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31.
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我们多么依赖网络空间,人与地理空间的联系永远不会断绝.政府和企业的各类业务运转也是如此,在科研课题、销售运营、客户维护等工作中,涉及的数据成千上万,大多也与地理数据紧密相关.因此,挖掘地理数据中隐含的信息,提高人们对地理位置的认知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为各领域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非常有意义.本文中介绍的超图云GIS数据洞察软件,是基于地理信息云平台,使用新一代Web技术搭建的云GIS数据可视化和分析软件.通过其将业务数据在地图上可视化展示,并结合统计图表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空间分析工具,洞察地理数据中隐含的趋势和内在关系,为多种业务决策提供支撑.本文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2.
基于CLDAS温度适宜度指标空间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站点观测数据空间插值误差,提高玉米温度适宜度指标空间化精度,本文利用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逐小时气温同化数据,基于内蒙古玉米动态适宜度计算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建模功能,构建逐日温度适宜度指标的空间化计算模型。该模型根据温度适宜度动态模型计算指定日期的"三基点"温度指标空间分布;结合CLDAS日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利用条件函数实现适宜度指标分段空间化计算。以2015年5—8月为例,进行常规气象站点误差检验,结果表明:常规站检验最大绝对误差0.156,90%的站点绝对误差小于0.1;最大相对误差36.9%,70%的站点相对误差不足8%;CLDAS数据很好的把握了5月高温、8月低温的不利影响,适宜度为0。基于CLDAS气温拟合数据的温度适宜度模型流程清晰实用,适宜度指标空间化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3.
武丽丽  徐青  华一新  张超 《测绘科学》2016,41(3):127-131,99
针对传统陆地边界划界中存在的人工作业占主导、主观依赖性较大、无法考虑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等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六角格的陆地边界环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局搜索法、多目标规划法、兵棋模拟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案线生成法。利用这些方法生成的方案线能够在顾及面积比例、不可分割因素、区域归属因素等多种因素的条件下,尽可能使我方的某种利益最大。文章介绍了设计思路,并通过实验总结出这些方法的优劣和各自的应用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陆地边界划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4.
135.
稀有金属铍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性金属资源。为深入了解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铍的富集机制,本文选取大喀拉苏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绿柱石为研究对象。针对伟晶岩不同部位的绿柱石进行岩相学观察和原位微区分析,具体产状包括1号伟晶岩脉的粗粒边缘带(Brl-Ⅰ)、块体中间带(Brl-Ⅱ)和细粒带及晶洞(Brl-Ⅲ)。野外及岩相学观察发现粗粒边缘带及块体中间带绿柱石晶体大小约20~50 cm,其中Brl-Ⅰ绿柱石与黑色电气石、碱性长石、钠长石、石榴子石和磷灰石等共生;Brl-Ⅱ绿柱石与黑色富钽矿物、钠长石、白云母、热液锆石等共生,边缘部位以细粒绿柱石(<1 cm)为主;Brl-Ⅲ绿柱石与钠长石、白云母等共生。绿柱石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这3种绿柱石均为Na-Li绿柱石种属,元素替代机制显示Brl-Ⅰ、Ⅱ为Na(Fe2+,Mg)□-1Al-1,Brl-Ⅲ为NaLi□-1Be-1。Brl-Ⅰ的Na/Cs和Mg/Fe均大于20.46和0.31,而Brl-Ⅱ、Ⅲ的Na/Cs和Mg/Fe值分别...  相似文献   
136.
基于LAMMPS(Large-scale Atomic/Molec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煤纳米孔隙中驱动力、孔径、温度和压力对甲烷吸附/解吸和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驱动力增加,甲烷分子黏度逐渐减小,流动性增强,流动速度增大,滑移长度绝对值逐渐减小,流动趋近于无滑移状态。甲烷的吸附密度与驱动力无关,主要受气?固作用影响。甲烷在流动过程中会吸附于煤孔隙壁面,当煤孔径较小时,甲烷几乎全部吸附,无游离态甲烷。增大煤孔径,壁面范德华力对游离态甲烷影响减弱,甲烷流动速度增大,孔隙内出现大量游离态甲烷,甲烷由单峰分布转为2个对称的双峰分布。大孔径中甲烷黏度较低,流动性好,Hagen-Poiseuille方程更适用于较大孔径中的甲烷流动。升高温度,甲烷分子热运动增强,吸附层密度降低,甲烷流动速度增加,煤孔隙壁上吸附态甲烷解吸为游离态甲烷,甲烷流量增大。增大压力,孔隙内甲烷数量逐渐增多,甲烷分子间强烈的相互碰撞使得甲烷流动阻力增大,流速减小。从微观角度通过建立更加真实的模型阐明了煤纳米孔隙中甲烷吸附/解吸和流动机制,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应用中促进甲烷解吸、提升煤层气开采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7.
为提高煤矿巷道支护效率,改善掘进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设计了一种集成悬臂式掘进机和六自由度机械臂的钻锚机器人,研究了钻锚孔孔序规划策略及钻臂轨迹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改进的DH方法建立机械臂结构的运动学模型,分析其运动学正解和逆解,解算钻机空间位姿及对应的关节变量值;其次,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数方法分析机械臂运动空间,求解双机械臂运动范围;基于钻锚作业工艺要求提出一种钻锚孔孔序规划策略,在不同条件下两机械臂按照一定锚固顺序完成顶板锚固作业任务;最后,基于五次多项式插值方法完成机械臂轨迹规划,以实现钻臂快速平稳达到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钻锚机器人能满足宽×高为6 000 mm×4 500 mm范围内的巷道支护要求,基于该孔序规划策略和钻臂轨迹规划方法,两钻机在进行顶板锚固作业任务时能有效避免干涉,实现准确、平稳运动至锚固点,完成锚固任务。研究结果为发展自动支护和智能掘进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徐超  高燕  张超  支成龙  陈文韬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71-67z1172
正为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改革方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7]29号)、《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7]35号)将以往只对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收取、反映国家投资收益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调整为适用于所有国家出让矿业权、体现国家所有者权益的矿业权出让收益。  相似文献   
139.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成为保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针对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面向耕地系统调查监测技术体系问题,本文从耕地生产、生态系统内涵出发,构建面向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及监测指标,规划监测网络与样点布设方案,探讨地面调查协同多源遥感数据调查方法、自动化处理平台构建,展望耕地系统调查监测未来发展,旨在为耕地资源“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提供相适应的调查监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0.
新疆北山地区白山幅(K46E020014)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DZ/T 0001—1991)、《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等规范要求,按照构造–岩性实体填图理念,借鉴国外地质填图先进经验,充分利用遥感和航磁资料,探索系列新的地质调查方法,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完成各类基础数据采集,并创新成果表达方式而形成的通用性地质图和标准图幅空间数据库。本数据库包含24个非正式填图单位、28个正式地层单位,数据量为236 MB,反映调查区地层、侵入岩、变质岩和构造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地层格架、侵入岩序列、构造期次和变质历史,包括古元古代敦煌岩群(Pt1D.)4个岩性段、26种自然层和4级变质相带,晚石炭世石板山组(C2sb)3个岩性段、7个自然层,4期岩浆事件,7期构造变形,以及2条新厘定出的早二叠世韧性剪切带。特别是,厘定出新疆北山最早的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为启鑫铜镍矿的发现和北山晚古生代大陆裂解时限提供了重要信息,拓展了新疆北山地区铜镍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