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21.
流体机械柔性叶片特有的性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柔性叶片潮流能水轮机因叶片自适应变形,具有不同于刚性叶片水轮机的水动力学性能。首先从二维层面分析柔性尾缘变形对翼型水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ANSYS对创建的柔性叶片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获得翼型截面变形后的节点数据,建立变形后的翼型模型。利用CFD仿真软件,采用k-ωSST的湍流模型,对比分析原始翼型和变形后翼型升阻力系数、表面压力系数分布及流场变化。结果表明:尾缘柔性变形对翼型性能有较大影响,适当变形可以提高翼型的升力系数;变形后翼型升阻比在一定攻角下大于原始翼型,有利于改善原始翼型的水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海底地形尾流对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CFD方法,使用开源软件Code_saturne,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维梯形地形,对有无地形两种工况下的水轮机的性能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尖速比的水轮机性能参数曲线。通过水槽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用CFD数值模拟直接求解含有地形流场中的水轮机各项性能参数的可靠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梯形地形的尾流分布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海底地形尾流对水轮机性能的影响距离,为潮流能水轮机的微观选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3.
针对现有规范中红层泥岩膨胀力测试结果偏小问题,自主研制了膨胀性岩石三轴膨胀力测试装置。采用先放试样后加约束的方式克服了岩石与容器壁有释放变形空隙的局限性,解决了膨胀力测试结果偏小的问题。通过膨胀土和红层泥岩三轴膨胀力的测试研究,检验了三轴膨胀力测试装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初步总结了红层泥岩三轴膨胀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轴膨胀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能够克服传统固结仪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适用于膨胀土和膨胀岩三轴膨胀力的测试;红层泥岩三轴膨胀力多数是在MPa的量级,传统固结仪测试的膨胀力多数是kPa量级,更新了现有红层泥岩膨胀力较小的认识;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膨胀后试样的观察,发现红层泥岩的膨胀机制与膨胀土的膨胀机制是不同的;红层泥岩主要是新鲜岩石表层吸水膨胀、泥化崩解,泥化层剥蚀后,新鲜面再次吸水膨胀、泥化崩解,这是一个逐层循环膨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4.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5号断裂带志留系碎屑岩层段钻井液漏失严重。顺北5号断裂带SHB5-7井岩芯资料、岩芯样品10余块、20口漏失井的钻井、测井、FMI成像测井、地震资料(1 562 km2)及岩石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志留系碎屑岩地层的构造活动强度、裂缝和岩性控制了碎屑岩地层漏失。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和柯坪塔格组漏失特征差异较大,漏失层分布呈现“纵向分层、平面分段”的特点,塔塔埃尔塔格组上段漏失频次(57次)高于下段(31次),柯坪塔格组上段(11次)、下段(15次)漏失频次高于中段(9次),5号断裂带中段和南段漏失频率高。漏失点岩性多为(粉)砂质泥岩(测井解释泥质含量介于55%~80%),漏失点孔隙度普遍较低(孔隙度介于1%~5%),漏失点处多发育低角度裂缝,漏失点距断层面水平距离普遍小于150 m。根据漏失点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漏失速率和距断层距离将漏失类型分为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其中裂缝型(诱导缝、天然裂缝)漏失最为普遍。顺北5号断裂带志留系碎屑岩段地层漏失机理为断层及其伴生裂缝系统在井筒—地层压力差的作用下开启,钻井液经裂缝渗入地层造成井漏。研究成...  相似文献   
125.
河南卢氏县拐峪绿松石采矿遗址位于伊洛盆地西缘,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原早期绿松石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信息。为判定该古矿产出绿松石的流向,尝试利用热电离质谱仪(TIMS)检测了拐峪古矿绿松石样品的Sr、Pb同位素组成,并结合秦岭5个主要绿松石矿的相关同位素数据,尝试寻找其产地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拐峪绿松石87Sr/86Sr值相对较高,整体大于0.719 0,高于其他产地,可视为其产地特征之一;采用208Pb/204Pb-207Pb/208Pb联合示踪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在相关图解中拐峪绿松石具有独立的数据聚集区,可作为判断其产地证据之一;采用208Pb/204Pb-87Sr/86Sr和207Pb/208Pb-87Sr/86Sr联合示踪,也得到了较好的判别效果,拐峪绿松石与其他产地界线清...  相似文献   
126.
南京大学信息地理学的发展回顾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士恩  甄峰  张捷  周其楼 《地理科学》2012,(10):1214-1219
信息地理学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地理学问题,包括信息传播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以及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地理学问题等。南京大学系统性的展开了信息地理学的研究,并深植于传统的优势地理学科,形成信息时代空间的形态、信息时代的空间效应、数字与信息城市、信息技术与旅游、信息时代的居民行为活动5个重点研究领域。面向全新的移动信息时代,以及信息地理学在社会文化及人文方面的研究不足,南京大学信息地理学面临五大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深入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研究、移动信息技术作用下的行为地理研究、信息技术与旅游结合的地理学研究、移动信息时代的智慧城市研究、物联网的地理学响应研究。  相似文献   
127.
利用1951—200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25个站的1月气温资料和逐年1月大气环流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1951—2008年1月气温变化特征,并对1月异常偏冷、偏暖年的环流形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1月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此趋势的分布状况上看,长江中下游地区除贵州省外都呈上升趋势。气温异常的年份有11a,其中偏冷年有6a,偏暖年有5a。造成这些异常年份的主要系统是西伯利亚高压、乌山脊、东亚高纬度温带西风急流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相似文献   
128.
129.
生物喀斯特及其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物喀斯特是由生物作用和岩石的可溶性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形态及其过程,本文在回顾和讨论了生物喀斯特的产生、定义、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后,着重讨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是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重要理论实践意义的研究体系,提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0.
张捷 《地理研究》1995,14(2):108-108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及南斯拉夫和英国多种样品进行了生物喀斯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生物喀斯特溶蚀侵蚀方面,对地表及地下(洞穴、土下)生物(藻类、地衣、真菌等)喀斯特溶蚀侵蚀机制及其微形态,以及海岸各种生物(藻类及软件动物等)喀斯特侵蚀微形态特别是钻孔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沉积方面,总结了各种喀斯特沉积与生物的关系,对各种生物(细菌、真菌、藻类、苔藓类等)的喀斯特沉积及其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对生物喀斯特微形态与非生物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微形态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讨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的方法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