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26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12.
1997年4月15~17日在瑞典吕勒奥工学院召开了“国际地层冻结和冻结作用研讨会”。会议共发表论文82篇,涉及7个专题:ISSMFE工作组报告、正冻正融土岩中的热质迁移、冻结敏感性和冻胀、已冻已融和正融土岩的力学性质、环境土冻结、工程设计和工程实例。文章主要论述土体冻结和冻胀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压力条件对正冻土中成冰过程和冷生组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王家澄  徐学祖 《冰川冻土》1995,17(3):250-257
  相似文献   
14.
15.
多晶冰中的未冻水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学祖列.  IUP 《冰川冻土》1993,15(1):149-152
  相似文献   
16.
邓友生  徐学祖 《冰川冻土》1994,16(3):251-258
用水平土柱吸渗法对不同土壤和同类不同干容重的土壤水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其结果表明,土壤水扩散系数是土壤含水量的指数函数,且随含水量的降低、干容重的增大及细粒含量的增多而减少;含水量在薄膜水范围内,则土壤水扩散系数是随干容重的增大及细粒含量的增多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图像数字化技术分析冻结缘特征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李萍  徐学祖 《冰川冻土》1999,21(2):175-180
以开放系统饱水正冻土为研究对象,作不同土质和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单向冻结实验。实验结束后立刻对试样做复形膜。随后将复形膜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可反演分析冻结缘和冰分凝形成的时间、厚度、位置及冻结缘导湿系数。结果表明,图像数字化技术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和准确性,是一种实用的创新研究方法;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冰分凝速度随试验持续时间呈幂函数形式减小。冰分凝温度在试验初期随冻深快速推移而降低,随后由于冻土段长度  相似文献   
18.
饱和正冻土中的水、热、力场合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土体在冻结过程中,不论是融土区、过渡区(指正在形成的分凝冰及冻结缘区)还是冻土区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温度场、水分场问题,而且涉及到力学场问题,并且力学场对土体的变形过程(冻胀、压密)及分凝冰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热力学原理,提出了土体冻结过程中的三场耦合方程,并指出,土体冻结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与应力状态、补一排水条件、冻结条件密切相关;体变包含弹性部分、孔隙水变化引起的地或膨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甲烷水化物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邓友生  徐学祖 《冰川冻土》1993,15(1):144-148
  相似文献   
20.
冻土分类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学祖 《冰川冻土》1994,16(3):193-201
根据美国、原苏联和我国冻土分类的现行标准的分析,目前有关冻土分类基本上按两种方法进行。一是根据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含冰特征进行分类,二是根据冻土特殊工程特性进行分类。各国对冻土的描述及分类已从定性向定量发展,冻土分类方法正处于从单项规程到综合规范、从部门标准向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方向过渡。建议我国的冻土分类按下列步骤进行:1)采有国际《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作为土统一分类标准。2)引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