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659篇
测绘学   413篇
大气科学   561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1490篇
海洋学   439篇
天文学   129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滇西无量山北缘弧形推覆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述靖  单业华 《地质学报》1995,69(4):296-305
滇西无量山北缘弧形推覆构造是一个具有多重叠置结构的复杂推覆系统。原地系统为侏罗系和白垩系组成的北西西向弧形褶皱带。外来系统主要是上三叠统。总体上自南向北推覆,上盘向北北东方向推移距离10km。形成深度约5-10km,形成环境下超过绿片岩相。,大体生成于渐新世时期,约40-20Ma之间。  相似文献   
902.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地质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弄巴组(原南皮可组上部)盛产化石抱粉,通过50多块样品的分析,获得了晚泥盆世末(Retisporalepidophyta)叶至早石炭世早期(Grandisporaspiculifera)孢粉组合。它们可以与西欧同期孢粉进行对比,并能部分地与澳大利亚同期孢粉对比。因原南皮河组岩性复杂,已经被刘本培等(1993)改为南皮河群。本文对原南皮河组上部地层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为弄巴组,其时代为晚泥盆世末至早石炭世。通过抱粉相分析和野外沉积标志的观察以及对孢粉比较学的研究,从而获得了对该套地层沉积相和植物古地理方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03.
陕南膨胀土加灰改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南膨胀土分布地区由于膨胀土地基的胀缩变形,常常导致建筑物开裂和毁坏。如何改良膨胀土,消除其胀缩性,加固膨胀土地基,确保工程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是膨胀土分布地区工程建设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陕南三种类型的膨胀土,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了加灰(石灰、粉煤灰)处理的试验研究,其效果较好,消除或减弱了膨胀土的胀缩性,达到了改良膨胀土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4.
不同等级的方向一并观测,一般是高等方向观测了按度盘分配的全部测回,而在某些测回中舍测了一部分低等方向,这时其测站平差可按国家测绘总局1956年11月译印的“三角测量计算细则”P.69§102所述的方法及P.71表  相似文献   
905.
本文在非线性无力磁场的等效边界积分方程的基础上,计算了NOAA8100 活动区在1997 年11 月4 日的磁场结构。发现该磁场由一个浮现磁环、一个具有微分剪切的多磁环系统、和大尺度或开放磁力线等三部分组成。2B/X2 耀斑是由于浮现磁环与具有微分剪切的多磁环系统和大尺度或开放磁力线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触发的,发生在浮现磁通量区域附近,并位于不同走向的多个磁环的公共足点处。Hβ双带出现在浮现磁通量区域附近,在浮现磁环的足点处。其中位于开放磁力线附近的亮带暗一些。然而在2B/X2 高能耀斑之后,仍然存在着强剪切状态。表明该活动区松弛到了一个低能态但不是最小能量状态。  相似文献   
906.
在使用钻铤钻进时由于钻铤锁接头、钻杆锁接头的双切口规格不一样、升降钻具时,就要调换大小规格不同的提引器三次,因而增加了人力,浪费了时间。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使用公母接头后就能提高工作效  相似文献   
907.
构造沉降作为盆地成因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盆地成因的解析。本次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内5口典型探井的多期不整合所代表的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结合去压实矫正模型以及平均密度、平均古水深等参数的确定,较为精确地刻画出了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构造单元自早寒武世至今的构造沉降特征,同时结合裂谷盆地瞬时拉张模型、裂后热坳陷模型以及前陆盆地挠曲模型对构造沉降曲线进行了模拟,对盆地成因进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寒武世—中生代末期主要由早古生代沉降旋回、二叠—三叠纪沉降旋回与侏罗—白垩纪沉降旋回组成。其中岩石圈热冷却作用引起的沉降贯穿全地质时期。早古生代沉降旋回中,中寒武世的加速沉降主要体现在盆地南部,沉降机制为岩石圈伸展减薄,中奥陶世马家期为全盆地尺度的加速沉降,沉降机制仍为岩石圈伸展减薄。二叠—三叠纪沉降旋回中,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为该旋回的加速沉降期,该期加速沉降具有多幕裂陷的特征。侏罗—白垩纪沉降旋回中,中侏罗世盆地南部处于缓慢沉降期,沉降机制为岩石圈热冷却作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除伊盟隆起,盆地整体处于加速沉降期,沉降机制为前陆盆地引起的挠曲沉降。  相似文献   
908.
山东沿黄河断裂带的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东沿黄河地质、地貌、钻探、物探和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分析,山东沿黄河存在一条隐伏深大断裂带。论述了该带的分段特征、构造上深部与浅部的一致性和非一致性及其活动性质。沿黄河断裂带是山东地区的一条重要地震活动带,深入研究该断裂带的地震地质及其新构造活动特征对本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和黄河防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9.
从统计的角度分析了广西的热带气旋陆地路径与暴雨的关系。本文则从逻辑的角度用泛布尔代数工具对事实进行再分析。所得结果可看作[1]的结论的补充。也可为预报广西热带气旋暴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10.
夏季对流层高层的低频波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ECMWF的格点资料,研究了1980年6—9月200hPa上的双周振荡过程。发现在40—180°E范围内存在两支经向波导,分别位于60°E和120°E附近。两支波导形成的原因不同,在季风系统的中期变动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