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422.
青藏高原雪盖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雪盖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一个重要因子,除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之外,还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它通过改变高原的热力作用而影响东亚季风进程、大气环流以及我国的气温和降水.雪盖具有较为明显的持续性,且具有振幅变化大的特点,人们越来越重视雪盖的气候效应和作为季度预报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3.
风沙流研究是风沙物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上大致分宏观和微观研究两个方面。宏观研究着眼于风沙流的整体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微观研究侧重于单一颗粒的运动状态。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是解决风沙物理学中一系列问题的一条合理路线。但长期以来,由于在颗粒运动机理研究方面进展缓慢且不成熟,对联系宏观和微观研究的纽带——起跳粒子的运动状态分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风沙流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严重脱节。本文综述国内外在这两方面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了现存问题和解决途径,并对风沙物理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24.
支护结构作用的箱基沉降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阵  陶龙光  李涛  李海斌  王综勇 《岩土力学》2009,30(10):2978-2984
现行规范在计算箱基沉降时,没有考虑支护结构的作用,使得理论计算与实际沉降之间存在误差。通过物理模拟、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箱基与支护结构结合、分离下,不同墙体材料、不同墙体厚度、不同插入深度比等工况下侧摩阻力对箱型基础沉降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摩擦力在箱基沉降中的作用很明显,它与墙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系数、墙体与土体的接触面积密切相关。在此,提出了一种计算箱基沉降的新方法,该法将箱基沉降分为3部分:箱型基础底上段回弹再压缩变形带来的地基变形、箱型基础底上段压缩变形、箱型基础的下段土体变形。以青岛中银大厦为实例,应用FLAC3D对基础沉降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分析中按文中方法以及按前人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对修订规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5.
对3个合成的含Fe~3+的铁硅酸盐尖晶石γ-Fe_2SiO_4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并在298,150和95K的温度下对它们进行了Mossbauer谱的测试.每个温度下的Mossbauer谱均由两个双峰组成.这两个双峰分别被指派给八面体位置上的Fe~2+和四面体位置上的Fe~3+,并且根据Mossbauer吸收面积给出了占位结果表明,Fe~3+和少量的Si~4+分别占据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根据Mossbauer分析所得到的占位,使用经过修正的公式,计算了八面体和四面体位置的平均键长.在此基础上,八面体和四面体的平均键长进而被用来计算含Fe~3+的γ-Fe_2SiO_4的晶胞参数和氧参数.此外,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含Fe~3+的γ-Fe_2SiO_4Mossbauer谱的Fe~3+谱线的宽化现象。  相似文献   
426.
对3个合成的含Fe3+的铁硅酸盐尖晶石γ-Fe2SiO4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 并在298, 150和95 K的温度下对它们进行了M(o)ssbauer谱的测试. 每个温度下的M(o)ssbauer谱均由两个双峰组成. 这两个双峰分别被指派给八面体位置上的Fe2+和四面体位置上的Fe3+, 并且根据M(o)ssbauer吸收面积给出了占位. 结果表明, Fe3+和少量的Si4+分别占据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 根据M(o)ssbauer分析所得到的占位, 使用经过修正的公式, 计算了八面体和四面体位置的平均键长. 在此基础上, 八面体和四面体的平均键长进而被用来计算含Fe3+的γ-Fe2SiO4的晶胞参数和氧参数. 此外, 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含Fe3+的γ-Fe2SiO4 M(o)ssbauer谱的Fe3+谱线的宽化现象.  相似文献   
427.
五号桩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沉积微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心分析、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详细划分、描述了五号桩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浊积扇砂岩体的沉积相特征,并将其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等三个亚相,其中,内扇和外扇又细分为主沟道、主沟堤、辫状水道、道间及过渡带等五种微相。通过单井及连井剖面相分析,总结了沙三段下亚段各沉积单元的平面展布特征和纵向演化规律,为该油田的全面滚动勘探开发和注采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28.
开滦东欢坨矿北二采区冒裂带高度可视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东欢坨矿区开采煤8、煤9诱发的顶板涌(突)水问题,在分析研究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冒裂带发育高度的各种影响因素,确立了研究区的评价模型,并根据采面规格和开采方法设计了6种模拟方案。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数值模拟评价的FLAC3D专业软件包,对开采煤8、煤9顶板冒裂带发育高度进行了可视化数值仿真模拟分析,计算出6种方案的冒裂带高度。   相似文献   
429.
基性岩墙是地壳伸展事件的重要示踪剂,被视为超大陆重建的关键指标,研究中条山陶家窑基性岩墙群对于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重建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的岩墙群岩性以辉绿岩为主,具有典型的辉绿结构,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和单斜辉石。锆石LA- ICPMS U- Pb年龄为1838±32Ma,是该基性岩墙群的结晶年龄。K2O/Na2O比值为0. 55~1. 89,低碱(K2O+Na2O为4. 41%~13. 29%),高FeOT(1. 08%~10. 15%),为拉斑玄武岩系列。高稀土元素含量(65. 2×10-6~481. 38×10-6),富集Rb、Th、U、Pb等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元素,较低的εNd(t)值(-11. 04~-2. 32),由此推测有地壳组分的加入。岩石中固结指数SI与MgO的含量线性相关性比较强,与SiO2的含量没有相关性,说明MgO对分异结晶趋势起主导作用且发生过比较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该岩墙群岩浆源区类型为富集地幔(EMⅡ),主要是在源区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浆中地壳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时陆壳物质的加入,与岩浆结晶分异以及上升过程中地壳混染作用关系不大。综合研究表明,该岩墙群为板内拉斑玄武岩系列,形成于碰撞期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30.
卫星遥感技术可获取大面积、空间连续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为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源,但受到云、气溶胶、观测角度和太阳光照角度等影响,遥感反演的LST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限制了LST遥感产品的应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以风云2号F星(FY-2F) LST日均值产品为数据源,利用LST时间序列特征,基于Savitzky-Golay(S-G)滤波算法进行了LST长时间序列的重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重建前FY-2F LST产品的平均时相缺失率为19. 43%,经滤波后缺失率降低为1. 69%,并能够保证LST空间一致性。通过模拟验证,S-G滤波重建LST的拟合精度为0. 95,平均绝对误差为1. 35 K,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进一步热环境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