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关于龙爪沟群地层单位名称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 )为依据 ,以地层单位命名的一般规定为准绳 ,以地层单位命名的优先权为法则 ,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生代晚期海陆交互相地层龙爪沟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正确使用问题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龙爪沟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组 ,组名应为东胜村组、裴德组及云山组 ,其他的所有名称均应被视为前三组的后出同义名 ,并停止使用 ,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混乱。东胜村组与鸡西群下部的滴道组不能完全对比。  相似文献   
72.
辽宁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少林  张武 《地质与资源》2002,11(4):193-215
辽宁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陆相地层发育,丰富的植物化石产于自晚古生代至新生代各地质时期的沉积物中.本文概要地整理了辽宁自晚古生代早石炭世晚期以来,已报道的化石属种名单,共200余属,480余种.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3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的名单均按自然分类系统排列.每个种后面附有拉丁学名、产地、层位及时代.对每个断代的某些重要类群或辽宁独具特色的化石并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3.
丁秋红  张武等 《辽宁地质》2000,17(4):284-286
本文报道了产自辽宁西部阜新地区早白垩世阜新组的化石木材3属4种,对2个化石木材新种:Sciadopityoxylon liaoningense Ding(sp.nov.),Protophyllocladoxylon haizhouense Ding(sp.nov.)做了详细描述。对阜新组木化石所反映的古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
保存有解剖构造和系统学信息的紫萁根茎化石对于探究地史时期紫萁科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国冀北辽西地区是北半球为数不多的侏罗纪紫萁根茎化石产地之一,但目前我们对其化石多样性的了解还处于积累阶段.本文报道辽西地区新近发现的解剖特征保存完好的紫萁科矿化根茎化石新类型——王氏阿氏茎Ashicaulis wangii sp.nov.化石采自北票市长皋地区中侏罗统髫髻山组.标本呈近圆柱状,由髓、木质部圆筒、皮层及叶柄基外套组成.髓部异质,木质部圆筒由约15~17个木质部束组成,外韧网管中柱,具明显完整叶隙(即时型或延迟型);皮层分内、外两部分,含叶迹数目相对较少.该种具有异质叶柄基硬化环且叶柄基内部皮层含大量厚壁组织.在目前已知紫萁科Ashicaulis属具异质硬化环的5个种中,有4个种报道于中国,而南半球材料多以同质硬化环为典型特征,因而中国材料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新材料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紫萁科根茎化石的属种类型,而且由于其在解剖特征上与产自北美古新统的Osmunda pluma Miller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对探究紫萁科植物的多样性特征、起源与辐射演化,以及该科在北半球的古生物地理学意义和宏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75.
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利用光度计资料,计算了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并利用计算结果进一步得出了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和波长指数α,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兰州冬季气溶胶与历史同期相比,光学厚度较大,浑浊度较高,且多为大粒子。此外,本文还对气溶胶光学厚度与能见度进行了分析、拟合,二者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光学厚度与能见度之间近似呈指数递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VHDL是EDA的关键技术之一。有限状态机是实现高效率高可靠逻辑控制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EP1C3TC144设计模4可逆计数器电路的过程,详细介绍了硬件描述语言(VHDL)和MAX plusII集成开发软件在现代数字电子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有限状态机的特点,以及基于VHDL的有限状态机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并对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计数器有效消除了计数器中经常出现的时序毛刺现象,该模4可逆计数器在可编程逻辑器件EP1C3TC144上实现。  相似文献   
77.
本文按照摄影测量的相关理论,推导了利用卫星影像及其相关数据直接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最终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理论估算表明:将目前最大的面阵CCD用于航天测量,在500km轨道高度获取1米分辨率的立体影像对,并且能够精确获取相应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以及内方位元素的条件下,直接测定地面目标的精度可优于±5m,其中高程方向优于±3m。  相似文献   
78.
一、云南的自然特点云南省境内多山,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94%,其中山地又占80%以上,地势西北高,南和东南低,海拔最低仅76.4米,最高则达6740米。各类地貌分布上纵横交织,错综复杂。由于构造运动及长期浸蚀、溶蚀或二者合力作用的结果,使我省形成许多山间盆地称为坝子,据一九八○年统计,仅500亩以上的坝子就有1135个,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9.
陈艳  张武  张利  柳月  宋松涛 《干旱气象》2013,(3):517-522
利用全球自动观测网(AERONET)纳木错观测点(90.962°E,30.773°N)2009年1~12月的地基观测数据,对青藏高原中部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观测结果对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09年1~12月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月平均值呈现双峰双谷状分布,3月的值最大。9月以后的波长指数a较小,这一时期气溶胶粒子的粒径较大。混浊系数卢的平均值为0.063,说明该地区的空气较为清洁。利用该地基观测资料对MODISAOD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关系数平方为0.14,没有通过95%的置信度检验,适用性不显著,需要进一步订正该地区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  相似文献   
80.
利用2006—2016年夏季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气溶胶和云资料以及热带降水测量计划(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降水数据,分析了中国8个典型地区气溶胶、云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气溶胶与云和降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国8个典型地区夏季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云光学厚度(Cloud Optical Depth,COD)、云水路径(Cloud Water Path,CWP)、水云云滴有效粒子半径(Cloud Effective Radius Water,CERW)、冰云云滴有效粒子半径(Cloud Effective Radius Ice,CERI)和降水强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21—1.05、15.01—24.02、151.98—219.20 g·m-2、12.93—15.37 μm、28.85—39.14 μm和0.44—8.54 mm·d-1;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AOD有显著降低趋势,年倾向分别为-2.30%和-3.20%,长江三角洲COD年增幅为29.11%,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CERI及塔克拉玛干沙漠CERW变化趋势分别为-21.60%、-15.77%、-18.94%和-10.31%;AOD与COD和CWP呈正相关,与云滴有效粒子半径(Cloud Effective Radius,CER)关系较为复杂,受水汽影响较大,在云层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CERI(CERW)与AOD呈负(正)相关,而在云层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二者呈正(负)相关;气溶胶和降水关系复杂,整体来看,气溶胶促进了中国地区的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