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529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51.
对白垩纪-古近纪洞庭盆地东部湘阴凹陷的北部进行了地表地质调查与研究。凹陷呈NE走向,沉积岩层倾向南东,且自南东往北西倾角变陡。凹陷南段宽、北段窄,其南东边界分别为倾向NW的公田断裂和忠防断裂,两断裂之间以走向NW、倾向南西的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相连接。公田断裂为正断裂,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为右旋平移正断裂,忠防断裂为左行平移正断裂;公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均经历了自韧性→脆性的转变过程。凹陷内部发育NE~NNE向小型同成盆正断裂。上述信息表明:①湘阴凹陷为箕状断陷盆地;②公田断裂和忠防断裂的拉张活动控制了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区域N(N)E向左旋走滑应力场对凹陷北段有一定影响;③白羊田断裂和石姑桥断裂属横向调整断裂;④凹陷发展及其沉积充填,与南东面幕阜山隆起的抬升与剥蚀(包括沉积剥蚀和构造剥蚀)相耦合。结合区域资料,讨论认为湘阴凹陷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受本地区特有的地幔上隆深部构造背景与中国东南部区域张性构造环境的双重制约,并以前者为主;凹陷走向主要受区域NNE向左行走滑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2.
刘波  金爱兵  高永涛  肖术 《岩土力学》2016,37(Z1):625-630
以重庆梁-忠(梁平县-忠县)高速公路礼让隧道为工程研究背景,通过测线法调查现场节理,获得了节理产状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并从分形几何学的角度分析了节理间距及迹长的分形分布规律,推导出能反映节理间距及迹长分布状态的分形维数D及分形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在该基础上采用Matlab软件以及Monte-Carlo随机分析方法,产生节理参数随机数,结合3DEC中最新模块离散裂隙网络(DFN)技术,建立了能反映节理裂隙分布特征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分形分布比负指数分布包含更多的间距、迹长分布信息,更接近于实际分布;分形维数D反映了节理间距、迹长在其变化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分形维数的大小取决于小间距、小迹长部分数量在总节理数量中的比例,为节理裂隙岩体网络模型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3.
近年来勘查工作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北部新发现了一系列富银铅锌矿床,如亚贵拉铅锌矿、则学铅锌矿、纳如松多铅锌矿、斯弄多铅锌矿、蒙亚阿铅锌矿等,部分矿床已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控制资源量已超过1000万吨.  相似文献   
154.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Cu-Mo矿床是一处典型斑岩Cu-Mo矿床.初步结果显示其铜矿资源量已超过藏东玉龙铜矿(650万吨)和江西铜厂铜矿(500万吨),亦已成为我国第一大铜矿.铜的总资源量已超过1000万吨,在已控制深度钼的资源量达50万吨以上,从而跻身于世界级斑岩铜矿(>1000万吨)(Cooke等,2005)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5.
刘波 《地理教学》2013,(13):11-13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首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  相似文献   
156.
Google Earth在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日益频繁,通过编写程序读写KML格式文件的探索与开发,使其在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西藏查个勒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研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个勒铅锌矿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西段。矿体受花岗斑岩岩体形态及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产于岩体接触带与断裂破碎带中,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花岗斑岩的锆石ICP-MS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3.18±0.77)Ma,岩石具有重熔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碰撞环境。初步研究表明,查个勒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印—亚大陆碰撞有关,形成于印度大陆陡俯冲的主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158.
青龙岩体位于冈底斯带北麓,是班戈-嘉黎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白垩纪早期,SHRIMP锆石U-Pb 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3.1Ma±3.4Ma,该年龄反映了青龙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岩体具有正常的SiO2含量,较低的K2O/Na2O比值,为弱过铝质岩石。该岩体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负Eu异常较弱。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该岩体表现出强烈的Nb、Ta、Ti、Y负异常,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初步研究,认为青龙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俯冲背景,为与板片俯冲作用有关的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9.
大兴安岭中北段原岩锆石U-Pb测年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   总被引:61,自引:19,他引:42  
作者认为单个锆石的同位素年龄记录了所在区域单次构造、岩浆或变质事件活动的时间,不同来源的大量原岩单颗粒锆石的测年数据则可以反映研究区总体构造演化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北段自测和收集的123件原岩样品的2636个锆石U-Pb测年点的同位素年龄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研究区的锆石年龄数据总体上出现840~780Ma, 530~440Ma, 330~280Ma, 240~190Ma,180~160Ma和150~120Ma等多个明显高峰值区间和>840Ma, 770~540Ma和440~400Ma三个相对数据较少的空白地段,且岩浆结晶锆石、变质锆石、继承性锆石等不同成因类型的锆石的年龄统计分布有良好的对应性。年龄数据的高峰值区间与该地区基底形成、陆壳生长、主要板块或微板块俯冲、碰撞、拼贴等主要构造事件时间吻合;而年龄空白区间则与主要的洋底扩张、被动陆缘时代相吻合。研究说明大量原岩锆石的测年数据与河流碎屑锆石同位素年代学一样,可以用于研究物源区的地壳生长和构造演化历史。综合大兴安岭中北段大量单颗粒锆石的同位素年代学、岩石组合和构造特征研究,说明该地区经历了古元古代基底形成、新元古代陆壳生长、新元古代末期板块裂解,古生代期间古陆块间的俯冲、拉张、拼贴碰撞,早中生代碰撞造山、晚中生代造山后伸展垮塌、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同时表明蒙古-鄂霍茨克洋在早中生代时期(晚三叠世)即已碰撞造山,大兴安岭中北段及额尔古纳地区发育大量与碰撞有关的花岗岩、混合岩及碰撞后伸展跨塌有关的构造和岩石产物(盆岭构造、滑脱构造、变质核杂岩、陆相双峰式火山岩和多金属成矿等),这对于重新认识研究区中生代多金属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0.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简称AMT(Audio Magnetotelluric),作为大地电磁勘探方法的一种,适用于中浅层地球物理勘查,探测深度一般在2 000m之内,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但静态效应是电磁方法中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为数据资料的处理带来了极大地不便。这里简要阐述大地电磁方法基本原理和静态效应产生的机理,并对不同的静态校正技术进行论述。同时还介绍了该技术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具体应用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技术较好地克服了静态效应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