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0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规模化深部咸水含水层CO2地质储存选址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中国沉积盆地CO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结果,认为深部咸水含水层是实现规模化CO2地质储存的主体,进而对适宜CO2地质储存的深部咸水含水层属性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深部咸水含水层CO2地质储存选址原则,合理划分了选址工作阶段。建立了选址技术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经济适宜性和地面地质-社会环境选址指标4个指标层,60余个指标的选址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的多因子排序选址评价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深部咸水含水层CO2地质储存场地选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美国能源部正在实施干热岩“地热能前沿瞭望台研究计划”(FORGE计划)。它是以经典干热岩定义的干热岩勘查开发为约束,通过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示范工程建设实践,形成新一代EGS试验平台。美国本着“可复制的结果=巨大的潜力”的理念,实现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新突破,以满足美国1亿家庭绿色电力供应为实际应用目标。中美典型EGS场地勘查现状对比结果表明:犹他州米尔福德与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两个典型EGS场地具可比性,大致处于“并跑”的水平;在天然裂隙系统、原位地应力场、压裂参数获取与压裂方案制定等方面,米尔福德EGS场地有所超前。据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快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EGS场地进入勘查开发阶段,以提高我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水平,早日实现EGS工程化。  相似文献   
24.
文章对青海共和盆地东部曲乃亥花岗闪长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曲乃亥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239.4 Ma±2.8 Ma(n=16,MSWD=0.29),表示该岩体形成于中三叠世;岩石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值反映曲乃亥花岗闪长岩(体)具富硅、富钾、准铝质-过铝质等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岩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K、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在稀土配分图上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曲线特征;岩石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反映曲乃亥花岗闪长岩(体)为Ⅰ型花岗岩,属于俯冲环境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作用所形成的产物,其可能主要来自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25.
四川盆地深部咸水含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地二级构造单元为评价对象,以区域地壳稳定性条件、基础地质条件、储盖层条件、储存潜力条件、地热地质条件、研究程度和资源潜力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为一级指标,在资料搜集和综合分析16个二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法,认为四川盆地二级构造单元适宜性评价分区的评价结果为:川中平缓褶带为较适宜,川西低陡褶带、川西南低陡褶带为不适宜,川东高陡褶带、川北低平褶带、川南低陡褶带为较不适宜。适宜储存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层为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以及二叠系中统下部的栖霞组。  相似文献   
26.
泉华彩池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发现不仅对进一步研究三江源区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极大地丰富高原旅游资源,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7.
五大连池火山群北部的尾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具中心式火山喷发,距今(0.57~0.31)±0.05 Ma。同美国芬顿山干热岩项目所在地火山活动于1.40~1.10 Ma相比,其下方具备发育正在冷却中的岩浆囊的可能。重、磁法勘查结果表明,尾山地区基底以北宽河组(Pt3-∈1b)变质岩为主,放射状断裂和环形构造发育,外环影响直径12~13km,是地壳浅部火山穹窿构造的反映。天然地震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勘查结果表明,尾山下部火山岩浆囊顶界埋深6.5km,至8km深度面积扩展至约13km~2,至13km面积扩展至约35km~2,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西大东小的"蝌蚪状",可能构成了尾山地区干热岩体的热源。大地电磁测深(MT)勘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高导体/高温岩体主体顶界埋深5km,最浅达3km。MT单点勘查曲线及图解表明,尾山西侧(B点)在约2km深度,电阻率值降至2Ω·m以下,4~6km小于2Ω·m的低电阻率区域逐渐连成片,6km以下几乎整体小于2Ω·m。综合分析认为,五大连池尾山地区具较好的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8.
基于黄河源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新获得的大量实际资料,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黄河源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处于走滑伸展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在整体隆升中,形成断块山与拉分盆地,湖泊广布;晚更新世,大陆动力学机制过渡为挤压收缩,在整体抬升中,断块山显著崛起,湖盆萎缩、变形;全新世,大陆动力学环境反转为走滑挤压,持续隆升,黄河扩展源头到达本区,扎陵湖、鄂陵湖外泄,闭流盆地水环境转向开放.近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构造活化与寒冻风化岩屑坡扩大、沙质荒漠化蔓延、湖泊和沼泽湿地萎缩、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源区黄河频繁断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响应关系密切.因此,新构造运动在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中起主导作用,而其他因素则起到促进与加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基于黄河源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新获得的大量实际资料,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黄河源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处于走滑伸展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在整体隆升中,形成断块山与拉分盆地,湖泊广布;晚更新世,大陆动力学机制过渡为挤压收缩,在整体抬升中,断块山显著崛起,湖盆萎缩、变形;全新世,大陆动力学环境反转为走滑挤压,持续隆升,黄河扩展源头到达本区,扎陵湖、鄂陵湖外泄,闭流盆地水环境转向开放。近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构造活化与寒冻风化岩屑坡扩大、沙质荒漠化蔓延、湖泊和沼泽湿地萎缩、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源区黄河频繁断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响应关系密切。因此,新构造运动在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中起主导作用,而其他因素则起到促进与加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近年来在西宁盆地人畜饮用供水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取得的最新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内碎屑岩类储水构造模式的研究,分析研究区内干旱缺水村镇地下淡水赋存规律与形成机理,以期为类似地区居民基本生活饮用水的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