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760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模型正演技术在兴城地区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火山岩埋藏较深,断层发育且倾角较大,构造极其复杂,常规时间域成像效果较差,且火山岩屏蔽作用明显影响到下伏地层成像精度,对构造解释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建立反映该区实际复杂构造的模型,进行正演模拟,然后将模拟的炮集记录进行常规处理和叠前偏移处理,重点是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模拟结果表明,将模型正演技术应用到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有助于指导实际地震资料中速度-深度模型的建立,并且对于提高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下一步验证构造解释方案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952.
在青藏高原东部沿30°N布设由26个台站组成的远震观测剖面.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该剖面下方0~80k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反演的结果揭示了沿剖面不同构造块体的地壳速度结构横向变化特征.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北侧的林芝,往东北方向的地壳逐渐增厚;地壳厚度在班公.怒江缝合带为最大值,达72km;进入羌塘地块,减至65km;至巴颜喀拉地块,为57~64km;至四川盆地,仅为40—45km.剖面的巴塘以东部分与2000年完成的竹巴龙.资中人工地震测深剖面重合,由远震接收函数确定的S波地壳结构与由人工地震测深获得的P波地壳结构在莫霍界面和壳内主要界面的深度上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沿观测剖面的下地壳(30~60km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低速异常,而四川盆地下地壳则属于正常的速度分布.剖面通过的各构造单元地壳平均波速比(泊松比):拉萨地块1.73(σ=0.247),班公-怒江缝合带1.78(σ=0.269),羌塘地块1.80(σ=0.275),巴颜喀拉地块1.86(σ=0.294)和扬子地块1.77(σ==0.265).羌塘地块和巴颜喀拉地块具有下地壳S波低速异常、复杂的莫霍过渡带以及地壳高泊松比的特征,预示下地壳物质处于热和软弱状态,这是青藏高原东部存在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下地壳韧性物质的流动可能起因于从高原内部至外部上地壳内重力势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3.
塔里木河流域12kaBP以来沙漠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起 《中国科学D辑》1999,29(Z1):87-96
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 1 2kaBP以来地层沉积相特征研究和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测试分析 ,从时空的角度讨论了该流域沙漠演化过程、发育模式与气候变迁的关系 .认为从 1 2kaBP以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回升 ,在 1 2~ 1 0kaBP期间 ,气候温凉偏干旱、泛洪堆积明显、风沙活动弱 ;1 0~ 8kaBP期间 ,气候干冷、风沙活动强烈 ,是沙漠大规模扩展时期 ;8~ 3kaBP期间的全新世高温期 ,气候干燥炎热 ,塔里木河流域周围和山区冰雪融水增多 ,河流水量增加 ,河流泛洪沉积十分活跃 ,但流沙规模的缩小、沙丘固定仅限制在河湖沿岸和沙丘低洼地区 ;从 3kaBP至今 ,在新冰期作用下 ,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流域环境恶化、风沙活动盛行、沙尘暴频繁 .地层沉积相的古气候证据提示 :1 2kaBP以来该流域在全球气候波动的影响下叠加了内陆干旱盆地的环境效应 ,是总体干燥气候条件下 ,具有暖干与冷干交替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954.
955.
在二维地震勘探中,如何做到既达到较高的勘探精度,又基本不加大勘探费用,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最近的常现二维勘探中增加了非纵观测的施工方法,使其在勘探成本末增加的前提下,多得到了1/3的地震信息量——这种新的施工方法称之为常规二维中非纵观测加密勘探法。  相似文献   
956.
成矿系统及综合地质异常   总被引:40,自引:9,他引:31  
翟裕生  邓军 《现代地质》1999,13(1):99-104
矿床综合异常是成矿预测的重要标志。在概述成矿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异常与成矿系统的关系,提出矿源场异常、矿液通道异常、矿石圈闭异常(储矿场异常)等概念,建立了成矿系统与综合异常的相关性模型框架。提出了矿床综合异常的研究方法,并依据对胶东金矿和赣西北铜矿地质异常的实际研究,提出对找寻热液金属矿床有重要意义的4种异常带:①异常浓集带;②异常急变带;③异常复合带;④异常叠加带。并强调指出,对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类型的详细研究是评价异常和成矿预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57.
交通量,车速及交通密度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典型的流量-速度-密度交通流三维模型,由不同的速度-密度关系式,建立易于理解和接受,且更偏重于安全可靠的流量-密度和流量-速度关系模型,从而为交通分析和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8.
幔源含金流体主动就位与容矿断裂形成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石英包裹体成分测定、容矿断裂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动力学数学公式举例、含金流体瞬间就位过程及容矿断裂形成环境的探讨,提出了幔源含金流体主动就位机制。幔流体萃取围岩质并由导矿构造进入容矿断裂过程中,依自身扩张务或贯入力使岩石发生破裂,容矿断裂的产生和含矿流体淀近于同时形成。这为金矿脉与基性-超基性脉岩的关系、金矿脉在空间呈有规律性分布和建立模式的研究增加了的内容  相似文献   
959.
9210工程自安装和投入运行以来,日常工作中难免要遇到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导致卫星广播资料接收不正常,甚至影响业务的运行。下面有几个问题提出与大家商讨,以求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960.
寒潮的气候演变特征和中短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4 ̄1993年气象资料,在分析商丘市寒潮暴发前和暴发时的不流动态演变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期寒潮预报动态模式,并利用EC格点资料制作1 ̄6天的寒潮过程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