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20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罗纳河中的铝、营养盐及常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9- 0 5~ 1 990 - 0 4期间在罗纳河下游近入海口处按月采集溶解及颗粒态样品 ,分析了其中的营养盐、铝及常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罗纳河中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5.7,3.8,79.8μmol/ dm3。研究的周年内变化范围大 ,其含量明显高于世界上其它受人文活动冲击较小的河流。而在同样的时间尺度下 ,河流中溶解态铝的含量变化较大 ,其含量先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后则由于高流量的稀释作用而下降 ;颗粒态铝的含量则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研究结果表明 ,河流中的铝主要来自岩石风化 ,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小。通过溶解态铝与营养盐含量的统计分析表明 ,罗纳河中的溶解态铝与初级生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它的含量主要受界面吸附过程控制。通过对常量元素的分析表明 ,罗纳河中常量阴阳离子的含量顺序为 HCO-3 >Ca2 >SO2 -4 >Na >Cl->Mg2 >K ,流域内溶解态组份的含量主要受碳酸盐的溶蚀控制。  相似文献   
112.
作者在 1 999年夏季的航次中 ,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实测数据。本文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 ,对影响 p CO2 分布和变化的某些重要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 ,这是边缘海区海水中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除长江口门外的 p CO2 高值区外 ,南黄海表层海水的 p CO2 值与叶绿素、水温大体呈负相关 ,而与海水的盐度基本上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3.
黄河流域化学风化作用与大气CO2的消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对黄河水化学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大气CO2、碳酸盐、蒸发盐、硅酸盐风化过程对黄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分别为9.78%、37.3%、37.6%和7.54%,表明黄河流域碳酸盐和蒸发盐的溶解是最主要的风化过程,对河水化学的总贡献率达到74.9%.黄河水中约90%的HCO3-来自碳酸盐风化过程,10%来自硅酸盐化学风化.由此对流域现代风化率和大气CO2消耗量进行了估算,得到黄河流域化学风化率和CO2消耗率分别为33.6 t/km2*a和143.85×103 mol/km2*a,其中碳酸盐和硅酸盐风化过程消耗的CO2分别为117.70×103 和26.15×103 mol/km2,黄河流域每年消耗的大气CO2总量达到108×109 mol.与世界流域盆地年均消耗CO2量相比,虽然黄河流域的化学风化率属世界平均水平,但黄河流域风化作用的CO2消耗率却比世界平均值低约41%,这是因为黄河流域是世界上蒸发盐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流域蒸发盐、碳酸盐风化作用占主导地位,而硅酸盐风化作用很微弱.  相似文献   
114.
陆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陆架区沉积物接纳了来自河流、大气、生物、火山等各种途径的颗粒物,是重金属汇集的场所,反映了一定时间内的环境变化特征。本文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的基本方法:总量分析方法、元素赋存形态、归一化法及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等。并探讨了目前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黄海、渤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及存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叶曦雯  刘素美  张经 《海洋学报》2002,24(1):129-134
硅是水生态系统中构成生物群落的重要元素[1].海洋中硅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4.2±0.8)×1014g/a和热液喷发(1.9.77;10)×1014g/a[2].另外冰川风化、低温海底玄武岩风化、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和大气沉降亦是其来源之一[3].沉积物中的生物硅又称生物蛋白石(简称蛋白石),指化学方法测定的无定形硅的含量,主要由硅藻、放射虫、硅鞭毛虫和海绵骨针组成.沉积物中蛋白石的积累反映了生产力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化[4,5].对于生物硅的测定,至今已提出了许多种方法.其中最灵敏、应用最广泛的是化学提取法[6,7].  相似文献   
116.
任景玲  张经  刘素美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2):1314-1320
地球化学家通常用Al对其它重金属进行归一化以校正沉积物来源、粒度、矿物组成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现代海洋沉积物样品中Al、Ti含量的结果主要用于定量描述陆源输送的贡献。近期研究结果发现,在受陆源物质输送影响较小,沉降颗粒主要以生源颗粒物为主的赤道大洋区,沉积物中出现明显的“过剩铝”信号,“过剩铝”约占沉积物中总铝含量的50%。因此,用沉积物中Al的含量来估算陆源碎屑的比例会导致过高的结果,建议用Ti、Sc作为参比元素校正陆源物质的影响。沉积物中的Al/Ti比值可用来示踪水体中颗粒物的沉降通量和初级生产的改变。综述了近期以Al/Ti比值这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剂反演古生产力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在我国陆架边缘海开展此项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7.
印度洋-西太平洋海洋动物谱系地理演化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拥有大量浅海大陆架、边缘海和岛屿,孕育了全球最丰富的初级生产力和渔业资源,尤其是作为该区域陆源物质输入、两大洋能量汇聚中心和生物多样性中心的东印度三角,在全球海洋生物分布和进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结合物理海洋和化学海洋环境,通过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等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归纳分析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区域海洋动物谱系生物地理演化格局及其可能的成因。具体结果如下:(1)雷州半岛-海南岛、冰期暴露的台湾海峡和长江冲淡水等沿岸海区,阻碍了海洋动物在海区间的扩散,南海、东海和黄、渤海广布类群,多由一个星状辐射谱系组成,种群经历最近的数量扩张和区域扩散,而仅分布于南海的物种,一般具有多个深度分歧的遗传谱系,种群呈现出数量平衡状态,同一广布物种的南海和东海种群,因区域海洋环境差异,种群数量动态演化历史不同;(2)黑潮影响区的沿岸广布类群,黑潮海流促进了顺流扩散、限制了跨海流基因交流;(3)东印度三角区,存在"华莱士线"、"赫胥黎线"和"印度洋-太平洋线"等生物地理边界,该区域海洋或咸淡水溯河洄游动物多呈现为分布在生物地理边界两侧的2个遗传谱系;(4)西太平洋,存在与目前东西向大洋环流垂直的南北向跨赤道扩散和基因流现象,可能受到目前南北向随季节反转的沿岸流和深层海流影响;(5)印度洋东西海岸共享物种,受印度洋西向赤道流影响,海洋动物多由东印度洋向西印度洋跨洋扩散;(6)西印度洋广布物种/类群,呈现了两种不同种群分化格局——遗传同质均一种群和深度分化的遗传谱系;(7)东、北印度洋和南海区域共享大量物种,可能是海盆间双向扩散的结果;(8)海洋生物谱系生物地理进化史信息,可以用于地质事件、海洋环流和古气候重建。  相似文献   
118.
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对磷的吸收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异养浮游细菌在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海湾富营养化中的作用,于2003年6月、8月和2004年3月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的无机磷酸盐吸收量、周转时间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异养浮游细菌对无机磷酸盐的吸收量在春、夏、冬季分别为4.34,2.13,0.89×10-2μg/dm3.h,周转时间分别为39.78,29.29,6.56d,水温和有机质含量是其主要限制因子,胶州湾春季异养浮游细菌与藻类可能存在对无机磷酸盐的吸收竞争。  相似文献   
119.
东海冬、夏两季表层海水的二氧化碳分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1997 年冬、1998 年夏在东海进行了两个航次的调查,采用气相色谱一喷洒式平衡器系统,现场测定了表层海水和大气的CO2 分压。东海表层海水CO2 分压受东海环流、生物活动、季节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冬季受垂直混合作用的影响,陆架区是CO2 的源;黑潮水是CO2 的汇,夏季受生物活动的影响,陆架区水系是CO2 的汇;黑潮及影响区域是CO2 的源。  相似文献   
120.
山东近岸双壳类体内重金属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和1994年,分别在山东沿海地区(长岛、烟台、蓬莱、威海、青岛、崂山、黄岛和胶南)采集了一些常见的底栖生物(蛤、扇贝、贻贝、毛蚶和牡蛎等),用火焰和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这些生物体中的重金属(Cu、Pb、Zn、Cr、Fe、Mn、Co和Ni)。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浓度变化较大,取决于生物种类、元素本身和采样点。采用金属污染指数(MPI)比较了不同采样点生物体的金属总量,MPI的变化顺序为:威海、崂山<胶南、长岛<青岛<蓬莱<烟台<黄岛。将双壳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最大允许浓度进行比较,表明在本调查范围内山东沿海地区大多数双壳类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对人类健康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