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77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41.
油井流动成像束状探测电磁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油井流动成像电磁探测的"软场"效应,提高成像质量,本文从测量物理模型出发,采用在轴向上屏蔽和径向上聚焦的方法构建束状探测场,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电势分布以及测量敏感场,发现轴向上屏蔽后的电势分布均匀平坦,从而探测电磁场可以简化为二维场;径向上聚焦后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之间的束状区域内,敏感场呈马鞍状,其中间敏感性明显加强.模拟流动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束状探测电磁场的测量信号较强,成像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2.
首先建立一维波动方程反演的数学模型,而后引入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最后将遗传算法和交错网格差分正演结合,实现波动方程遗传算法的反演;针对数值模拟合成的单道记录,应用波动方程遗传算法反演分析各参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采用工程实例验证反演的预报效果,比较前后两次预报相同里程段的波速值。结果显示,S波反演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3.
油田开发中后期持水率测井技术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井水的含量上升,油田开发除单一的垂直井开采外,水平井、大斜度井开采技术应用逐渐增多,因此对持水率测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先后研究了电磁法、电容法、电导法、光纤法等持水率测量方法.本文通过对这些方法物理基础的分析,阐述了目前研究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应油田开发中后期复杂条件下持水率仪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4.
青藏高原清水河两岸的冻胀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水河两岸地形起伏,地面呈丘状或垅岗状,地表相对高差2—5米,有些垅丘已被风沙覆盖,植被茂密;而大多数垅丘上植被稀疏,灰白色亚粘土裸露,结构致密,表层干燥,丘顶偶见被砂及植物根系所充填的裂缝。这种地形发育在河两岸宽300—500米,顺河延伸10公里的范围内。经1980年现场调查,已确认上述的垅丘是高原上又一种类型的冻胀丘(图1)。  相似文献   
145.
鱼洞子绿岩为笔者在西秦岭南缘地区首次发现的最老含金矿源层。通过阁老岭—鱼洞子地块的详细研究认为,其岩石组合由上壳岩系列的绿岩和花岗片麻岩系列组成。在绿岩建造下部的碎裂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中选获锆石,测得U-Pb年龄为2657±9Ma,因此确定其时代为晚太古代。绿岩建造是本区最主要的含金矿源层。金矿化与构造演化关系密切,大致分为3个阶段:(1)绿岩建造形成阶段。绿岩建造下部的基性火山岩及上部的磁铁石英等主要的金源岩形成。(2)低角闪岩相变质、深部熔融及花岗岩化阶段。伴随低角闪岩相变质及花岗岩化作用,使绿岩建造的金活化并向花岗岩化带的边部及顶部迁移、聚集。(3)褶皱造山和钾长花岗岩形成阶段。主要表现在区内韧性剪切和大型褶皱作用,并伴随有区域绿片岩相的退化变质作用,是本区重要的金的成矿期。此阶段并伴有角闪岩脉侵入,其全岩K-Ar释稀法年龄为2038±30Ma,标志地体克拉通化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46.
本文指出了“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理论结合实际就磁力仪性能试验及磁测资料整理方面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7.
华北南部、西南部寒武系及上前寒武系的分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河南的罗圈组被认为是冰碛层以来,许多同志对华北南部及西南部寒武纪及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等问题比较重视,不少同志发表了文章,提出了一些看法。这对我国南北寒武纪及晚前寒武纪地层对比甚为重要。 1976年8—9月卢衍豪、袁克兴,袁金良在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及山西南部中条山观察寒武纪底部的地层。同年9—10月张文堂、林焕令、伍鸿基、袁金良在山西芮城中条山水峪  相似文献   
148.
北祁连山的地质调查,解放前只局限于交通沿线,解放后,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区域调查、普查勘探和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值的提出的是,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的综合考查以及1958年至今所进行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完成,对北祁连山解决了一些根本性的地质问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并由此引起愈来愈多的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如黄汲清从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进  相似文献   
149.
贵州松桃、铜仁及湖南泸溪一带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引言湘西黔东的寒武系相当发育,是本区主要合矿地层。据田奇(王隽)报告,自1918年起,即有不少地质学家前往调查。对地质、矿产方面都有不少报导。1940年,田奇(王隽)在“论湘西黔东汞矿之生成与产状”一文中,把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六个单位:Cm_1为深灰至灰黑色页岩,风化后外表呈黄色。Cm_2为灰黑色页质石灰岩,常夹黑色页岩,含球状化石。Cm_3为灰黑色或黑色页岩,—部分常含钙质。Cm_4为灰黑至黑色薄层状页质石灰岩,内常夹灰黑色页岩或钙质页岩。Cm_5为淡灰色硅化条带状石灰岩。Cm_6下部为黑或灰黑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上部为黑色薄层状石灰岩与页岩互层。在Cm_6的下部,田奇(王隽)、刘国昌  相似文献   
150.
多相流动测井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及软件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井曲线平滑处理和深度校正,对生产测井资料进行了预处理。采用VisualC++及与其兼容的C语言开发的可视化程序实现了生产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功能,并且多相流动测井数据预处理的软件化为以后的解释工作提供了方便。实际测井资料解释试验表明,该方法应用于产液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提高了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