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通过实地地质调查和取样测试,对二里河铅锌矿床进行标型矿物微量元素、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二里河铅锌矿床具有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一般地质特征,多期(华力西期+印支期)构造运动和幅度较大的裂陷发育史为大量矿质的喷流和聚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条件。标型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闪锌矿明显富集Cd((6 493.74~7 225.68)×10-6),贫Sb、As,黄铁矿w(S)与w(Se)比值为23 443.48~250 284.36,w(Co)与w(Ni)比值为3.47~104.10,指示矿床具热水沉积特征,而黄铁矿w(Fe)/(w(S)+w(As))为0.87~1.52,表明该矿为浅部成因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围岩和闪锌矿稀土元素显著亏损Eu、Ce,指示二里河铅锌矿床可能具有喷流沉积型矿床远源矿化特征;log(δCe)为-0.04~0.04,表明二里河铅锌矿床围岩在还原环境下成岩;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闪锌矿成分指示的温度范围(215℃~333℃)特征表明该矿床为中温矿床。综上所述,二里河铅锌矿床可能为相对远离喷流口的喷流沉积型浅层中温层状矿床。  相似文献   
142.
个旧地区印支期的火山作用主要有三期,即中三叠世安尼期、拉丁尼克早期和拉丁尼克晚期-诺利克期。通过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卡房铜锡矿安尼期碱性火山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发现:Si O2含量为42.22%~46.61%,Mg O含量为8.61%~18.19%,K2O+Na2O值为3.52%~7.52%,K2O/Na2O值为0.28~25.95,Ti O2含量为2.03%~3.51%,属于碱性超基性火山岩;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Cs),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富集、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稀土配分模式,δEu异常不明显,弱δCe负异常。卡房碱性火山岩成岩过程主要受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未经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源区可能来自于富含金云母(或角闪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卡房火山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弧后裂谷盆地,并为铜锡矿提供了原始矿源层。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在贵州威宁凉山铅锌矿区耿家寨矿段深部开展构造叠加晕法、地表厚覆盖区开展地电化学测量实验,预测深部有较好成矿信息,经过钻探工程验证,获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这表明构造叠加晕法、地电化学测量法在岩溶地区及覆盖地区深部寻找盲矿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4.
一直以来,地面高精度磁测往往应用于对铁矿或带磁性矿种的勘查,对热液型非磁性矿床的勘查较少有人进行研究。对川滇黔地区典型隐伏铅锌矿进行地面高精度磁测剖面显示,地面高精度磁测对碳酸盐岩地区的隐伏热液型铅锌矿床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5.
张海  徐艺菁  周静 《遥感学报》2021,25(12):2396-2408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SPM)在考古学研究和文化资源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构建方法过度依赖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应用较少。本项研究以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考古调查为例,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商业DEM数据和Landsat 8 OLI多光谱遥感数据,构建3种考古遗址预测模型(DEM模型、多光谱遥感模型和混合模型)。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先秦遗址分布对坡向、纵向曲率、地形开阔度等地貌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引入主成因素分析法(PCA)提取的多光谱因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单纯基于DEM派生数据构建的遗址预测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效率,而且还能够很好地改善遗址预测模型的空间结构,增强遗址预测模型的应用效果。基于上述混合模型的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先秦时期的土地资源开发,从仰韶文化时期的不足10%,迅速提升至龙山文化时期的43.1%,先秦时期整体达到了57.3%的规模,土地资源的加速开发奠定了该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6.
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通过对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和SWOT分析,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7.
实时、准确地获取森林生态系统树种类型对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中心研究区,利用不同时相Landsat-8影像,讨论森林生态系统各地类在不同时相上光谱特征的差异,结合多时相影像的互补信息并使用支撑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方法对森林树种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总体分类精度达到73.67%,Kappa系数为0.65,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8.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生源特征及其对超深层油气贡献是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地质问题。根据分子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系统梳理油源对比的地球化学参数,认为原油中C26~C30甾烷的分布、伽马蜡烷指数、三环萜烷与五环萜烷比值和正构烷烃同位素等油源示踪指标,易受热演化程度、生物降解和水岩氧化还原作用影响,掩盖母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正构烷烃奇偶优势,异常的三环萜烷分布,全油和正构烷烃δ13C同位素明显偏重以及高含量的多环芳烃的出现主要归因于高过成熟热演化作用、低温热液或侵入岩浆等异常热事件的影响,而并非反映—O1烃源岩中生烃母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局部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导致无机硫并入形成次生的噻吩类化合物,造成有机硫同位素值明显升高,无法反映母源特征,目前被选做寒武系典型烃源岩和端元油的生烃母源特征很可能是经历多种次生地球化学作用改造的结果。通过分析寒武系—奥陶系两套中等热成熟度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生物母质类型,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油源特征差异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塔北中西部海相原油主要与透光厌氧环境烃源岩有关,塔中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深水盆地相烃源岩。重新建立不同物化性质原油与高过成熟烃源岩之间可靠的油 源对比参数,需要同时考虑成熟度和次生改造等复杂地球化学作用的多重影响才能确定其成因和来源。  相似文献   
149.
中三叠世安尼期个旧组卡房段变火山岩恢复为一套碱性基性-超基性岩组合,火山岩-沉积岩岩相组合包括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垂向相序表现为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潮坪相,属于弧后裂谷盆地背景下形成的岩相组合与相序结构.在研究区卡房段可划分为3个期次,进而组成一个旋回,垂直相序特征表明火山活动的多期次性、火山活动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律.后期盆地流体叠加相、矽卡岩相作为主要含矿岩相,可以作为今后的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50.
作者基于全国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选用地质因子分析法,对四川李伍预测工作区1:20万水系沉积物39个元素化探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九个因子,并从中找出反映地质构造和起主导成矿作用的少数因子,分别制成因子得分等值线图.该图直观地反演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演化过程,可以为新一轮找矿预测、地质填图等提供综合性的化探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