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勃 《中国沙漠》1993,13(2):29-36
绿洲农业是在荒漠环境下人为控制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等特点。本文运用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酒泉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水定地,解决水土平衡问题,促使水盐动态的协调。制定了合理的灌溉定额及其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甘肃省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丽娟  张勃 《冰川冻土》2011,33(6):1414-1418
运用GIS平台对甘肃省各地区的自然灾害成灾面积(主要是洪灾和旱灾)进行了分类,以期为全省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各地区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差异很大,且只有定西、庆阳、嘉峪关、甘南和金昌的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类型随年份发展变化不大,其余地区的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类型则随年份发展出现不同变化;2)定西和庆阳是典型的自然灾害重度灾区,天水、陇南、平凉和白银偶尔成为重度灾区或中度灾区;嘉峪关、甘南和金昌始终是自然灾害轻度灾区,张掖和临夏州偶尔是中度灾区或轻度灾区;武威和兰州变化比较大,随年份不同可以分别是轻度、中度和重度灾区;酒泉比较特别,除了2000年属于重度灾区外,其余年份都是轻度灾区.  相似文献   
103.
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ArcGIS和Matlab数据软件平台,运用复值Morlet小波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夏季极端降水的频数和强度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数和强度在6、7月周期较长,8月周期较短:即6、7月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主周期是11~12 a,8月是4~5 a的周期。②从空间尺度来看,该区夏季极端降水带移动由西向东表现为:大致以庄浪、秦安、天水一线为界,6月频数和强度大值区在这一线以西海拔相对高的山区,而7—8月在这一线以东地区,尤其是陇东地区的东南部。③总体趋势是6月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明显呈上升趋势;7月极端降水频数和强度呈下降趋势;8月极端降水频数呈下降趋势,强度呈微弱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4.
地磁Ap指数与太阳黑子数的交叉小波分析及R/S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32~2009年间的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资料,用交叉小波方法和R/S方法分析了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 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高频段上显著带的形状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具有显著和稳定的8.02~11.35 a的振荡周期;在低频部分, 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4~6月的周期变化不连续,仅在部分年份通过了95%的红噪声检验。② 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8.02~11.35 a的频段上具有显著的共振周期, 且在此频段上地磁Ap指数落后太阳黑子数1.5 a左右稳定的相位变化。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在低频部分存在4~6月共振周期, 但二者的位相关系不稳定。③ 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79和0.81,表明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都是持续的时间序列,且未来的变化将持续过去的变化趋势,具有长期记忆性和混沌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地下水环境脆弱程度图编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乃至地下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厂址,引起许多与其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本文引用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概念,并以松嫩平原为例,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以包气带厚度、包气带渗透系数、地下水补给强度及地下水水力坡度等为定量化指标牙分不同脆弱程度地区,编制了为统一协调资源与环境,优化开采提供依据的一种新的地下水环境脆弱程度图。  相似文献   
106.
基于甘肃省及周边地区46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年值、月值数据,对数据进行均一化检验和订正后,采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 非参数检验法对甘肃近50a气候变化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升温明显,其中以最低气温升温最为显著。气温的季节变化空间差异较大,空间上四季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升温最显著,春、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升温最显著;夏、秋季极端最低气温升温最为显著。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大,降水气候倾向率最小值达-22.2mm·(10a)-1,最大值14.1 mm·(10a)-1,乌鞘岭以东表现为减少趋势,以西增加。河西地区气温突变时间为1986年,早于河东气温突变时间(1993年)。甘肃气候变化时空差异明显,乌鞘岭是近50a甘肃气候转型分异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相似文献   
107.
吉林省为一南东——北西方向延展的长条地带,地域辽阔。从长白山,经中部松辽平原,到大兴安岭东麓,逶迤长达七百多公里,跨越了几个不同的地理地质单元。 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景观与地质结构的制约下所形成的地下水资源,因地而异,复杂多样。但纵观全省,却有它独自的区域特点和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全省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水资源开发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者在研究中国主要城市地质环境背景和分析城市水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技术、经济等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综合战略对策,对解决当前中国城市水资源紧缺和合理开发及科学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三江平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0-2014年生长季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降水、平均气温的格点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SPEI指数、相关分析法,对三江平原NDVI时空变化特征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三江平原区生长季的NDVI以0.017/10a的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NDVI显著增加和极显著增加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3.43%和12.55%,NDVI变化趋势轻度改善的面积较大,占比为25.52%;三江平原地区生长季的多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总体上生长季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值呈上升趋势,干旱化逐年减弱,中等干旱状况得到缓解,渐渐过渡到轻微湿润状态,对植被覆盖面积的增加有促进作用,也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江平原地区生长季NDVI与生长季气温、降水量及SPEI主要呈正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面积占72.64%,与SPEI呈正相关的面积占70.51%,与气温呈正相关的面积占56.73%。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最高,说明降水是三江平原植被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10.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潜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凯  韩永翔  张勃  郝建秀 《地理科学》2006,26(2):179-185
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处于中级阶段V2,水资源开发利用仍保持上升势头,潜力综合评分值较大,达到0.5349,说明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仍有较大的潜力。其中以甘州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大,山丹县最小。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潜力的综合评价,为该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