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中国内陆盐生荒漠两种盐生植物的种子萌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利  张希明 《中国科学D辑》2006,36(Z1):103-109
试验研究了温度、盐分对两种盐生植物囊果碱蓬和里海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比较了两者种子大小和种子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囊果碱蓬种子能在低于10℃甚至0℃左右的低温下萌发,且适宜温度范围较宽,在0.7 mol/L NaCl溶液胁迫下仍有近50%的种子萌发,自然条件下保存一年后种子活力丧失80%以上;里海盐爪爪种子适宜在20~30℃的温度下萌发,0.3 mol/LNaCl溶液即能完全抑制种子萌发,但随着盐胁迫的减轻,种子能恢复萌发,且总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自然条件下其种子活力能保持一年以上.囊果碱蓬种子重量为里海盐爪爪的8.5倍,而里海盐爪爪单株种子数量是囊果碱蓬的20倍以上.结果显示囊果碱蓬主要利用当地早春稳定性的积雪萌发,是具有地带性特征的盐生植物类型;里海盐爪爪利用春夏季不稳定的降水或其他水分条件萌发,大量的小种子和可能存在的永久种子库为其适应于不稳定的水分条件提供了保证,它是具有非地带性特征的盐生植物类型.在盐渍生境中两种植物具有不同的萌发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油气藏形成条件较好,其中储、盖及其组合条件优越,油气条件中等,圈闭及运移条件中等—偏差,油气藏保存条件中等—偏差。在库车坳陷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其余广大地区,在组合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形成中—小型油气田(藏)群。本区中、新生界油气田(藏)的分布具三种模式。目前区内从震旦系至上第三系9个层系内发现的规模不等的油气藏,有80%集中在中、新生界内(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及斜坡带),证明其有广阔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塔河油田油气成藏期次及主成藏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油气运移是链结烃源岩和圈闭的桥梁 ,也是目前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标定油气运移的温、压和化学组分条件以及追踪油气运移路径 ,可以为进一步评价区带含油气远景、圈定油气聚集部位、优选勘探靶区以及钻后含油气性评价等提供可靠依据。图 1 塔河油田奥陶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统计直方图A—盐水包裹体 ;B—烃类包裹体塔河油田是我国迄今最大的一个海相烃源大型油田。受塔里木盆地多幕构造运动制约 ,塔河油田发生多期油气运聚 ,具有极为复杂的油气成藏历史。然而 ,传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和流体势方法难以有效研究多源混…  相似文献   
14.
Water 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ert legume Alhagisparsifolia were investigatedduring the vegetation perio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1999 in the foreland of Qira oasis at thesouthern fringe of the Taklamakan Desert,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predawn water potentials and of diurnal water potential indicated that Alhagiplants were well water supplied over the entire vegetation period. Decreasing values in the sum-mer months were probably attributed to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irradiation and therefore ahigher evapotranspirative demand. Data from pressure-volum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Alhagiplants were not drought stressed and xylem sap flow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Alhagiplantsused large amounts of water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Flood irrigation had no influence on waterrelations in Alhagiprobably because Alhagiplants produced only few fine roots in the upper soillayer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Alhagisparsifolia is a drought-avoiding species that utilizes groundwater by a deep roots system, which is the key characteristic to adjust the hyper-arid environment.Becaus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Alhagidepends on ground water supply, it is important that varia-tiohs of ground water depth are kept to a minimum. The study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the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vegetation around oasis in arid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通过分层分段挖掘法对滴灌条件下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根区有效根长密度和有效根重密度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梭梭幼苗平均有效根系密度为多枝柽柳幼苗的3倍左右。在垂直方向上,两种灌木的有效根系密度的变化因树种而异,多枝柽柳幼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而梭梭幼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单峰型曲线。在水平方向上,两种灌木幼苗有效根系密度均随距离植株基径距离的增加呈指数递减。非线性参数拟合分析表明:采用RD=eA BX CZ函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滴灌条件下多枝柽柳幼苗的有效根系密度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6.
沙漠腹地水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而植物改变其根系的生长速度,利用深层土壤水是抗旱的重要机制。试验中采用一次性灌溉的方法探讨防护林主要物种之一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 ongolica)幼苗在土壤水分逐渐旱化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分别在五月,七月,九月和十月采用水冲法和壕沟法将幼苗根系全部冲出,并测量各项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在逐渐旱化的生境中,柽柳幼苗生长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征。柽柳幼苗垂直根和水平根的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均早于地上株高和冠幅的最大生长速率所出现的时间。垂直根的生长速率分别为:1.178,0.150,0.089和0.133 cm/d;株高的生长速率分别为:0.127,0.107,0.070和0.053 cm/d。说明柽柳幼苗根系在空间上具有生长速度的优势。整个生长季中幼苗地上、地下生物指标的生长速率在垂直方向呈现"逐渐递减"趋势,水平方向则呈现出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生长趋势,同时柽柳幼苗根冠比在不同时期分别为:0.602,0.589,0.636和0.634 cm/d。这些特性是柽柳幼苗适应逐渐旱化生境生长策略选择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室外不同浓度盐水(0、4、12、20、28 g/L粗盐)灌溉的桶栽沙拐枣(Calligonum spp.)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时间的延续,(1)低盐(4~12 g/L)处理条件下沙拐枣光合作用先逐渐增强,后又因非气孔因素限制而下降;高盐(20~28 g/L)处理条件下植株前期受气孔因素限制,后期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光合作用严重下降.(2)不同盐处理条件下沙拐枣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含量均下降,类胡萝卜素(car)、chla/b、car/chl先增加后下降,但低盐处理较高盐处理变化小.(3)低盐处理对沙拐枣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而高盐处理下其极显著增加.因此,短期低盐处理促进沙拐枣光合作用,但长期盐处理亦使植物光合作用下降;高盐处理抑制沙拐枣生长,长期处理将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18.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储量丰富,但因埋深和水质的限制,植物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十分有限。通过分析沙漠特有灌木塔克拉玛干沙拐枣(Calligonum taklimakanensis B.R.Pan & G.M.Shen)气体交换特性对地下水埋深和水质变化的响应,探讨了地下水对天然植物分布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有天然植被分布的区域地下水埋深一般较浅,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但受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全盐含量及各离子含量比例的区域间差异影响,不同区域的塔克拉玛干沙拐枣气体交换特性各不相同。地下水总碱度大小是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拐枣光合特性最主要的因素,总碱度增加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从14.9±0.39 μmolCO2·m-2·s-1、6.79±0.21 mmol·m-2·s-1、0.192±0.013 mmol·m-2·s-1、21.4±1.1 μmolCO2·m-2·s-1、175.5±3.5 μmol·m-2·s-1、1 805±31.2 μmol·m-2·s-1降为11.7±0.5 μmolCO2·m-2·s-1、5.79±0.18 mmol·m-2·s-1、0.130±0.009 mmol·m-2·s-1、16.3±2.5 μmolCO2·m-2·s-1、78.1±15.8 μmol·m-2·s-1、1 564±55.6 μmol·m-2·s-1。研究结果还表明,较浅的地下水埋深是沙漠腹地天然生植物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塔克拉玛干沙拐枣天然分布区的适宜地下水埋深应在1.5~2.5 m的范围内;塔克拉玛干沙拐枣也具有很强的盐碱耐受能力,在矿化度高达16 g·L-1的环境中依然能正常存活生长。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群落及种群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样地调查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新其满、英巴扎断面河岸胡杨群落特征及胡杨种群结构与侧枝生长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上游河岸胡杨群落物种组成较简单,共有16种植物,分属10科16属,其中乔木1种、灌木和草本分别为6种和9种。3个断面发现的物种种数分别为6种、8种和12种,共有种为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ma)和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②各断面胡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大小顺序为英巴扎,新其满,阿拉尔。③胡杨种群主要以幼龄个体为主,种群树高、胸径为底宽上窄增长型结构。④1998—2002年各断面胡杨枝轮生长量波动较大,2003—2007年生长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希明 《新疆地质》2001,19(4):246-250
受多期构造运动的控制,中新生代盆地类型由早期三叠纪的陆内浅坳、前陆盆地最终转化为统一的陆内盆地,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盆地发展阶段的相区-相带组合特征。系统地研究和总结其特征,对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