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51.
1998年7月20~23日 (“98.7”) 发生在鄂东和鄂西南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 不仅与700 hPa上低涡切变线的生成和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而且与沿低涡切变线相继生成和强烈发展的MαCS与MβCS直接关联。利用非静力模式MM5.V2.12成功模拟提供的高分辨输出资料对这次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热量和水汽收支进行了诊断。结果发现:当有强对流发生并伴有强降水时, 就会有强的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出现, 而强的Q1与Q2和强降水区基本是对应的; Q1随高度增高而增大, 最大加热位面基本上都在486.1 hPa (σ=0.54) 附近; 在对流层深厚的中空加热层是积云对流活跃和强暴雨持续发生、发展的一种重要热力机制; 在对流层上半部的相对冷层为暴雨区上空积云对流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 积云对流在中、低空的凝结潜热不仅加热对流层中层大气, 而且向高层输送, 加热高层的环境大气; 在暴雨初期, Q2的双峰结构与低空层积云及中空积云对流凝结变干有关; Q2的中空峰值大体与Q1的峰值相应, Q2的深厚变干层与Q1的深厚加热层非常一致。 诊断结果表明, 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成功模拟的高分辨输出资料对Q1和Q2进行数值诊断是可行的。通过对强暴雨过程Q1和Q2的诊断, 可为改进积云对流参数化中加热和增湿廓线提供可靠的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2.
结合高校电子教程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建设多媒体电子教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针对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建设电子教程的目的及其应当具备的特点,最后以《地球科学》研制为例,介绍了教程研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和制作目标,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感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3.
变质作用的 P-T-t 轨迹研究是当今变质地质学的前沿课题,它使变质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P-T-t 轨迹从动态的观点出发,表达一个造山带范围内区域变质作用温度和压力随时间而变化的全过程。它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岩石形成的 P-T-t 演化及其成因,而且它与构造背景的结合将会更好地解释构造环境的 t-s(space)演化(P-T-t-s)。建立 P-T-t 轨迹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利用地质温度压力计,而后者的基础又是变质矿物及其矿物组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取自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植被类型的 6个土壤剖面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表明,表土花粉较好地代表当地植被的组成,区域外花粉百分比低于30%,但桦、杨花粉在植被中的代表性较差;土壤剖面典型花粉类型的埋藏特征表明:在土壤表层 8cm以下,花粉总浓度迅速降低。氧化作用对花粉的破坏性最大,花粉浓度随土壤的pH值升高呈指数形式递减,pH值 7.6以上,花粉浓度迅速降低,花粉在土壤中的运移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5.
甘肃北山红尖兵山钨矿床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文章对红尖兵山钨矿云英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坪年龄为(216.6±1.6)Ma(2σ),等时线年龄为(215.2±2.8)Ma,MSWD=0.47,40Ar/36Ar初始比值为333±47。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可认为该结果近似代表了黑钨矿的形成时代,即红尖兵山的黑钨矿形成于印支期。  相似文献   
56.
Naturalresourcesdeterioration,environmentaldegradationandsustainableresetlementinSouthwestChinaWANGKelinChangshaInstituteofAg...  相似文献   
57.
TransportandplanningisuesoftheParisRegion:aquestionofsustainabilityWONGTai-CheDivisionofGeography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  相似文献   
58.
ChangesoftherelationshipbetwenpopulationandenvironmentintheYangtzeRiverValeyinhistoryZHANGDixiangSUNPingThePopulationResearch...  相似文献   
59.
ThesupportingcapabilityofwaterandlandresourcesforsustainableincreaseofyieldinNorthChinaPlainZHANGHongyeInstituteofGeography,...  相似文献   
60.
DivisionofdesertificationclimatetypesanddeterminationofpotentialrangeofdesertificationinChinaCILongjunWUBoChineseAcademyofF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