组成要素,基于“过程-事件-行为”的核心思想,设计船舶活动知识图谱本体层;然后利用Stop/Move模型提取轨迹语义信息,利用DMCNN模型抽取船舶突发事件,完成实例层填充;最后通过构建原型系统,对上述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船舶活动知识图谱,可以支持对船舶常规活动和突发事件进行知识表示,并可以实现时空活动查询和回溯,进而达到语义增强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6.
介绍了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地面沉降监测点的设计方案、观测内容、观测方法以及观测仪器的精度,同时说明了通过后续沉降观测值的数据分析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等.  相似文献   
297.
甘肃中部地区景观生态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1986~2000年TM和ETM+影像数据,计算景观生态指数得出整个地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通过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变化分析,实现空间格局和地理时间变化过程的小尺度区域有机结合,对干旱半干旱脆弱生态环境下城镇较为密集地区的人地关系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研究表明:低、中覆盖度草地构成本地区基质,沟谷河谷与交通通道是联系乡村和城市的主要廊道,本地区属于人类影响渐强区,在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下,城镇用地扩张是整个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因素,农业结构调整在空间上改变着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98.
辽东古元古代裂谷中硼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砖庙硼矿床、翁泉沟硼 (铁 )矿床及其东台子矿段矿石的3 0件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获得三条理想等时线 ,年龄分别为190 2± 12 Ma、185 2± 9Ma、1917± 48Ma;对青城子矿田喜鹊沟矿段大理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获得其 Pb-Pb等时线年龄 1844±2 7Ma。对翁泉沟硼 (  相似文献   
299.
崔旭  张兵  何明霞  夏文雪  王义东  赵勇 《湖泊科学》2021,33(6):1675-1686
生态补水是维持和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为研究生态补水对白洋淀水环境的影响,分别在补水前与补水后采集淀水、河水及地下水样品,分析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白洋淀补水前、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组成中Na+为主要阳离子,补水后阴离子以HCO3-为主,淀区南部地表水电导率高;补水后地表水与地下水Ca2+、Mg2+和HCO3-浓度显著增加,水体电导率降低.(2)补水前地下水为Na-HCO3型水,地表水主要为Na-Cl·SO4及Na-Cl·HCO3类型;补水后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向Ca·Mg-HCO3型演化,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基本保持不变.(3)生态补水使白洋淀水位升高,淀区水面积增大,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使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发生改变,而深层地下水暂未受到影响.生态补水后,受稀释和混合作用的影响,水体Na+、Cl-和SO42-浓度显著下降,Ca2+、Mg2+及HCO3-浓度增加.在白洋淀生态补水中应"先治污,后补水",以减少补水过程中污染物向淀区的运移,还应注意区域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的阳离子交换及水岩相互作用,为合理调配生态补水及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0.
玉树地震高倒塌率建筑物及诱因:遥感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迄今已造成2200多人死亡或失踪,12000多人受伤.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