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丁字湾增殖中国对虾适宜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字湾位于山东省海阳、莱阳、即墨三市交界处,面积为130km2。该海湾局封闭式内湾,不易受风浪影响,地势平坦,潮间带宽阔,水深较浅,最深处10m。湾内水质肥沃,营养丰富,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喜食的寻氏肌蛤、鸭嘴蛤资源丰厚。该湾春季有亲虾产卵繁殖,6,7月份有幼对虾分布,是进行对虾增殖的优良海湾。但因受饵料和空间等制约,放流数量并非可以无限增加,据1988~1992年对丁字湾中国对虾放流增殖适宜量的研究表明,随放流数量增加,对虾个体变小,生长减慢,自然死亡率上升。因此,放流…  相似文献   
82.
深圳大鹏湾大鹏半岛沿岸海域的一次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九九八年三月,我们在大鹏半岛海域调查时,恰逢深圳大鹏半岛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结合我们对该区域内沿海水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给出该海域的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及当时该海域的水质状况,为规划、保护该海域的海洋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研究赤潮发生成因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3.
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深部结构对于理解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机理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对布设在研究区域内566个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波形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77853条高质量P波接收函数,应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技术获得了研究区域下方精细的地幔转换带间断面起伏形态及转换带厚度变化图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南北方向上具有两个明显的转换带增厚异常区,南侧异常区位于滇中次级块体与印支块体下方,可能是新特提斯洋板片与上部印度板块间断离并部分滞留在转换带底部的结果;北侧川西地区异常增厚可能与上方岩石圈拆沉并降至转换带有关;腾冲火山起源可能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发生断离造成软流圈物质部分熔融,湿热物质上涌所致.  相似文献   
84.
正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后近十年来,多学科的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和孕震构造特征及地震的成因机制等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约束信息,为进一步分析汶川地震的深部构造变形特征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发生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深浅部变形研究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基本认识:(1)龙门山断裂带的深部几何形态十分复杂,深部速度结构极不均匀;  相似文献   
85.
基于我们布设的探测深俯冲的中国东北地震台阵NECsaids台阵和固定地震台长时段的观测记录及NECESSArray流动台阵共计152个台站数据提取得到的33752条P波接收函数,采用H-κ叠加分析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等方法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并汇集他人接收函数研究结果得到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迄今为止最高分辨率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分布图像.对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不同构造体的地壳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陆块的地壳属性存在明显差别,张广才岭地块中南部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相当,地壳厚度同地表地形之间显示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松辽地块东南缘地壳最薄、波速比最高,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兴凯地块西部地区的地壳结构表现为稍厚的地壳厚度和研究区内最低的壳内波速比,其地壳厚度同壳内波速比之间亦显示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佳木斯地块西南缘在具有"正常"的壳内波速比同时地壳最厚.研究区内的郯庐断裂带北延段在切穿其下Moho面的同时表现出南北分段的特征:北段(44.4°N—47°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整体下凹,而南段(41.5°N—43.3°N)两分支之下的Moho面则整体上隆.长白山天池火山下方表现为Moho面下凹沉落及高壳内波速比特征,推测其壳内岩浆囊很可能存在于火山口东北隅至少10 km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6.
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是一种新的物理场的分解方法,它除了可以揭示物理场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外,还可以反映波动或平流效应。故本文首次将该方法移植到预报方法研究上来,建立了渤海、黄海的表、底层水温预报方案。为了检验该预报方案的可靠性,试报的结果除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外,同时还与依据经验正交函数(EOF)建立预报方法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南、北黄海表层水温的试报结果,CEOF方法试报的平均绝对误差比EOF方法预报的误差平均小0.2℃;而对于底层水温,两种方法的预报误差相近。  相似文献   
87.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CFG桩复合地基的特点及在我省的应用,利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88.
湿地植物演替对土壤微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土壤理化环境下的植物演替对湿地土壤微生物量影响的具体差异还不清楚。以鄱阳湖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的4个碟形子湖(包括相对肥沃的东湖和白沙湖以及相对贫瘠的蚌湖和大湖池)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泥滩带、湿生植被带(苔草)和挺水植被带(南荻或芦苇)采集0~10 cm表层土壤,分析不同土壤理化性质条件下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采用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熵(qMB)指示土壤微生物量。蚌湖、大湖池、东湖和白沙湖洲滩湿地表层土壤MBC的平均值分别为1077.27、888.29、942.45和1162.46 mg/kg,土壤qMB的平均值分别为6.07%、6.17%、3.60%和3.79%。在泥滩—苔草—南荻植物演替洲滩,土壤MBC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在泥滩—苔草—芦苇植物演替洲滩,土壤MBC持续增加。植物演替没有显著改变土壤qMB。尽管植物的生长会增加所有洲滩湿地的土壤MBC,但增加的幅度在相对贫瘠的蚌湖和大湖池明显强于相对肥沃的东湖和白沙湖。蚌湖和大湖池的土壤qMB也显著高于东湖和白沙湖。在植被演替梯度上,洲滩湿地土壤MBC和...  相似文献   
89.
从1988年5月~1989年1月,对东南极维斯特福尔德丘陵地区,戴维斯考察站沿海海域水体中的溶解游离型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长期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在该海域海水中溶解游离型氨基酸的总浓度略高于其他海海域、浓度变化范围在19~302nmol/dm~3之间。最大丰度出现在11月份,而从11月下旬开始氨基酸含量急剧下降,至12月底达到全年最低点,从1月初开始有所回升。 占据南极夏初海水中海藻类主导地位的海藻Phaeocystis Pouchetii,其爆发性的繁殖过程从11月底开始至翌年1月底2月初结束,高峰在1月初。在Phaeocystis Pouchetii繁殖期,溶解游离型氨基酸浓度的降低与海藻细胞数量的增加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作者认为在Phaeocystis Pouchetii繁殖增长过程中,该藻细胞直接摄取或(和)通过附随着藻类本体迅速增长的细菌群摄取溶解游离型氨基酸。  相似文献   
90.
大同盆地是我国典型原生高砷地下水分布区,为精细刻画地下水系统中砷迁移富集的机理,在盆地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建立了面积为150 m×250 m的多水平试验监测场,开展了系统的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富砷沉积物是地下水中砷的直接来源,高pH值、强还原性的地下水环境及竞争吸附离子的存在是含水沉积物中砷向地下水迁移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场地范围内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及砷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受水流场影响,沿地下水径流方向,砷质量浓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