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柬埔寨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及遥感找矿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ETM遥感数据,结合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对柬埔寨开展1/50万的区域遥感地质解译与综合分析,在对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已知矿床(点)特征,以及遥感岩性地层、控矿构造、岩体分布等综合成矿信息研究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规律,提出了8个最佳找矿远景靶区,为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铜矿床主要类型和地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铜矿床广泛地分布于新疆北部,已构成我国重要的铜及多金属矿床产地和后备基地。根据容矿岩石和矿床成因特征,新疆北部的铜矿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斑岩Cu-Mo-(Au)型;②岩浆Cu-Ni硫化物型;③VMSCu-Pb-Zn型;④夕卡岩Cu-Mo-Au-Ag型。这些矿床的形成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和塔里木板块汇聚碰撞和碰撞后的弛张作用密切相关。早泥盆世(~400)斋桑洋盆沿着阿尔泰—富蕴一带向北俯冲,由于板片后退和拆沉作用,在阿尔泰南缘形成弧后盆地并伴有大量的火山喷发和成矿流体活动,导致阿舍勒和可可塔勒等VMS铜铅锌型矿床的形成;而在西天山的博罗霍努一带,此次构造事件导致喇嘛苏铜矿床的形成。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由于北天山洋盆向北俯冲,形成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并伴有高侵位的花岗岩体分布和铜-钼-金-银矿体的形成。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新疆北部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大量镁铁—超镁铁质和碱性花岗岩岩浆侵位,形成大量的岩浆铜镍硫化物(喀拉通克、黄山和黄山东)和夕卡岩型矿床(索尔库都克、维权)。  相似文献   
53.
江西九(江)瑞(昌)地区花岗岩类的演化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彬 《现代地质》1993,7(3):337-345
江西九(江)瑞(昌)铜金矿田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环太平洋共振构造带的影响,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形成近30个浅—超浅成中酸性侵入体,主要含矿岩体从早至晚沿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方向演化,伴随这一演化趋势,岩体的含矿性也发生相应变化:Au→Cu→Mo,它们直接控制了区内铜、金矿床的转化。  相似文献   
54.
春都斑岩铜矿床的侵入岩主要为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文章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春都斑岩铜矿床侵入岩属于钙碱性系列,产出于俯冲构造环境.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Hf、Ti.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分配曲线右倾...  相似文献   
55.
56.
铜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产地之一,近年来,地质工作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金的远景也十分可观,具有铜、金成矿系列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57.
野鸡尾矿床为一新型锡多金属矿床。本文研究了蚀变岩枝的特征,并论证其为千里山复式岩体第二期侵入体(γ_5~(2-2))的一个高侵位岩枝。认为矿液是沿接触带上升的。文章还研究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58.
克里阳钾镁煌斑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表明,克里阳钾镁煌斑岩的δ^13C值为-2.79‰~-3.3‰,δ^18O值为 14.5796‰~ 16.43‰。其相容元素Cr、Ni,不相容元素Ba、Sr、Nb、Ta、Zr、Hf、Th含量比较亏损,惰性元素及放射性生热元素等(除U外)均较亏损,极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Ta,说明其产出可能与古俯冲作用有关。这些特征均表明,该区钾镁煌斑岩比较完好地保存着源区特征。克里阳钾镁煌斑岩的Sr初始比值为0.70807,与国际同类岩石相比有些偏高,在中国属中度;Pb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为18.3556。从Pb、Sr同位素组成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来看,它们很可能也反映了一种亏损地幔为主和再循环的壳源物质的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59.
蒙义峰  崔彬 《现代地质》1998,12(1):83-90,T001
针对矿床富含有机质和沥青质的特点,研究发现了许多与菌藻类有关的微生物标志。结合硫同位素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成果,讨论并论述了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菌藻类不仅可以对硫酸盐还原形成大量的硫离子和对生物遗体进行分解产生有机质,而且能对金属离子产生明显的吸附富集作用。有机质的存在是细菌对硫酸盐还原的主要控制因素,对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沥青质对生物具有降解作用,使吸附富集金属离子的菌藻团粒(胶团)、藻丝体得以保存。同时,探讨了芦柴冲银多金属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0.
新疆博乐喇嘛苏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杨军臣  崔彬 《地质论评》1998,44(1):23-30
喇嘛苏铜矿床矿区地层铜背景为含量偏低,但矿区岩浆岩含铜较高,“I”型花岗岩类,成矿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硫,铅同位素证据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区岩浆岩,氢氧同位素证据表明在氧化物阶段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硫化物阶段则已是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结合黄铁矿的富硫特征,进一步论证喇嘛苏铜矿床典型夕卡岩型铜矿,并探讨其厚大似层状贫铜矿体内的富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