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1.
陈永振  张创  张奉 《地下水》2013,(1):154-157
分析苏北盆地花庄油田阜三段储层溶蚀现象,探讨本区溶蚀型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进行孔隙演化定量、溶蚀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本区主要的溶蚀现象有三种不同强度的长石溶蚀、碳酸盐胶结物溶蚀与岩屑的筛状溶蚀;溶蚀所需的酸性孔隙水主要来源于有机质热成熟产生的有机酸和粘土矿物转化产生酸性水;本区储层溶蚀增加孔隙度为12.76%(长石溶蚀增加6.11%,岩屑溶蚀增加0.18%,填隙物溶蚀增加6.47%),储层物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溶蚀作用所产生的次生孔隙所决定的;随碎屑颗粒粒度变粗、泥质杂基含量变低、刚性颗粒含量升高,溶蚀作用强度增强,但溶蚀作用控制因素总体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深入分析了超低渗储层成岩作用、成岩相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发育的优势储集成岩相主要有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长石溶蚀相、长石溶蚀+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相、长石溶蚀+绿泥石膜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等。不同类型成岩相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同,孔喉比和配位数与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孔喉比越小,配位数越大,则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越大,如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长石溶孔相;反之,孔喉比越大,配位数越小,最大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越小,如长石溶孔+绿泥石膜胶结-残余粒间孔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