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对甘肃地区的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多数井点的资料比较连续可靠,多数测点记录到特大地震的同震效应;潮汐理论用于模拟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仍然可以在数字化观测资料中应用.  相似文献   
32.
以四川省北川县唐家山地区为研究区,利用2006-11-10的SPOT卫星影像数据,依据NDVI和地形信息进行耕地识别,辅以少量的人工修正,快速获取灾前耕地分布信息.应用2008-05-14的FORMOSAT-Ⅱ卫星影像数据和2008-06-04的ALOS卫星影像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快速获取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信息.灾前耕地分布信息叠加地震次生灾害数据及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实现耕地损毁的快速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崩塌滑坡、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崩塌滑坡533处,面积1408.20hm2,堰塞湖水面面积已达604.69 hm2.共毁坏耕地86.88 hm2,耕地毁坏率8.84%.崩塌滑坡、被毁耕地分布与断裂带分布一致,断裂破碎带内耕地毁坏率达18.74%,占研究区被毁耕地面积的74.53%.  相似文献   
33.
针对海拉尔盆地霍尔坡山岩体、阿浪托洛果伊岩体以及嵯岗岩体的花岗质岩石进行岩石学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以便精确限定盆地内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盆地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分别采自各岩体的3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柱状,显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Th/U比值为0.26~2.08,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嵯岗岩体细粒钾长花岗岩中锆石的~(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26.2Ma±2.3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而不是前人确定的石炭世,霍尔坡山岩体钾长花岗岩和阿浪脱洛果依岩体的斜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分别为155.8 Ma±1.8 Ma和131.5 Ma±1.8 Ma,代表两个岩体的形成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并非同属晚侏罗世。综合分析:嵯岗岩体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为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作用的产物;霍尔坡山岩体钾长花岗岩的形成应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阿浪脱洛果依岩体的斜长花岗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其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为约束扬子陆块晚古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以华山观岩体的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地球化学、年代学、全岩Nd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860±12 Ma(MSWD=0.69)和1832±14 Ma(MSWD=0.48)。两类岩石都显示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的ε_(Hf)(t)值(-10.9~-13.8)及其二阶段模式年龄(2962~3183 Ma),揭示其由同一套太古宙的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已有ε_(Hf)(t)值资料,表明扬子陆块广泛存在两套太古宙长英质地壳(3.0~3.5 Ga; 3.5~3.9 Ga),为华山观两类花岗岩的岩浆形成提供了物源。华山观岩体两类花岗岩的锆石饱和温度揭示源岩位于较深的地壳,且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有更多热源的参与。结合扬子陆块同期(~1.85Ga)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华山观钾长花岗岩具有后碰撞A_2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而华山观二长花岗岩具有A_1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造山后伸展到陆内裂谷过渡的构造背景,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35.
中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地灾害的多发,易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山地灾害的研究集中于动力学研究,缺乏风险尤其是灾害致使贫困风险的研究.本文对山地灾害特有灾害与一般地质灾害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根据贫困的内涵与可量测性,定义了山地灾害的贫困脆弱性及山地灾害致贫风险;以贫困脆弱性分布和灾害危险性分布,构建区域山地灾害致贫风险评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进行应用研究.在示例分析中,首先利用确定性系数模型和频率比例法对山地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然后,从暴露性和应对能力2个方面选取了经济,社会及自然指标,以进行脆弱性评价;最后,利用通用灾害风险评价公式对研究区由于山地灾害导致的贫困风险在空间的分布进行评价,得到了研究区的山地灾害致贫风险分布与分级图.  相似文献   
36.
HK-1便携式水质自动分析仪测定环境水中镉铜锌镍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化学分析原理,采用HK-1便携式水质自动分析仪测定环境水中Cd、Cu、Zn、 Ni、Pb。建立了流动体系微电解池Au(Hg)-Au-Ag三电极体系,选择1mol/L NH4Cl-NH3 ·H2O为底液,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d、Cu和Pb,催化伏安法测定Ni,阴极伏安法测定Zn。标准曲线法测定Cd、Cu的检测限各为1.0μg/L,Zn为0.1 mg/L,Ni为1.0μg/L,Pb为5μg/L。自行研制的封闭式流动体系便携式水质分析仪能够满足水质分析的要求,并已用于环境科学、给排水系统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