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77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胶东西北部望儿山金矿床中的黄铁矿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热电系数、热电导型、晶胞参数、化学成分等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铁矿的找矿意义。研究表明,望儿山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化学成分亏S,特征元素为Au、Ag、Cu、Pb、Zn、As、Co、Ni、Se;黄铁矿热电导型P型的出现率为29.4%,热电性各项参数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矿石金品位有明显的相关性;黄铁矿热电系数-温度标尺显示成矿温度集中在130.3~339.8℃之间;黄铁矿晶胞参数a0、v0值及X射线衍射峰半高宽都偏低,具有深部黄铁矿特征。黄铁矿δFe-δS图和晶胞参数a0图均显示望儿山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成因,矿体的剥蚀程度较深,向下可能转化为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12.
湘黔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贵金属元素来源示踪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华南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中超常富集铂族元素.根据湘黔地区该富集层金、银、铂族元素的丰度及其比值、元素的相关性、元素分布模式和配分模式,认为贵金属和其他元素主要不是地外物质直接提供的,也不是正常海水沉积的产物,而可能主要与海底热水喷流作用有关,系由海底热水通过深循环汲取元古宙武陵期基性-超基性岩物质的产物.在喷流作用最强烈地段很有可能形成极具工业价值的多元素矿床,尤其是除基性-超基性岩型以外的铂族元素资源新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3.
小秦岭金矿集中区的华山和文峪岩体均是与金矿有密切成因联系的花岗岩。目前在文峪岩体周边发现的金矿床数量明显比华山岩体周边多。明确华山和文峪岩体的成矿潜力异同对在华山岩体周边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在岩相学研究基础上,主要运用Pupin提出的锆石群形态温度指数-碱度指数图解,对采自华山岩体中间相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边缘相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及文峪岩体中间相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样品进行镜下观察,并对挑选出的锆石群进行形态分类、统计和对比分析。据野外观察,文峪岩体的暗色微晶包体较华山岩体中相对较多。两个岩体中部的锆石结晶较晚,粒度集中在60~240μm,边部的锆石结晶较早,粒度多在30~100μm。锆石标型群演化势(TET)曲线显示岩浆向低温富碱方向演化。华山岩体边缘相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的锆石标型群演化势曲线较短,显示锆石整体结晶环境温度较高;两个岩体中间相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岩浆均形成于混合源区,显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冷却过程,也更富碱。这些现象暗示形成华山岩体的岩浆经历了与形成文峪岩体的岩浆相似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即在地壳深部形成花岗岩浆的同时发生幔源岩浆混合生成混源岩浆。因此,华山岩体应当具有与文峪岩体相似的成金潜力,应加强在华山岩体周围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4.
豫西前河金矿热液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广泛的流体-岩石反应而引起热液蚀变.前河金矿区内主要的热液蚀变有钾长石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萤石化等7种类型;划分了6个蚀变-成矿阶段,即黑云母-钾长石阶段→青磐岩阶段→绢英岩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碳酸盐-卤化物阶段,以及外、中、内3个蚀变带.5种典型蚀变岩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绢英岩化蚀变中,Si、K大量迁入,Pb含量大大增加,在∑REE有所降低的情况下HREE有所富集:δ Eu和δ Ce在各蚀变阶段均呈现负异常:这些现象可能是导致金沉淀的元素地球化学响应.各阶段成矿流体-岩石的交代特点在绿泥石单矿物的矿物化学成分变化上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15.
山西繁峙义兴寨金矿床金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义兴寨金矿属于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物以单颗粒的银金矿为主,有少量的自然金。粒度多集中在10~50μm;形态多为浑圆粒状、麦粒状、不规则粒状、角砾状、细脉状等。主要以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存在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等颗粒中。利用数量和面积两种统计方法分别对金矿物进行形态、粒度、存在状态的特征统计,显示不同类型金矿物在出现率和面积配分特征上有较大差别。化学成分中普遍含有Fe、S、Cu、Zn、Pb元素,分析得出Fe、S与Au呈不同程度的反相关关系,Pb元素含量相对稳定,Cu、Zn元素变化较大;结合Au、Ag含量与温度关系,显示金矿物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成色为510.7~887.9,平均653.6,显示浅成成矿环境。纵向上,从1350 m标高到1070 m标高,金矿物的成色平均值由778.4逐渐降低为651.7,显示逆向分带特征,指示深部1070 m标高以下仍有稳定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16.
几种氨基酸对碳酸钙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扩散法在CaCl2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氨基酸进行碳酸钙的体外矿化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曼光谱等方法对矿化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极性和碱性的氨基酸在pH值与其等电点不同的溶液中会发生解离,从而使自身荷电,并对碳酸钙的矿化产生影响;非极性的氨基酸对矿化基本没有影响。利用模板效应理论可以解释甘氨酸和丝氨酸对球文石沉淀结晶的诱导机理。  相似文献   
117.
云南省墨江县金厂金矿床金银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银系列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出现于蛇纹岩、含金石英脉.根据金银矿物的电子探针数据分析,确定了与成因产状对应的形态、赋存状态、矿物共(伴)生组合、化学成分等系列标型.从成矿早期到晚期,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金的成色有下降的趋势,银含量及矿物中微量元素总量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银金矿中微量元素总量...  相似文献   
118.
针对流口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金矿元素组合以Co,Ni,Bi,Cu,Mo,Sn,Ti,Cr为特征,δFe-δS,δFe/δS-As,(Fe+S)-As,Co-Ni-As等成因标型表明为岩浆热液型金矿.黄铁矿矿体部位元素图解和晶胞参数显示出该矿为中深成矿床,热电性显示成矿温度为中高温.硫同位素值为7.0‰~7.9‰,平均值为7.4‰,数值集中,显示硫的来源单一.Pb同位素206 pb/204 Pb值为16.395~16.703,207 pb/204 Pb值为15.261~15.395,208 pb/204 Pb值为37.364~37.958,在显示为深成的下地壳铅.D-O同位素显示本矿热液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C-O同位素表明本矿C源主要是花岗岩,其次有部分海相碳酸盐通过溶解作用混入的C源.综上可知,本矿是中深成、中高温岩浆热液型金矿,与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具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19.
为促进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成因矿物学研究的交流和发展,为纪念著名矿物学家、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第二届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成因矿物学学术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120.
通过人工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发现,在香河县荆庄地区,宝坻断裂表现为一条近EW走向的南倾正断层,剖面上呈铲状,对第四系沉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通过部署在断层两侧的构造观察孔岩芯对比及14C测年、光释光测年数据可知,宝坻断裂上断点距地表5~7 m左右,主要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全新世及中更新世晚期无明显活动。岩芯对比表明,距今10万年以来,宝坻断裂共发生2次地震活动,累积位移2.6 m,其中最近一次地震发生于22 740±70 a BP,同震位移1.4 m;另一次地震发生于距今97.1±4.4~98.0±5.3 ka之间,同震位移1.2 m。根据本次钻孔结果,结合前人对张家口-渤海构造带东段断裂活动性及发震规律的研究,判断宝坻断裂全新世以来整体处于不活跃状态,诱发中强地震和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此外,香河县荆庄一带发育的地裂缝为受宝坻断裂控制的构造型地裂缝,断裂南北两侧的不均匀地面沉降产生的剪切应力会加速荆庄地裂缝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