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风雷达、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及多模式数值预报结果对2022年4月24日西安城区一次弱降水预报出现明显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和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本次过程西安城区均报有明显降水,主要原因为模式对低层相对湿度预报明显偏大;(2)多种新型探测数据分析认为近地层湿度条件较差及中层的绝对水汽含量低,中层的干暖空气不利于成云致雨,垂直上升运动不强,且由于低层非常干燥,使水滴在下沉过程中蒸发,从而无法形成雨滴下落,这些原因共同造成西安城区无降水,低层相对湿度预报偏大是造成这次西安城区降水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3)造成西安城区近地层湿度条件差的原因是城市干热岛效应和低层干暖平流输送,且降水云团翻越秦岭后其湿空气绝热下沉至城区后出现增温降湿,使得城区形成较为深厚的干层,即使有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也会造成更强的蒸发,这也是城区没有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4)预报员主观预报订正出现空报主要是源于对边界层水汽、抬升条件等关键降水要素缺乏订正能力,且对大城市的干热岛效应和秦岭山区地形影响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利用1971—2012年气象台站逐日资料,综合考虑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照时数计算华西秋雨强度,结合不同深度海温资料,研究了华西秋雨强度与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年际变化的联系,并讨论了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夏季西太平洋暖池关键区(5°S—5°N,130°—160°E)热含量变化与华西秋雨强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低)时,华西秋雨强度较强(弱)。分析发现,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时,其相对大气是一个异常热源,由于大气对其的响应,在热含量关键区西北侧中国南海—中南半岛附近生成了异常气旋式环流,其偏东偏南气流有利于向华西地区输送中低纬度洋面上大量暖湿水汽,并与北方的干冷空气在此交汇,同时,高层西风急流异常西伸,华西地区恰好位于急流入口区右侧的辐散区,这种高、低层有利的耦合形势使得秋雨偏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级数解边界积分法及其在地震波散射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数解边界积分法是利用相应的齐次微分方程的解完备系作权函数来建立边界积分方程。本文采用级数解边界积分法并选取傅氏级数作试函数求解SH波散射问题,并将计算结果同解析解或其它数值方法的解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简单、精度较高而且节省机时。文中还提出了用傅氏级数拟合复杂边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焙烧富集分离测定岩石化探样品中痕量硒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烨  杨筱昭 《河南地质》1991,9(2):59-67
  相似文献   
109.
黑云母是我国东北甲区合有銅矿化的奥长花崗斑岩中分布广的矿物之一。原生的黑云母經受到含矿热液作用后变化多,蝕变強,与銅矿化的关系也較紧密,因之对各种蝕变黑云母的物理性貭,化学組分,成因以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不只是有助于闡述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并且有利于对銅矿的探寻。以前在进行普查勘探工作时,曾提到过合銅矿化奥长花崗斑岩中富含有黑云母与钼矿化有关。但沒有进一步对黑云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利用了EOF方法分析了1951-1980年北太平洋(包括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各月逐年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1)冷暖洋流区也就是北太平洋暖流区,加利福尼亚寒流区、赤道东太平洋海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其次是冬季黑潮和西部北赤道暖流区。(2)空间特征向量场前3项的物理意义非常清楚,第一特征向量场表示海温场南高北低沿纬度分布的特征,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两大反相的区域,零线的走向呈东北东-西南西。第二特征向量场分成了三块区域,零线的走向仍呈东北东-西南西。中间是正区,南、北分别是以赤道东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暖流区为中心的负区,突出了这两大海区的作用,第三特征向量场北面是以北太平洋暖流区为中心的负区,而东南、西分别是以加利福尼亚、赤道太平洋和黑潮三大洋流区为中心的正区,中央太平洋是弱的负区。(3)由时间振幅系数分析得到的SST的各月逐年的变化特征,五十年代具有5-6年、六十一七十年代具有2-3年的准周期振荡,并且海温的这些固有变化特征与东亚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