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本刊讯3月5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召开2021年度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河南省“两会”和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的部署,对目标任务进行再分解、再细化、再安排,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参加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22.
目的:分析草乌在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及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内蒙古蒙成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传统蒙药与方剂》3本蒙医典籍中含蒙药草乌的方剂,分析其用药频次、主治疾病频次及关联规则,探讨草乌在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及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含草乌的方剂138首,涉及蒙药279味,用药频次≥11次的蒙药共43味,排前10位的依次是诃子、红花、麝香、肋柱花、牛黄、木香、安息香、瞿麦、五灵脂、栀子;主治疾病频次≥5次的疾病共12种,排前5位的依次是粘虫病、刺痛症、黄水病、未消化病、希拉病。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治疗粘虫病及各种刺痛症时草乌常与麝香、红花、肋柱花、安息香等祛粘清热药配伍使用;治疗赫依病时常与豆蔻、肉豆蔻、丁香、安息香等祛赫依药配伍使用;治疗白脉病及宝如病时常与诃子、麝香、木香、红花、安息香等祛粘清热药配伍使用。结论:蒙药草乌入药的方剂以治疗粘虫病和各种刺痛症为主,常与诃子、麝香、红花、木香、豆蔻、牛黄、安息香、肉豆蔻、肋柱花、丁香等蒙药配伍使用,体现了其具有杀粘、清热、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623.
汉江上游尚家河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区。通过对汉江上游河谷的详细调查,在郧县尚家河段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上部发现一层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对于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测定,证明其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采用古洪水水文学方法恢复推算出这次特大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流量为63 720 m3/s,其规模大于实测最大洪水。应用光释光测年(OSL)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得样品的年龄在940±140~3 190±100 a之间,确定古洪水SWD是汉江上游发生在1 000~900 a B.P.期间的特大洪水事件的沉积物。这期古洪水事件的发生年代对应于我国北宋/辽时期的气候恶化阶段,由于东亚夏季风环流异常变化,降水变率大,气候处于不稳定期,出现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揭示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24.
丁颖  韩高博图 《河南地质》2014,(1):I0001-I0001
2013年以来,面对濮阳市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大局,濮阳市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理念,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提升工作的不竭动力,通过狠抓干部作风转变、狠抓工作效能提升、狠抓工作推进机制,全局上下凝聚正气、团结一心,营造出奋发向上、拼搏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625.
洞庭湖区稻作农业历史悠久其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天下粮仓”。曾经,洞庭湖区围湖开垦现象严重,如今,这里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我国实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着力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标准优质良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26.
周尚意理池 《地图》2023,(3):144-144
孔庙是中国各地常见的文物建筑,其主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营建是多主体互动的结果。历史上有一则故事印证了孔庙的多主体互动机制。清代彭定求等人编纂的《全唐诗》收录了一首七言绝句《题酒户修孔庙状》,作者是冯道的幕客。冯道(882一954年),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县西北)人。  相似文献   
627.
土壤碳氮储量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乌拉特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碳氮储量分布与变化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随机森林与SHAP解释方法确定影响土壤碳氮储量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采用可通行路线网格布点法,在保护区内布设61个调查点,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测定土壤碳氮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拉特梭梭林保护区内土壤全碳和全氮储量在空间上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其中核心区的全碳储量(1429.91 g·m^(-2))显著高于缓冲区(1194.09 g·m^(-2))和试验区(986.36 g·m^(-2));不同区域的全氮储量差异不显著(P>0.05),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分别为76.79、62.39、51.28 g·m^(-2);pH、电导率、梭梭树高度、物种丰富度、植被盖度和草本生物量在3个区域差异显著(P<0.05)。影响梭梭林保护区表层土壤全碳储量的关键因子为土壤全碳、土壤全氮、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容重、梭梭树高度、植物密度和pH,SHAP分析表明土壤容重、pH与土壤全碳储量呈负相关,其余因子与土壤全碳储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影响土壤全氮储量的关键因子为土壤全氮、土壤全碳、电导率、容重、土壤含水率、梭梭树高度、植被盖度、碳氮比和植物密度,SHAP分析表明土壤容重、碳氮比与土壤全氮储量呈负相关,其余因子与土壤全氮储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基于SHAP值计算的平均因子贡献率表明,保护区内较低的植物密度是限制土壤碳氮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同时发现,当梭梭树的平均高度高于2 m时对土壤碳氮储量的贡献有显著提升,因此加强对保护区内梭梭林的管理对提升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28.
孙炎VCG 《地图》2023,(3):86-105
有人说:“去波兰可以不到华沙,但绝不能错过克拉科夫。”克拉科夫是中欧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曾作为波兰首都数百载,堪称中世纪欧洲国家首都的典范。如今,克拉科夫是波兰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小波兰省的首府。  相似文献   
629.
潘英华VCG 《地图》2023,(3):32-47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盐碱地多,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不足。唤醒沉睡的盐碱地资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近年来,我国搭建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探索盐碱地开发利用模式,治理思路由“改地适种”转变为“改种适地”,研发出多种适应盐碱地生长的作物新品种(系),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打开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变粮仓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30.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无论从粮食生产角度还是生态功能角度,都具有其他土壤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高梁等作物。要确保粮食安全保护黑土地至关重要。我国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针对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导致黑土地退化的情况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