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6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746篇
测绘学   409篇
大气科学   398篇
地球物理   452篇
地质学   2302篇
海洋学   384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351篇
自然地理   4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9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它体现出了很多的优越性,并在今后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210Pbex的示踪原理,概述了210Pbex在土壤侵蚀示踪研究中的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其应用,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2.
孙红娟  刘波  彭同江  段佳琪 《地球科学》2018,43(5):1481-1488
为深度揭示微晶石墨氧化和膨胀过程中结构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SEM-EDS、XRD、Raman和FTIR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其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微晶石墨经氧化后,层间域被撑大,结构层上接入大量的羟基、羧基和环氧基等亲水性含氧官能团.随氧化剂(KMnO4)用量增加,产物层间距、结构缺陷和无序度逐渐增大.高温膨胀后,氧化微晶石墨被还原,结构中的部分吸附水和含氧官能团被除去,结构缺陷与无序度减小,部分sp2区域得到了恢复.膨胀微晶石墨颗粒含有丰富的网络型孔隙结构,孔径集中在2~5 nm.   相似文献   
143.
江西省东坪钨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是中国新发现的超大型"五层楼式"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为探讨东坪钨矿床的成矿岩浆岩形成时代、来源及其构造背景,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东坪成矿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东坪黑云母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32.9±1.4 Ma (MSWD=0.40,n=25);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为高硅高钾钙碱性过铝质高分异S型花岗岩,ω(SiO_2)为73.19%~75.21%、ω(Na_2O+K_2O)为6.84%~8.45%、A/CNK为1.21~1.44,亏损Sr、Ba、Ti,富集Rb、Th、U、P;∑REE为43.52~60.88μg/g,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强负铕异常(Eu/Eu*=0.21~0.41),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深"V"型.黑云母花岗岩(87Sr/86Sr)?值介于0.715 1~0.725 8,εNd(t)值介于-3.28~-5.99,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57~1.84 Ga(t=132.9 Ma).综合分析认为,东坪成矿岩浆岩来源于富泥质岩石熔融,其源区岩石很可能是华南中元代古老基底物质的再循环,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陆内"伸展-拉张"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44.
针对四川南江坪河石墨矿床的沉积变质型晶质石墨和微晶石墨混合型石墨,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等表征手段进行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晶体结构属性和谱学特征等矿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石墨矿石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C、O、Fe、Al、K等,含碳量为11.73%~56.21%,灰分为40.33%~79.36%。主要矿物组成除石墨外,还含有石英及少量的白云母、绿泥石和黄铁矿等。7号矿山矿石样品的石墨化度r=0.7927~0.9113,9号矿山矿石样品的石墨化度r=0.6713~0.9717,该矿区石墨的石墨化度较高。7号矿山和9号矿山样品均出现了2H型石墨特征衍射峰,以2H型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3R型结构,晶胞参数a=0.2458~0.2470 nm,晶胞体积V=0.0352~0.0355 nm~3。  相似文献   
145.
童馗  邢立达  姜巽  彭光照  叶勇  江山  丑春永  李轲  李智武 《地质通报》2018,37(10):1771-1776
四川西昌盆地白垩系小坝组尚未发现骨骼化石记录,其白垩系恐龙动物群的信息全赖于足迹化石。2017年,在喜德县洛甘发现小坝组迄今最大型的恐龙足迹群。该足迹点保存了大量的兽脚类足迹。足迹保存条件较差,但具备了基本的形态学特征。总体来看,兽脚类足迹具有尺寸较小(8~13cm),中等中趾前凹(0.5~0.6)和第Ⅱ趾和第Ⅳ趾间较宽趾间角(70°~100°)的特征;少量足迹保存了跖骨垫。初步分析认为,洛甘兽脚类足迹与四川盆地夹关组的兽脚类足迹Eubrontes和Grallator形态类型相似,为两地在白垩纪中期具有类似的恐龙动物群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发现对于西昌盆地的古气候、古地理和地层对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足迹详细分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6.
胡鹏 《地质与勘探》2018,54(6):1215-1226
印度尼西亚Woyla金矿床位于西苏门答腊地体北段,为一中型规模的金矿床。本文通过对含矿石英脉开展详细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成分分析,结合石英的H-O同位素和黄铁矿的S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如下:其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52~324℃,集中在200~280℃。盐度为(0.88~6.16)wt%NaCleqv,集中在(1.00~3.00)wt%NaCleqv,成矿流体密度为0.70~0.94g/cm3,平均为0.82g/cm3。成矿压力为9.63~25.84MPa,平均值为18.37 MPa。成矿深度为0.96~2.58km,平均为1.86km,以上显示Woyla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浅成的特征。包裹体气、液相成分测定显示气相成分以H2、N2、CO 、CO2、CH4和H2O为主;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阴离子以富SO42-和Cl-为特征,成矿流体属Cl--SO42--Ca2+-K+型。氢氧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流体δ18DV-SMOW=-78.3‰~-92.4‰,δ18OH2O=-3.0‰~-5.5‰,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可能有少量岩浆水参与。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为-0.21‰~1.22‰,平均值为0.34‰,说明成矿物质的S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首次提出Woyla金矿床属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7.
川东南丁山地区是近年来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裂缝的发育对页岩含气性及保存条件有重要的影响。综合运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资料,结合岩石脆性矿物含量、岩石力学参数等数据,深入分析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并探讨了裂缝发育对含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为主,裂缝优势方位共6组,主要包括4组平面剪切缝和2组剖面剪切缝,其发育主要受2个方向、3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影响而成;裂缝延伸稳定,平均密度小,宽度小,充填程度高,主要被方解石和黄铁矿等充填。裂缝受控因素主要包括古构造应力场、构造部位、脆性矿物组分、岩石力学性质等;断层对裂缝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断层两盘均存在裂缝发育程度急剧下降的临界范围,临界范围内裂缝发育程度高,超过此临界范围,裂缝发育程度变差且变化趋于平缓;不同期次的裂缝中,形成时间晚、规模过大、充填程度不高、与现今地应力方向一致或呈低角度相交的裂缝易造成页岩气的散失,对提高页岩含气性不利;龙马溪组岩石脆性矿物含量高,脆性指数属中等偏上程度,有利于构造缝发育且可压性较好。随着距齐岳山断裂距离的适当增加,龙马溪组页岩埋藏深度适中,地层压力增大,抗压强度增强高,脆性指数适中,构造保存条件变好,有利于不同方位的裂缝发育和页岩含气量的增加,位于该区域的DY2井与DY4井均位于该有利区域,含气性良好。研究结果对下一步深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8.
根据异常元素共生组合特点、含量变化、地质化学信息、成矿地质背景,同时参考其他信息资料进行评价排序。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诺敏大山等三幅1∶5万地球化学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进行评序,并经过了异常查证,排序靠前的元素是Au、As、Mo、Bi、Pb、Sb、Cd、Ni等,这些元素均与热液活动密切,是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其评序结果客观准确,对下一步寻找金钼铅多金属矿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9.
云南、广西等地部分边坡在变形与破坏过程中常表现出一定的突发性。经分析,土体的高结构性强度有可能是导致该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尚未得到验证。传统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诸如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极限平衡法均着重于边坡安全系数的求解,强调稳定到不稳定状态的突变,对不同土质边坡在滑坡过程中坡体变形程度的强弱很难加以分析。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离散元软件PFC2D模拟土体的结构性,分析结构性土质边坡的失稳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边坡潜在滑面上土体结构性的损伤是导致结构性土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土体的初始结构性强度越高,边坡失稳的突发性越强,灾前位移变形越小。  相似文献   
150.
结合机载LiDAR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LAS光斑点冠层高度地形校正模型,以校正后的GLAS光斑点作为输入样本,结合MODIS遥感影像,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方法对研究区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分生态区估测,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和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对估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坡度等级直接影响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精度,改进的地形校正模型可以较好的减小坡度对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影响,模型精度RMSE稳定在3.25~3.48 m;不同生态分区的SVR模型估测精度较为稳定,其RMSE=6.41~7.56 m;与算数平均高相比,样地的Lorey's高与制图结果拟合最好,不同生态分区平均估测精度为80.3%。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的验证平均精度为79.5%,和Lorey's高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