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6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解决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中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部署问题和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前提的组织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十八大报告精神指导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解决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中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部署问题和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前提的组织管理问题。一、用十八大报告精神指导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党的十八大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相似文献   
13.
1面对现实,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客观事实。除开京、津、沪等直辖市因许多因素不可比外,各省(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按东、中、西地理分布形成明显的梯度差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从东到西递减,“八五”时期四川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由于增长速度从东到西递减,到“八五”期末经济总量从东到西的差距拉大,人均GDP四川与东部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从东到西,差距拉大,对于四川,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更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产业结构上的差…  相似文献   
14.
地矿工作的改革随着国家改革的推进不断在深化。地矿工作的发展问题,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要解决地矿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就要进行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矿产资源赋存状态及分布状况决定了我国小型矿多、大中型矿少的特点。小矿是我国矿业经济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小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目前小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浪费矿产资源、破坏矿山生态环境、安全事故频发等实际问  相似文献   
16.
中南地区是我国的经济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同时,中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又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但是中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滞后,部分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有效投入减少,资源可供性下降;环境地质工作不能充分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生存环境改善提供广泛的支撑。原因主要在于地质调查工作体制不顺,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有效衔接不够以及人才紧缺等。建议调整地质工作结构,加强基础性地质工作调查;在属地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省级地勘行业的指导,形成上挂下联、条块结合的管理格局;落实好属地化管理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地勘职工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新体制下的地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999年将以其特有的时代特色载入史册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大事多、喜事多、要事多,难事也不少。我国将迎接两件盛事:建国50周年,澳门胜利回归,从而铲除了中国殖民主义的最后痕迹。中国人民培育了三个历史伟人:孙...  相似文献   
18.
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持续增长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既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是国土资源管理面对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纪念黄汲清先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彦英 《地质论评》2004,50(3):227-229
今年,黄汲清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深切怀念他!  相似文献   
20.
地质找矿新机制运行情况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实施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是市场主体,市场起调节作用。但目前仍有一些具体问题影响了新机制的运行,主要是: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衔接界面在哪里、"基金衔接"与"商业跟进"序次谁先,整装勘查的内涵如何界定和规范,如何加强基础地质调查保障地质找矿突破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多元勘查主体利益配置与协调,如何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等等。本文通过对主要问题的梳理、归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