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数字式齿轮双面啮合仪的动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双面啮合仪是常用的齿轮误差测器。就现有仪器不能进行动态测量,测量精度低的缺点,构造了一台数字式齿轮双面啮合仪,可自动连续地对被测齿轮进行测量,产苛进行多参数的测量分析。分析了仪器动态测量中可能出现的动态测量误差,提出了仪器设计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面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设立了多项科技计划予以持续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技理论研究、监测手段、数值模拟、防控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实践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部署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面向“十四五”,提出大气污染基础研究、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3个方面的建议,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O3协同、减污与降碳协同,进一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 新疆莎车地区上白垩统出露完整,为一套海相与泻湖相沉积,含丰富的孢粉及海相横裂甲藻与疑源类,因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讨论横裂甲藻与疑源类,孢粉部份另行发表。 近十多年来,国外已广泛用横裂甲藻与疑源类作为划分地层、寻找石油和探讨古地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白垩纪海相横裂甲藻,我国还是首次报道,本文将通过对上白垩统英吉沙群浮游横裂甲藻及疑源类组合的分析,来探讨其地质时代、地层划分及古生态特点。 文中共鉴定了横裂甲藻42个属、93个种,其中描述了贝个新属、14个新种、1个新变种。疑源类鉴定7个属,6个种。  相似文献   
14.
新疆拜城阿合组、阳霞组及克孜勒努尔组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拜城地区中生代陆相地层非常发育.作者在阿合组、阳霞组和克孜勒努尔组中获得了不少的孢粉化石,共鉴定有58属,93种,其中2新种和2新联合种.  相似文献   
15.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近年来,南秦岭镇安西部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发现与进展,使该区一跃成为陕西省找矿热点地区之一,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矿床(点),主要矿种有钨、金、银、铜、铅锌等,尤其是钨矿、铜(金)矿床(点)的发现及勘查,不仅丰富了南秦岭内生矿产的矿种类型,也提升了在南秦岭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查的信...  相似文献   
16.
太平沟基性侵入岩出露于南秦岭镇安地区,产于近东西向凤镇—山阳深大断裂与北东向东川河断裂的交汇部位,东与小磨岭杂岩体毗邻,西与东江口岩体群相接.岩体地表呈N WW-SEE向的不规则椭圆状,出露面积约0.84 km2,局部被石英闪长岩、花岗岩侵入,是一个由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构成的小型杂岩体.基性侵入岩主要由辉长苏长岩、...  相似文献   
17.
呼叫中心在安全监控系统中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将呼叫中心技术应用于基于H.263( )的使用公众电话网(PSTN)传输视频图像的安全监控系统.该呼叫中心采用自动语音应答(IVR)技术实现无人值守时的事故举报,与该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互动,实现灾情的自动上报和应急方案的调用.详细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张望  王居里  胡洋 《岩石学报》2021,37(4):1139-1158
塞勒肯特岩体出露于谢米斯台中东部,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等研究,探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岩石成因。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400.9±4.3Ma)和石英闪长岩(398.1±4.5Ma)形成于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381.7±2.9Ma)形成于晚泥盆世。岩体整体富碱,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且富集轻稀土((La/Yb)_N=5.09~9.22),Eu异常不明显,相对富集Rb、Th、U、K等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具有低的(~(87)Sr/~(86)Sr)_i值(0.7040~0.7043),正ε_(Nd)(t)值(+4.85~+6.18),年轻的t_(DM1)(Nd)年龄(663~732Ma),二长花岗岩锆石ε_(Hf)(t)值为+7.94~+12.12,t_(DM2)(Hf)=648~889Ma;花岗闪长岩也具有低的(~(87)Sr/~(86)Sr)_i值(0.7045~0.7046),正ε_(Nd)(t)值(+4.61~+4.80),年轻的t_(DM1)(Nd)年龄(731~749Ma),花岗闪长岩锆石εHf(t)值为+4.26~+11.69,tDM2(Hf)=631~1103Ma。综合研究表明,塞勒肯特岩体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大陆边缘弧环境,可能是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地幔楔产生的玄武质岩浆上涌,导致新生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二长花岗岩及石英闪长岩均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花岗闪长岩主要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花岗闪长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可能是幔源物质与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未发生完全混合,最终冷凝结晶的产物。谢米斯台地区与俯冲相关的中酸性岩浆活动至少从晚奥陶世一直延续至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建筑物三维建模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航天航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呈现飞速发展,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形成了以多源(多平台、多角度、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光谱、时间、空间、辐射)为特点的高效、多样、快速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获取手段。本文以拓普康猎鹰8号八旋翼无人机平台为例,通过分析该平台获取的低空摄影测量数据,利用Smart3D软件对建筑物进行建模,为智慧城市的三维系统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对钢筋混凝土(RC)圆截面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普通RC桥墩以及分别采用钢套管、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体外预应力筋进行加固的桥墩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输入远断层地震动,进行增量动力分析。以墩顶峰值位移角与震后残余位移角为指标,对比分析了桥墩加固前后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采用钢套管、体外预应力筋和CFRP加固后,RC桥墩的峰值位移与震后残余位移均减小,钢套管加固方式对桥墩峰值位移的降低幅度最大,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方式对抑制桥墩震后残余位移的效果最好;随着剪跨比的增大,3种加固方式对桥墩在地震动作用下位移响应的抑制作用均逐步减小;随着轴压比的增大,3种加固方式对RC桥墩峰值位移的抑制作用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