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97年3月在日本冲绳县那霸市召开了“第二次海底电缆应用国际会议”。美国华盛顿大学两名海洋科学工作者John Delaney和Bruce Howe参加了这次会议。前者由于发现了在海底热水带在光合作用下而能生活的生物,因此成为有名的海洋地质学者;后者是首次获得海洋声波层析成像的学者。日本近十年来积极倡导海底电缆的4D观测,在此领域世界领先。日本在1997年1月17日,应用1964年日本和美国间铺设的最早国际海底电缆。TPC-1和距东京400km的南伊豆小笠原的海底电缆设置了世界最早的海底地震站,  相似文献   
22.
在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之前,日本于1994年就提出了“深海地球钻探计划(OD21)”,此计划包括建造带有上升装置(riser)的地球深部钻探船。由于即将完成的海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中使用的钻探船上没有安装上升装置,所以钻进速率和孔心采取率的提高均受到限制。如果采用通过钻管将钻探岩  相似文献   
23.
本文阐述了定向γ取样方法,主要探讨了方法的基本原理,特别论述了定向取样中最为重要的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24.
我国用核技术方法寻找地下水的试验研究,从1974年开始,仅仅十年的时间,其发展速度之快,试验研究单位之多,成果之显著,是目前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核技术找水最早由日本人落合于1950年首先提出。在1962年和1964年,他先后又发表了利用天然放射性勘察地下水的报告。但作为一种方法的形成过程则可追溯到1913年。当时Ambronn等人就发现断层附近存在放射性增高现象。到1942年,日本人初田在兵库县某断层获得一个宽约20米的射气异常。根据异常成因的解释,认为构造与地下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是核技术寻找地下水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5.
理论和实验表明,根据γ测井曲线计算的铀矿层(或其他放射性矿层)品位-厚度乘积,与矿层和钻孔法线夹角的余弦成反比变化。本文论述在倾斜铀矿层的模型钻孔中进行的实验研究,它把γ测井的反褶积理论扩大应用于倾斜矿层。实验所得出的数据与简单的数字模型有很好的符合性,这种数字模型考虑了下述参数:钻孔直径、探测器长度和放射性矿层厚度以及倾角。  相似文献   
26.
1 深海钻探历史地球表层岩石圈经常活动 ,这种动力地球观从研究海底开始形成。海底从洋中脊喷出的岩浆诞生 ,在海沟处俯冲消亡。因此 ,约占地球表面积 70 %的海底大约两亿年进行一次更迭 ,这就是海底扩张学说。 2 0世纪 6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观点 ,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 ,进而发展为板块构造学说。这种学说被称为地球科学史上的革命 ,而证实和促进其发展的应该是大洋钻探计划。海底扩张学说认为 ,海底年龄离洋中脊越远越老 ,海底岩石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组成。为了获取证据 ,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对海底进行钻探、取样、测年、分析岩…  相似文献   
27.
为使隐伏金属矿床勘查打开新局面,当前国内外正在开展相量化探找矿方法的应用试验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试验结果。相量化探采用元素存在形式含量,即相含量为找矿指标,因此找矿深度获得了明显提高。这种新技术方法是化探在隐伏矿床勘查新形势下的最新发展。元素在地壳各种介质中的多种存在形式,尤其是活动形式都可被用于找矿加以研究,这就使得化探找矿方法更加多样化,化探信息量更加扩大。目前相量化探找矿新方法已发展成为系列方法,并且在隐伏铀、金和铜等矿床上获得了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8.
张守本 《铀矿地质》1999,15(2):127-128
1钻孔设备为浸出铀而使用的钻孔设备由注入孔、生产孔和监测孔组成,称为组合(图1)注入孔和生产孔应根据矿体情况排列,以达到最有效地回收铀为目的。主要排列方式有5点4角排列、7点6角排列和线性排列。注入孔和生产孔一直钻到矿体底部,置入聚氯乙烯或玻璃纤维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