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徐凤山 《海洋与湖沼》1987,18(5):437-441
本文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30多年来在我国各海区进行调查时所采获的海螂科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新种和新记录,它们是第一次发现于太平洋的球海螂属的两个新种:黄海球海螂Tugonia huanghaiensis sp.nov.和中华球海螂Tugonia sinensis sp.nov.。另外还描述了两个新记录:矩形拟海螂Paramya recluzii和侧扁隐海螂Cryptomya busoensis。加上过去由各学者报道的砂海螂Mya arenaria、日本海螂Mya arenaria japonica和截形脉海螂Venatomya turncata,中国近海共有海螂科7种。  相似文献   
13.
原鳃类(Protobranchia)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几乎全部生活在潮下带至深海,只有个别种的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潮间带。吻状蛤科(Nuculanidae)在深水区不但种类多,而且数量也较大,是底栖生物组成中的重要类群之一。 本文所用材料取自1957-1980 年海洋综合调查在全国沿海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船“金星”号历年来在黄海、东海调查所得的底栖生物取样,共有15种,分隶于7属,其中有一个新亚属和一个新种,另有10种在我国是首次报道。 这一科的种类在日本海域已报道有40余种,我国除本文报道的15种以外,过去曾报道4种:Leda mauritiana, L. irradiata, Nuculana gordonis takeoensis, Yoldia obtusa,总计也不过19种。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调查范围不够大,且仅限于浅水区。随着海洋调查事业的发展,深水区调查范围的扩大,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海“近江牡蛎”的分类和订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牡蛎(Ostreidae)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珍珠贝目(Pterioidae),为世界性广分布种类。由于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从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28S rRNA、COI部分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典型海区辽宁丹东,山东烟台、威海,江苏连云港的常见镜蛤进行了取样和分类地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镜蛤(Dosinia japonica)、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饼干镜蛤(Dosinia biscocta)为我国北方沿海潮间带常见且大量分布的种类,其中饼干镜蛤与日本镜蛤的遗传距离比较接近(以较高支持率聚为一支)。连云港的饼干镜蛤以及丹东的薄片镜蛤的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对这两地区的样品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兴安岭西北部奥陶系火山岩形成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火山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了小兴安岭西北部中奥陶统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并且,用板块俯冲机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多板纲软体动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徐凤山 《铀矿地质》1990,6(1):34-41
为进一步提高物化探方法找深部铀矿的效果,解决当前找深部铀矿中的一些地质问题,本文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大部分铀矿床、区的地球物理平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可能反映的成矿、赋矿地质条件,据此探讨了找深部铀矿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伽码场高或偏高,铀含量分布离散度大,活化铀量高,钍铀比值小,钾高,附近水中铀、镭、氡、氦偏高,地表有微弱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异常,区域上处于重力梯度带和低稳磁场区以及遥感图像上的线性和环形“色线”发育、交汇叠加区的地质体,其深部很可能有隐伏铀矿存在。  相似文献   
19.
北极楚科奇海及其附近海域海底底栖贝类遗壳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北极的23个站的底栖贝类遗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贝类遗壳计有17个种,其中双壳纲13种,腹足纲4种.根据鉴定到种的13个种可将所鉴定的软体动物分为两个区系:北极和环北极寒温带种,它们是Astarte montagui,Liocyma fluctusa,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ya pseudoarenaria,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Serripes groenlan-dicus和Turritella polaris,共计10种,它们是北极水域软体动物区系组成中的主要成分;北极北太平洋寒温带种,它们是Argobuccinum oregonense,Cyclocardia crebricostata和Trichotropis cor-onata有3种.根据食性又可将它们分成滤食性、肉食性和碎食性三种,其中摄食沉积物中有机碎屑的碎食性种类占优势,包括双壳类中的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acoma sp.,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和腹足类的Trichotropis coronata,共计7种,它们不仅种类多,丰度高,而且在调查区的分布同细颗粒的沉积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东海双壳类二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凤山 《海洋与湖沼》1980,11(4):337-340
本文所描述的软体动物双壳类二新种是历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所获得的标本。 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