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研究了饵料密度、温度和盐度对波纹巴非蛤面盘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密度为3×10~4个/m L是波纹巴非蛤面盘幼虫培育的最佳饵料密度;面盘幼虫培育的适宜温度为24~30℃,最适为27~30℃;适宜盐度为27~33,最适为30。实验结果可为建立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铀矿床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音戈壁盆地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盆地。笔者通过对盆地内塔木素铀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发现矿床产于因格井凹陷巴音戈壁期微斜坡,晚白垩世和古近纪剥蚀窗口的发育,为成矿流体向盆地内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矿床的主要目的层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上段二岩段,为扇三角洲-湖泊沉积,扇三角洲砂体发育。巴音戈壁组上段二岩段与巴音戈壁组上段一岩段、三岩段构成有利的"泥-砂-泥"地层结构,有利于含铀含氧水向盆地内运移和层间氧化作用的发生。矿床内氧化带可划分为完全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矿体主要位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中,受氧化带前锋线和氧化还原过渡带控制。矿床内参与铀成矿作用的还原介质主要为内部还原介质和外部还原介质。内部还原介质为目的层本身的有机质、黄铁矿等;外部还原介质为巴音戈壁组上段一岩段、三岩段暗色泥岩中发育的有机质、深部油(气)等。盆地内铀矿化与盆地的构造热事件密切相关,铀成矿作用表现为3期,第一期早白垩世中-晚期((109.7±1.5)Ma~(115.5±1.5)Ma),第二期为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45.4±0.6)Ma~(70.9±1.0)Ma)、第三期为新近纪((12.3±0.2)Ma~(2.5±0)Ma)。塔木素铀矿床矿体主要为砂岩型、砂泥混合型、后生泥岩型和同沉积泥岩型,矿体受层间氧化带和沉积相变控制明显。通过矿床构造、目的层沉积体系、氧化带、有机质和铀矿化等特征的研究,建立了矿床铀成矿模式和矿体成因模型,为后期铀成矿作用标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筑牢生态本底、优化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塑造美丽生态国土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国各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处于探索和初期规划编制阶段,体系框架和具体思路尚未明确,本文以莒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例,从本底分析、问题识别、目标定位、格局优化、修复分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体系框架,为编制其他城市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随着全球各大GNSS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完善,特别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二代导航系统建设,将来在任意时刻至少能接收到10~20颗卫星,这些丰富卫星信号为利用单站GPS斜路径获取空间水汽分布特征提供新的契机。本文针对传统地基GPS获得的可降水量PWV仅能反映水汽的一维信息的特点,采用单站地基GPS斜路径方向的观测水汽总量SWV,绝对VSWV和相对VSWV,对香港暴雨期间水汽变化做了实验分析,并对GPS单站所能覆盖的范围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站的绝对VSWV和相对VSWV能较好的反映水汽的空间分布,从而利用离散GPS监测站实时监测水汽空间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5.
老厂Pb-Zn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内目前唯一报导的与OIB火山岩有关的VMS矿床,关于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由此约束的成矿作用过程依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该矿床Ⅰ号矿体群块状矿体和网脉状矿化系统的野外观察和矿相学研究基础上,选取部分块状矿石中的方解石和网脉状矿化中的石英开展流体包裹体热力学研究,并对各类矿石的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矿石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均属于NaCl-H_2O体系,块状矿石成矿流体温度110~158℃,盐度13.2%~18.7%NaCleqv;网脉状矿化成矿流体温度186~371℃,集中在246~339℃,盐度3.6%~19.8%NaCleqv,集中在6.9%~16.8%NaCleqv。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到上部块状矿体的成矿温度降低,反映较高温度的成矿热液沿喷流通道上升至海底面与海水作用并降温。该过程中流体盐度并未发生明显下降,推测成矿前海底可能已存在较高盐度的卤水。各类矿石硫化物δ~(34)S值基本一致,均在-0.69‰~1.32‰,组成稳定(极差仅2.01‰),呈集中于零值的分布特征。共生硫化物对中δ~(34)S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说明硫同位素基本达到分馏平衡。硫化物集中零值的硫同位素组成,既不同于由海水硫酸盐无机还原造成的明显正δ~(34)S值,也不同于有机(细菌)还原造成的明显负δ~(34)S值,因此提出硫来源于矿体下盘基性火山岩,通过海水循环淋滤含矿岩系或者直接源于浅部岩浆房的释气作用。综合前人C-H-O-Pb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认为老厂VMS型矿床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岩浆释气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硫和金属成矿物质、以及初始成矿流体。  相似文献   
126.
与传统的二维(2D)地质绘图技术相比,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现地下岩层的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风险评估等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工程领域的建模对象往往涉及复杂地质体,为实现模型的自动构建,本文提出一种基ArcGIS ModelBuilder的复杂地质体自动建模方法。首先,在ArcGIS平台的支持下,以钻孔数据和地质剖面图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编程Python语言结合ArcPy包,通过编程实现钻孔数据的自动预处理;其次,组合ArcScan自动矢量化和SkechUp人机交互对地质剖面进行预处理,从中提取出断裂3D矢量线,将它们集中存储于GIS空间数据库;然后,利用ModelBuilder可视化建模工具,通过调用ArcToolbox的文件转换和空间分析工具分别生成地层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断裂的三维表面模型,从而实现复杂地质体自动建模;进一步,通过矢量化切割、剖面和开挖多边形作为TIN拉伸扩展工具的输入,并结合ArcScene实现模型多种形式的可视化。最后,采用南京仙林地区三维地质调查项目获取的钻孔数据进行了建模实验,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和自动化的优势,可为大范围、大批量地质建模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7.
基于覆盖合肥地区的24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时序处理方法获取2017-11~2019-10合肥市城区及周边地面形变分布信息,分析主城区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规律,获取地铁网络沿线地表形变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合肥市地铁线路沿线发生不同程度形变,形变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西南部,最大沉降速率达到35 mm/a。对池河-西山驿断裂形变场进行宏观分析,并结合时空同步的跨断层水准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认为2种数据的垂直形变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推测数据的垂直升降变化可能受断层拉张和挤压交替控制。  相似文献   
128.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自下向上可划分为四个陆相层序(层序Ⅰ、Ⅱ、Ⅲ、Ⅳ),每一个层序自下向上都发育有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通过对层序Ⅲ、Ⅳ各体系域的几类岩石地球化学标型参数研究发现,每个层序在沉积的过程中,由低水位体系域到湖侵体系域再到高水位体系域,B含量、Sr/Ba比值、V/Ni比值都经历了从高到低再到高的旋回历程,也即是盆地的湖平面、古气候和古盐度等皆发生了一次旋回性的变化,进一步为层序和体系域的划分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9.
兴蒙地区发育多个盆地,盆地主要类型为叠合型和克拉通型,且盆地内发现了一系列铀矿床。在大量钻孔资料编录整理、编图研究等基础上,笔者阐述了各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盆地的构造、沉积充填、还原介质、流体作用和铀矿化等特征,讨论了铀成矿的构造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铀成矿作用发生于盆地特定的构造演化阶段,一定大地构造背景下发育的富铀基底地层、岩浆岩等控制了成矿物质来源,造就了规模宏大的铀成矿域、成矿省及成矿区带。盆地在断陷、坳陷及克拉通阶段发育了还原建造和铀储层的组合类型,构造反转使得盆地不同部位遭受剥蚀,形成剥蚀窗口;剥蚀窗口主要发育于盆地的边缘、凸起和凹陷的结合部位。随着剥蚀抬升,深部油气、煤成气等向剥蚀隆升区运移和逸散。在铀成矿流体与还原介质的氧化还原作用下,形成潜水、潜水- 层间氧化带和层间氧化带,同时形成铀矿体。盆地内铀成矿作用类型为①潜水、潜水- 层间和层间氧化作用;②同沉积成矿;③构造热事件叠加成矿;④多种流体混合作用成矿。在综合中新生代兴蒙地区不同阶段大地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特征研究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各盆地的地质特征和相应的铀成矿机理,建立了兴蒙地区铀成矿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0.
为解决GNSS定位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室内定位近年来成为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满足室内定位和导航服务的需要,该文采用iBeacon信标节点,设计了一种蓝牙技术为基础的室内定位系统。利用不同AP对位置的影响差异,实现空间分割以自动构建指纹数据库,结合用户的运动状态实现室内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文的定位方案在500m2的室内环境下,定位精度优于2m,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定位导航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