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概念,系指产于中、深变质岩中或与变质岩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组合。形成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核心是原始含金建造。中国主要变质岩分布区,如胶东、秦岭、乌拉山、大青山、燕山、辽东,都有含金建造存在,含金丰度5×10-9~600×10-9,高于地壳或上地幔的平均克拉克值(4×10-9~5×10-9)。目前这些地区已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含金建造。变质富集作用包括区域高温高压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构造剪切作用,甚至于部分熔融作用、重熔岩浆的形成作用,所有这些地质活动可以导致含金建造中金矿物质的富集或贫化再分配。这一过程中碱性组分的溶出与再交代对金的活化带出与再沉淀成矿起到重要作用。金矿化总是与钾化、硅化交代或碱性花岗岩共生。成矿变质流体中K+,SiO2含量较高,x(Na+)/x(K+)值接近1,进一步表明碱性组分,尤其是钾碱组分在金矿形成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元素的化学稳定性,在表生条件下,原生金矿的风化、破坏与再生富集是同时进行的,追踪整个的演化过程,可建立变质岩区金矿成矿系统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82.
青海谢坑铜金矿床石榴石矽卡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星  肖荣阁  杨立朋  王斌 《现代地质》2008,22(5):733-742
传统矿床学研究认为,只能是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矽卡岩,但是近年来在一系列矽卡岩矿床的研究中发现,矽卡岩原岩并非纯的碳酸盐岩,一些矽卡岩原岩成分接近矽卡岩的成分,因此传统的矽卡岩型矿床成因也值得重新认识。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现的石榴石矽卡岩和石榴石透辉石型矽卡岩矿床。通过系统研究该矿床矽卡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矿化矽卡岩岩石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泥灰岩和辉石闪长岩类岩浆岩的极其一致,因此该矽卡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矽卡岩,而是热液作用下的岩浆岩及泥灰岩的自变质成因矽卡岩。  相似文献   
83.
北祁连铜厂沟金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铜厂沟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英云闪长岩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研究,认为寒武纪碎屑岩原始沉积环境属于海洋岛弧优地槽环境复理石沉积物,复理石沉积物及超基性岩石为主要的矿源岩.提出英云闪长岩脉与超基性岩及绿泥石片岩边缘接触带中构造破碎带是有利的控矿构造部位,含黄铁矿硫化物石英脉是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4.
辽宁营口后仙峪硼矿区超镁橄榄岩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辽宁营口后仙峪硼矿区超镁橄榄岩与硼矿的关系,作者通过硼矿与超镁橄榄岩两者在产出空间关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比较,发现:①硼矿体与超镁橄榄岩空间关系上具一致性;②硼矿体与超镁橄榄岩在岩石学上具继承性;③硼矿石、超镁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相似性,从而得出超镁橄榄岩不仅是该区硼矿的容矿岩石,而且对硼矿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岩控作用,进一步认为辽东硼矿的容矿岩石不全是镁质大理岩,其他富镁岩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成为硼矿的容矿岩石。  相似文献   
85.
辽宁营口后仙峪硼矿区的超镁橄榄岩是该区硼镁石型硼矿的主要赋存岩石,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是①超镁橄榄岩呈带状、透镜体状分布,它整合于古元古代的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含硼岩系富镁硼酸盐岩组中.岩石几乎由镁橄榄石组成,具有变余的火山沉积的组构.②主量元素说明岩石化学成分具富镁、富铁的特点.③非活动性微量元素较高,如Zr、Hf、Ta等,与一般超基性岩相似;Cr、Ni含量低,显示岩浆为非原始岩浆;Nb*大于1以及(La/Yb)N-(Yb)N图解均说明岩石的幔源性.④稀土元素总量为7.41×10-6~46.82×10-6,与上地幔相当,轻、重稀土分馏不太明显,负Eu异常明显,具有与纯橄榄岩一致的"V"型稀土元素分布模式.⑤ε Nd为-7.51961~9.0654,亦反映出壳幔混染的特点.由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测岩石为经过地壳混染的地幔橄榄岩较大程度部分熔融后而残留的富镁岩石.  相似文献   
86.
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石盐中包裹体特征及其成因的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包裹体(包括单体和集合体)形态分类、均一温度以及温度升高时包裹体的溶解、结晶和气化现象的研究,认为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石盐中的包裹体是在三个阶段即蒸发沉积阶段、成岩阶段和成者期后形成的。蒸发沉积阶段可以进一步分为盐湖和干盐湖期。  相似文献   
87.
综观国内外近几年来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各种矿床类型成因认识的交叉现象以及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热水成矿作用与低温地球化学成矿作用热水成矿作用的研究是从大洋底部热流及海底黑烟囱的存在及现代大陆地热系中一系列矿化、矿床的事实中得出结论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现代热水成矿特征及用热水成矿作用的观点认识古代矿床。据J.W.Hedenquist等人对新西兰一些现代热泉金矿化特征的研究,热水沸腾或热水爆炸是最有效的热水成矿机制。造成热水沸腾、爆炸的条件有:地下存在高温热储供应、热储到喷发口之间存在明显的压力梯度及热水中溶解有大量的CO_2,CH_4等挥发组分。沸腾和爆炸可以明显改变含矿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使溶液的pH值、盐度升、温度降低,溶液浓缩,使溶液由弱酸性氧化型水变成弱碱性还原水,从而使成矿物质大量结晶沉  相似文献   
88.
云南兰坪啦井温泉喷流沉积矿化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啦井温泉喷流沉积物中富集了Mn、Zn、Sr、Ba及其他元素,作者首次发现其已构成多金属矿化体,为此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温泉属硫酸盐型弱酸性水,C、H、O同位素表明,温泉成因于循环大气降水。从沉积特征分析,温泉经历了爆发喷流期与渗流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9.
热水成矿作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本文从热水成矿作用的基本概念、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与矿床地质等方面对热水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热水成矿流体以同生盆地水、表生水包括大洋水为主,在深循环过程中与高温地质体发生作用而获得热量和成矿元素,最后演化为成矿流体;矿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热水喷流孔附近的物理化学梯度带;对于发生在沉积岩中同生盆地水成因的热水成矿作用具有类似油气藏的生成储集模式,在开放型构造中形成渗透浸染状矿化;在封闭构造中,含矿流体首先集中在构造圈闭中,在构造活动期水爆成矿。热水沉积建造及沉积相带划分是热水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方面,横向上一般划分为硅质岩沉积带、碳酸盐沉积带、硫酸盐沉积带,同时伴随着矿化分带;纵向上分为脉状充填带与喷流沉积带。  相似文献   
90.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热液矿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荣阁  范军 《矿物学报》1997,17(4):478-482
滇黔桂卡林型金矿是产于热水沉积岩及碎屑岩系的热液矿床,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等热液矿物,而石英、碳酸盐、萤石及粘土等矿物则是主要的热液蚀变矿物。矿化产于蒙脱石、高岭石粘土到伊利石、绿泥石粘土矿物的转变带,成矿深度在2000m以上,成矿热液来源于粘土矿物脱水产生的异常高压流体或沿断裂带天水循环形成的成矿流体。这种流体形成的热液矿物稀土元素分配显示中稀土富集的分配模式,并明显富元素钇,这种流体中形成的黄铁矿中Co/Ni值显示沉积到热液成因的过渡类型,因此与砂岩铜矿中热液矿物的稀土分布模式有某些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