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采用样线法和可变大小样方法相结合,对七里海潟湖湿地非繁殖期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27科60种,其中雀形目鸟类10科14种,占物种总数量的23. 33%;非雀形目鸟类17科46种,占物种总数量的76. 67%。湿地水鸟数量占全部鸟类总数量的95. 11%,水鸟类群主要为鸥类、雁鸭类、鸻鹬类和鹭类。鸟类居留类型主要为旅鸟和夏候鸟,分别占物种总数量的35. 00%和33. 33%。鸟类区系方面,以古北界鸟类和广布种鸟类为主,分别占物种总数量的63. 33%和26. 67%。经统计,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1. 86、0. 39和2. 31。七里海潟湖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鸟类迁徙停歇地和觅食地,鸟类尤其是水鸟资源丰富,应当受到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72.
扬子板块西缘黄草山和下索子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扬子板块西缘泸定—石棉地区黄草山花岗岩体和康定地区下索子花岗岩体中自形锆石,采用205Pb-235U混合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黄草山岩体中锆石结晶年龄为786±36Ma,下索子岩体中锆石结晶年龄为805±15Ma,表明它们都是晋宁期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73.
李卉  赵立鸿  庄颖  等 《江苏地质》2011,35(2):215-218
通过对近10年来江苏矿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的分析,揭示了江苏矿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客观反映了矿产资源管理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示了江苏矿业的全新面貌。就矿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今后的矿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在含油气盆地中,烃源岩在成岩演化过程中排出的孔隙流体对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牛庄洼陷沙四上烃源岩、沙三下烃源岩及沙三段砂岩中成岩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牛18-牛20断层附近及其南侧井位中,砂岩胶结物以铁白云石、绿泥石和绿/蒙混层矿物为主,含有较高含量的Ca、Mg、Fe、Sr等元素,说明该成岩期的孔隙流体中富含Ca、Mg、Fe等元素,且盐度较高,这与沙四上烃源岩排出的孔隙流体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推测其成岩流体可能主要来自沙四上烃源岩.而在牛18-牛20断层北侧,砂岩胶结物以含铁方解石为主,绿泥石和绿/蒙混层矿物仅少量存在,可见沙四上烃源岩的影响有所减弱,而沙三下烃源岩的贡献明显增加,可以认为其成岩流体为沙四上和沙三下烃源岩的混源.  相似文献   
75.
主要讨论了福建尤溪县沉积-改造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出3种矿床模式:梅仙式层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肖坂式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龙门场式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结合元素特征,论述其构造演化特征和成矿机理,提出了尤溪县沉积-改造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6.
陈曦  陈建国  王成彬  等 《江苏地质》2013,37(3):496-508
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信息提取一直是国内外遥感地质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介绍了利用间接证据链,通过追溯植被冠层温度-气孔阻力-植物水势-根系实际吸水-土壤供水-土壤水分含量,最终以土壤水分含量异常与断裂构造表观特征建立联系。使用TVDI、PDI、MPDI、SPSI遥感土壤水分反演模型提取福建大小矾山地区植被覆盖下的断裂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77.
杨廷锋 《中国岩溶》2016,35(3):332-339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状况及其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地区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以贵州为例,采用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下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利用贵州1978-2013年各类型土地利用面积数据计算并分析了贵州生态承载力的演变特征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贵州多年平均的生态承载力总量为2 690.560万hm2;经历了1978-1986年的低值期(年均2 440.734万hm2)、 1987-1989年的提高过渡期,到1990-2013年达到较高水平(多年平均值2 899.654万hm2);但贵州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多年平均值为0.796 hm2);各类土地提供的承载力中,耕地的生态承载力最大,占65.9%,其次是林地占25.4%,建筑用地占7.2%,牧草地占1.4%,水域约占0.13%;1978-1985年,贵州生态有盈余,但逐年减少,从1986年开始出现亏损,并呈逐年增大趋势;贵州生态承载力的演变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产能力和人口数量的驱动。   相似文献   
78.
以重庆市南川区不同农业活动强度下的3个表层岩溶泉为例,通过分析泉点水化学变化特征来估算不同泉点的DIC损失量(△DIC)和探讨农业活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柏树湾泉水温变幅较小,电导率、pH值相对兰花沟泉、后沟泉较低。由于农业活动的影响,兰花沟泉、后沟泉Ca2+ 浓度偏高,而HCO3-浓度偏低。NO3-、SO42-浓度也因农业活动干扰,表现出后沟泉、兰花沟泉远大于柏树湾泉。随农业活动强度的增加,△DIC也逐渐增大,表现为:柏树湾泉(1.64 mmol/L)<兰花沟泉(4.28 mmol/L)<后沟泉(4.36 mmol/L)。△DIC与(SO42-+NO3-)呈正相关,表明农业活动越强烈,DIC损失量越大,岩溶碳汇的损失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9.
系统测定了金沙江和岷江16个采样点的河流悬浮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金沙江悬浮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其他河流基本相同,而(LREE/HREE)N值较低,其主河道悬浮物的(Eu/Eu*)N略高于北美页岩;支流悬浮物的(La/Yb)N和(Eu/Eu*)N差别较大,亦与主河道有较大差别.受流域内矿化带和采矿影响,悬浮物中Cs、Cu、Pb、Bi、Sn、Ti、V、Cu、Cr、Co相对富集.岷江悬浮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金沙江主河道相似.综合研究表明,悬浮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流域内出露岩性,金沙江支流、通天河(直门达)到树地桥段、攀枝花到水富段的物源有所不同,悬浮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所差异.金沙江段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物质来源,对中下游物源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0.
在实地采访、地块土地利用/覆盖调查和1 260个土样的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等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1984—1985年和2003—2004年265个家户的人口、农业系统、土地利用和土壤质量数据,研究了孟加拉国6个村庄农业诱导强度增强对土地和土壤质量的影响。1984—2004年家户和土质数据的百分比变化用来构建诱导强度增强模型和土地退化模型中的统计变量和土地退化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种植强度和土地生产力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低压泵灌溉的普及,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以及水稻、蔬菜和虾生产的多元化高产。诱导强度增强模型可以解释研究区81%的种植强度增量和73%的土地生产力增量。人口压力和市场驱动也诱发了农业利用强度的增加;环境约束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低压泵灌溉等应对干旱的技术也对农业增产有一定贡献。然而动力耕作机、低压泵灌溉和化学物质的持续利用再加上除草性水稻、蔬菜和虾的频繁耕作和养殖已经导致土壤结构、质地和化学属性的退化,生产力也有所降低。利用强度越大的土地退化现象越严重,生产力下降得也更多。土地的不断退化将有可能会引发孟加拉国的马尔萨斯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