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在对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壳饰、壳形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研究层位12种壳饰类型与9种壳形类型的介形类可能生活的环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刺状壳饰的介形类生活的最佳环境为深湖—半深湖相环境;瘤状壳饰的介形类适宜生活于水质清、矿化度较高、pH值也较高的浅湖—半深湖相环境;深蜂孔、饰边、长瘤或隆脊壳饰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浅蜂孔、网状、细纹、细脊壳饰的介形类主要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三角形、长方形壳形的介形类生活于深湖—半深湖相环境;低梯形、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部分种类生活的环境为深湖相环境,另外一些种类生活于半深湖—浅湖相环境;高梯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适宜的环境为浅湖相环境;椭圆形壳形的介形类基本生活于滨浅湖相环境;肾形壳形的介形类一般生活于浅湖—半深湖相环境。青山口组一段的介形类群以适应深湖—半深湖相的具饰边壳饰、低五边形壳形的介形类为主;青山口组二、三段介形类的壳饰与壳形类型虽然丰富多样,但与湖泊沉积环境变化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姚家组介形类的壳饰均以适应浅水相环境的浅蜂孔、细脊壳饰为主,壳形以椭圆形占绝对优势为特征,后期随着湖泊水深增大,出现了少量反映较深水相环境的深蜂孔壳饰与三角形和长方形壳形类型;嫩江组一段介形类的壳饰类型较少,以深蜂孔与浅蜂孔类型为主,壳形类型相对较多,椭圆形、长肾形、长方形、三角形、低梯形类型均有一定含量。  相似文献   
12.
P2P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技术,JXTA项目则是构建P2P网络平台的一个典型例子.针对JXTA网络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以在JXTA中实现数字签名为例,介绍了目前正在积极开发中的JXTA安全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扩大祈子堂金矿区及外围找矿成果,有必要对祈子堂金矿作进一步的研究。在详细研究祈子堂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同位素分析结果,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金矿体的产出与楸树湾燕山期斑岩体外围的花岗岩岩枝、岩脉关系密切,金矿体与其在空间分布上联系紧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岩浆,另有低温-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产出。研究认为其成因类型为成矿物质可能与斑岩有关的、分布在斑岩外部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低-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勘查和评价的主要为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部分,规模较小。根据新认识调整找矿思路,找寻成矿物质可能与斑岩有关的、分布在斑岩外部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低-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及外围具有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樊海刚  郭红梅  张莹  赵真 《中国地震》2022,38(2):248-259
地震应急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方能高效开展应急工作。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历史地震应急处置案例,提出了Ⅰ、Ⅱ级应急响应下多主体地震应急协同的一般流程,构建了相应的随机Petri网模型,并基于Petri网可能出现的状态集同构马尔科夫链,在计算各应急状态稳定概率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应急协同能力。同时,将应急过程中利用率高的变迁所对应的应急行为,作为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整各关键环节的应急速率,进一步对应急协同能力进行动态分析,进而提出有效提高应急协同联动能力的相关建议,为科学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路鹏  周超  陈圣波  张莹  于亚凤 《地球科学》2015,40(8):1386-1390, 1440
江西德兴矿区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目前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 寻找替代的新矿产迫在眉睫.根据研究区野外土壤实测样品分析, 利用连续统去除的方法提取土壤实测光谱的特征吸收位置, 从而建立粘土矿物含量为因变量的预测方程.检验得知, 高岭石相关系数R为0.811, 拟合系数R2达到0.658, F值为5.275, Sig值为0.047 7, 其小于0.05;绿泥石相关系数R为0.893, 拟合系数R2达到0.797, F值为1.602, Sig值为0.016 6, 其小于0.05;伊利石相关系数R为0.783, 拟合系数R2达到0.619, F值为5.57, 对应的Sig值是0.075 4, 其大于0.05, 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反演精度较好.从反演结果可知, 研究区的高岭石整体含量较高, 整体上粘土矿物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在1号坝、2号坝、4号坝和铜矿区含量较低.由于粘土矿物不断地经过地球化学变化、累积, 产生黄铁矿、黄铜矿及赤铁矿, 所以挑选粘土矿物富集并且地质构造活跃的区域为铁矿石及铜矿石预测区.结合研究区地质解译图与粘土矿物反演结果, 在采矿场与IV号尾矿坝向NE方向沿线上圈定两个遥感找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16.
利用AIRS产品分析中国地区近地面甲烷浓度时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CH4)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不仅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光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能量收支平衡及气候变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2013年,Auqa/EOS的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热红外近地表CH4产品在AIRS Version6.0产品中发布,其结果尚未在中国进行验证,利用热红外传感器分析中国近地表CH4浓度的时空分布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利用中国青海瓦里关(WLG)、中国台湾鹿林山(LLN)及蒙古乌兰乌勒(UUM)地基观测资料对AIRS V6.0近地面CH4浓度产品进行了验证,误差在2%以内,二者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0.5、0.69,变化趋势一致,进而从地域、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3个方面探讨了2003年—2013年中国地区近地面CH4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H4浓度最低值位于西藏地区(1800 ppbv),高值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及黑龙江北部(1920 ppbv);夏季高,冬季低,季节性变化明显,年际变化基本上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适合航空影像区域分割的水平集运算策略,将原始影像首先进行格网分类,对分类后的海岸线格网进行水平集运算提取精确海岛(礁)边缘,并采用多核编程策略提高运算效率。实验表明该方案效果理想,能够正确提取海岛(礁)区域。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地震灾情信息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根据灾情数据的属性逻辑,采用逻辑分离的清洗框架中基于规则引擎的数据清洗方法进行初步清洗;再从灾情数据的空间逻辑关系出发,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修正数据中存在的错误,弥补基于逻辑分离的清洗框架在孤立点异常检测方面的不足。基于上述规则引擎与空间聚类相结合的清洗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考虑属性和空间逻辑的地震灾情数据清洗器,并应用于2017年"8·8"九寨沟7.0级地震,分析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接收到的客观震感灾情信息。结果表明:地震灾情数据清洗器可快速检测并修正异常的灾情信息,有效提高接收到的灾情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Noah-MP模型多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不确定性范围难以确定的特点,选取北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阿勒泰站气象资料作为模型驱动数据,探讨了积雪对多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在不考虑模型参数和驱动数据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设计了集合数为13824的多参数化方案集合模拟试验。选用Natural selection方法对物理过程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并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积雪对地表热交换、雨雪分离、土壤温度底层边界条件和第一层积雪或土壤时间方案4个物理过程敏感;在不考虑驱动数据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多参数化方案集合模拟试验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敏感物理过程。去除敏感物理过程中能够明显降低模拟性能的参数化方案后,集合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大幅减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该站雪深和雪水当量模拟的最优参数化方案组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洋在沿海国家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海洋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海洋遥感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从卫星平台观测和研究海洋海岸带的各种现象,从而获取海岸带信息,分析海岸带变化。文章基于GIS和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获取高分辨率SAR影像并与无人机光学正射影像进行对比研究,获取了海岸带开发利用信息分布状况,分析了两种手段获取结果的差异性原因,为深入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在海洋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的特点,宏观、快速、高效地获取海岸带信息,并实时监测海岸带动态变化,将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