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聚类分析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大连地区1970年以来的3级以上地震进行了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连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2、4、6和13号这4个区域内。  相似文献   
22.
生物曝气技术对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及去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某石油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模拟,按照试验场地地层现状进行实验室缩放,研究微生物在含水层介质为砾砂、粗砂和中砂中的迁移速度以及含水层介质吸附的微生物量。选取苯和二甲苯作为目标石油污染物,研究生物曝气技术对被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及其去除污染物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在介质中的迁移速度从大到小为砾砂、粗砂、中砂;介质吸附微生物量的顺序从大到小为中砂、粗砂、砾砂;生物曝气4个月后,苯和二甲苯去除率分别为86.4%和81.7%,BS对中砂层中的苯和二甲苯去除效果好于砾砂层和粗砂层,苯的去除效果好于二甲苯。由挥发机制去除的污染物为46.24%,生物降解去除的污染物为36.98%,BS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23.
三维电极法预处理山梨酸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维电极法对山梨酸废水进行了降解实验,并考察电极材料、反应器电压、电解时间、进水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不锈钢作阳极,石墨作阴极,柱状活性炭作填料,在槽电压为20 V、主电极极间距为11 cm的条件下,pH值为 4.0±0.2的山梨酸废水在电解20~30 min后,COD去除率达48%以上,而且废水的BOD/COD提高到0.40。  相似文献   
24.
东北地震区地震趋势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君 《地震研究》2007,30(2):137-141
根据中国地震局推广软件中所给出的地震区划分,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东北地震区的地震时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东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存在着10年、20年和30年的显著主周期。按照这个周期规律,结合测震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未来东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趋势,认为东北地震区第五活跃期到2009年结束。从地震能量释放和地震频度上看,未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25.
本文比较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地震影响曲线和GB18306-2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使用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并参考实际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反应谱,探讨了长周期结构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长周期区段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为实现水环境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高效去除,采用水热法构筑了一种集高效吸附性、可见光催化性以及磁回收性于一体的磁性生物炭基钨酸铋光催化剂(BC@ZFO/BWO)。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生物炭(BC@ZFO)掺杂量的质量分数为25%时,BC@ZFO/BWO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最佳,在120 min内,对20.00 mg/L四环素(TC)吸附率为58.38%;在光反应60 min内,对20.00 mg/L TC和Cr(Ⅵ)去除率分别为95.36%和98.04%。ESR测试结果表明,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O-2和·OH发挥了主要作用。重复利用实验表明,质量分数为25%的(BC@ZFO)/BWO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磁回收性。可见,相比于传统的钨酸铋光催化剂,BC@ZFO/BWO光催化复合材料的构建,提升了光催化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氧化还原能力,为水污染修复和粉末催化剂的回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7.
针对水环境中2,4--二氯酚(2,4--DCP)污染,笔者以水稻秸秆为生物炭前驱体,硫脲为双原子掺杂剂,通过高温热解工艺制备了高效吸附和催化性能的氮硫共掺杂生物炭(NSBC),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2,4--DCP,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双原子掺杂显著提高了生物炭材料的比表面积、氧化还原活性和活性位点,如含氧官能团和氮、硫官能团。在最佳条件下,NSBC具有高效的催化能力,5 min内2,4--DCP的降解率为95.30%。NSBC/PMS体系(0.542 min-1)的降解速率常数是BC/PMS体系(0.197 min-1)的2.7倍。此外,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NSBC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电子自旋共振和猝灭实验分析表明,活化PMS生成的1O2和·O-2作为2,4--DCP的降解过程的主要活性氧物种(ROS)。  相似文献   
28.
含碳酸盐氧化铜矿石碱性浸出工艺简介张凤君权新君刘兴民(长春地质学院化学系,长春130026)为解决我国铜短缺的问题,除寻找新的铜矿床外,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铜矿山氧化铜矿石这一巨大的潜在资源亦是有效途径。但由于氧化铜矿石存在难选等问题,我国绝大多数铜矿...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新型水溶性卟啉显色剂TDMAPTPS与钯的显色反应。在pH为3.4~5.0缓冲溶液中,适量VC、OP、SDBS存在下,Pd(Ⅱ)与显色剂形成11稳定配合物。λmax=413nm,ε=1.65×105Lmol-1cm,Pd(Ⅱ)浓度在0~3.2μg/10mL之间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0.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膜生物反应器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难降解废水的对比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比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更稳定的出水水质,其平均出水CODcr去除率达到88.41%,比接触氧化法提高了近30%;其平均色度去除率达到85.27%,相比接触氧化法,提高了近30%。通过出水分子量组成分析发现,膜出水以分子量介于3 000和10 000之间的物质为主,占总数的88.36%,接触氧化以分子量大于10 000的物质为主,占总物质的72.04%,介于3 000和10 000之间的仅占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