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青海玉树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解译及构造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IRS-P5、ALOS、Google earth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ASTER DEM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实地考察,总结玉树地区断裂带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获取其空间展布和分段情况,对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中共解译活动断裂18条,总体呈Y字型分布。通过错断水系位错量的量测、三维地貌对比、地形起伏度和历史地震对比等多种分析,断裂活动强度可以分为强烈、中等和弱活动3个等级,其中当江—多彩断裂、玉树断裂和巴塘断裂是玉树断裂带内最主要的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13.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漳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将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包括直接实物价值和直接服务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以2010年为基准年,评价了研究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得出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1472.25万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6910.69万元,间接使用价值为14509.56万元,非使用价值为52.00万元。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间接使用价值远高于直接使用价值。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积累营养物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约占总价值60%,说明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工作富有成效,维持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使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生产力,对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辽东连山关地区重熔混合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山关地区重熔混合岩位于太古宙钾长花岗岩和浪子山组一段石英岩之间,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局部地段缺失,为动态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其主量元素以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为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Be、Mo、Pb、Y、Ba、La、Cu和亏损Co、Ni、Zn、Cr、Ti、V,且与铀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等特点;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著的Eu负异常。重熔混合岩的成因为韧性剪切作用中围岩的易熔组分不完全、不均匀重熔作用后冷凝再同化形成,重熔混合岩与铀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5.
未来气候变暖情形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未来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气候模式给出的气候预测结果的高分辨率降尺度分析结果,运用两种方法(年均温法和高程模型法)模拟了1980-1999,2030-2049和2080-2099年3个时段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结果表明,以年均地温-1℃作为多年冻土划分依据的年均温法模拟的目前(1980-199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为127.99万km2,与世界数据中心给出的青藏高原现代多年冻土面积为129.12万km2的估算接近(误差率仅为0.86%);到本世纪中期(2030-204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为87.26万km2,退化率达到31.82%;而到本世纪末(2080-2099年),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只有69.25万km2,较目前将退化45.89%.不同高度带的对比分析还发现,与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年均气温的升高一般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的趋势相反,未来高原多年冻土的退化率将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全球变暖过程中的冻土退化,特别是高原东南部冻土向西北部的逐步退缩,对高原冻土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6.
巴音戈壁盆地因格井坳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热水沉积岩具有独特的沉积构造和矿物组成,本文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详细描述巴音戈壁组湖相热水沉积泥岩特征.研究区泥岩可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网脉状泥岩、斑点状泥岩、块状泥岩、纹层状泥岩和同生变形泥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铁白云石、方沸石、钠长石、伊利石和石英,并...  相似文献   
117.
近距离地闪电场变化及对通道电荷密度分布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如果回击过程将先导通道的电荷完全中和,则几十米到几百米范围内的近距离先导电场与回击电场的大小相同,否则,二者之间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将源电荷先导模式和MTLL回击模式组合建立了先导-回击模式(这两个模式的组合意味着先导通道的电荷被回击完全中和),对近距离先导-回击电场变化的"V"形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假定先导电场被回击完全中和,在近距离30—550m范围回击电场与先导电场强弱关系并不确定。另外,根据进一步的讨论,上述模拟结果几乎不受其他因素,如土壤湿度(该因素直接决定土壤电参数)和地形起伏的影响。因此,在回击开始几十微秒内,基于地面测量的先导-回击电场之差来判断先导通道电荷是否被回击完全中和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118.
青山堡岩体位于阿拉善弧型构造南缘之龙首山隆起中段,紧邻芨岭岩体,是龙首山-祁连山铀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理清岩体源区性质和演化过程,还原大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对青山堡岩体进行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青山堡岩体属于富硅富钾的钙碱性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方面,细晶花岗岩呈现出平缓的配分曲线、强烈的Eu谷特征(δEu=0.05),而其余花岗岩类样品均呈现出明显的配分曲线右倾趋势,Eu谷程度较小(δEu=0.43~0.89);微量元素方面,各岩体样品基本均富集Th,U,Nb,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La,Nd,Y,Lu等稀土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P和高场强元素Ti等,而细晶花岗岩具有极低的Sr值(9.4)和非常高的Yb值(9.34);青山堡岩体中粗粒钾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41.6±4.2 Ma(MSWD=1.4,n=14),细晶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30.1±5.6 Ma(MSWD=1.8,n=11),与阿拉善地块的碰撞运动时间(加里东晚期)相一致;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显示青山堡岩体具有较低的初始(~(87)Sr/~(86)Sr)_i比值(0.663 767~0.707 767)和较低的εNd(t)负值(-0.1~-7.4),其应起源于古元古代龙首山群古老基底地壳物质的重熔,但也有部分地幔物质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青山堡岩体除细晶花岗岩外均形成于阿拉善地块与北祁连岛弧的碰撞造山运动,为I型花岗岩;而细晶花岗岩应是碰撞造山作用期后伸展运动的产物,属于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9.
下庄铀矿田337矿床成矿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337铀矿床是下庄铀矿田成矿年龄最早、成矿温度相对较高、矿岩时差小的岩浆热液型铀矿床的代表.据作者及其他研究者近年来对该矿田及矿床开展的岩体成岩年龄、岩体蚀变年龄、岩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同位素等的综合研究揭示:与337铀矿床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帽峰岩体单颗粒锆石测试的成岩年龄为206~238.2 Ma,而岩体中次生白云母的40Ar/39Ar法坪年龄变化于131~136 Ma之间,后者与该矿床主要铀矿化年龄130.3~138 Ma相近;在贵东花岗质杂岩体中,Al2O3/TiO2含量比值表明帽峰岩体可能是源区熔融温度最低的岩体,帽峰岩体还是稀土总量最低且是唯一显示较典型"四分组效应"的岩体,同时还具有变化的δ18O值和最低的(87Sr/86Sr)i值.上述研究结果说明337铀矿床的形成过程和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印支主碰撞晚期或后碰撞阶段本区富铀地层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了富铀的强过铝质花岗岩帽峰岩体,燕山晚期(140 Ma以后)大陆拉张背景下多期次基性脉岩侵入,带来高热和矿化剂CO2,并驱动大规模流体运动,活化和萃取了富铀花岗岩中的铀,在不同部位(裂隙发育地段或在基性脉岩与花岗岩的接触部位)沉淀形成铀矿体(床),337铀矿床是本区第1期铀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0.
北天山冰草沟铀磷矿床严格受玄武安山岩与砂岩的接触界面控制,属于典型的热液铀磷矿床。本文利用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手段,对该矿床典型剖面展开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成矿过程中,铀与磷同步富集。在剖面上,与新鲜砂岩相比,原岩为砂岩的矿石除富集U和P外,还高度富集Ca、Sr、Zr、HREE和Y,同时亏损Rb等元素。表明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带来了大量的Ca、P、U、Sr、Zr、HREE和Y,同时,Rb等元素活化迁出。与新鲜玄武安山岩相比,蚀变玄武安山岩明显亏损Rb、Ba和Sr。矿石OX值(Fe2O3/Fe O)介于16. 92~26. 46之间,远高于赋矿围岩OX值。新鲜玄武安山岩具有相对较高的Fe O含量(4. 74%)和较低的OX值(0. 9),蚀变后玄武安山岩则具有相对较低的Fe O含量(0. 86%)和较高的OX值(7. 18),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强氧化性,新鲜玄武安山岩表现出较强的还原能力,可能为铀矿体的空间定位提供了还原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