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本文从分析航空重力向下延拓过程中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变化特性入手,进而提出处理办法。首先,利用试验说明移去恢复法局限性,同时表明需处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必要性。然后,采用理论推演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估计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发现:系统误差影响和偶然误差影响均与数据格网间隔、向下延拓高度呈线性关系,当格网化间隔较小和延拓高度较高时系统误差影响和偶然误差影响较大。最后,提出使用半参数模型和正则化算法的两步法估计系统误差和减弱偶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说明两步法处理向下延拓各类误差影响优于仅用半参数模型或正则化算法的结果,在试验数据的偶然误差标准差为2×10~(-5) m/s~2、恒值系统误差3×10~(-5) m/s~2和变值系统误差标准差约1.3×10~(-5) m/s~2时,以及向下延拓高度6.3 km和格网间隔6′的条件下,两步法向下延拓结果的精度可达2.3×10~(-5) m/s~2。  相似文献   
62.
基于水化放热原理和室内外试验,发现混凝土拌合物层和浮浆层两者有明显的温差,显示可通过温度变化来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灌注高度。据此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用于判定混凝土拌合物面是否到达设计高度的温控式装置:在设计桩顶高度位置及其下方50 cm处分别埋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在设计桩顶高度下方50 cm的温度传感器获得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峰值,利用设计桩顶高度位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峰值判定混凝土拌合物顶。建议混凝土拌合物超灌在设计桩顶高度位置即第2个温度传感器上方50 cm,比规范要求少超灌0.3 m,能节约混凝土。  相似文献   
63.
封闭不良钻孔导通含水层,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以山东许厂煤矿X5-3号水文孔为研究对象,优化选用井下启封技术,采用高压注浆法封堵三灰裂隙,在1337工作面皮带顺槽通过钻探、巷探找到X5-3号钻孔位置进行封堵,终孔注浆压力为8 MPa,持续30 min,共用水泥6 000 kg,成功实现了井下封堵。井下启封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避免受水害影响,而且降低了工程费用,对于同类型钻孔启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单视数SAR图像Speckle滤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单视数SAR像的Speckle局部统计特性和现有的空间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Speckle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特殊的滤波窗口邻域划分方法,根据窗口相对标准差自适应地调整窗口设计的窗口内的滤波区域。  相似文献   
65.
针对现实中的有效时间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理论的禁止顺序重复的有效时间数据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事物发展的跟踪。  相似文献   
66.
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引入滑动窗口导纳技术(MWAT),计算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首先,基于SIO V15.1海底地形模型,模拟研究了MWAT法计算Te的精度,表明当Te5km时,误差在±1km以内,当Te≥5km时,相对误差在10%以内.分别采用GEBCO、SIO V15.1和BAT_VGG海底地形模型,构建了西北太平洋Te,通过对获得的洋壳密度参数和实测导纳与模型导纳之差的均方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AT_VGG模型更适用于Te计算.西北太平洋Te均值为13.2km,标准差为6.9km,以板块冷却模型为参考,主要分布在150℃~450℃等温线深度范围内.白垩纪和侏罗纪时期岩石圈Te分布在150℃~300℃等温线深度范围内,且未随海山加载时岩石圈年龄增大而增大,说明海山加载时岩石圈年龄不是影响其强度的唯一因素.南太平洋超级海隆活动,以及研究区域广泛存在的断裂带构造,都曾对本区域岩石圈演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可能是本地区岩石圈Te较小的构造原因.  相似文献   
67.
基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改进使用重力异常垂直梯度进行重力异常向下延拓的方法,通过重力异常向上延拓后差分以及线性外推,得到更加准确的应用于向下延拓的垂直梯度近似值.首先介绍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并进行向下延拓的基本原理,给出进行航空重力向下延拓的基本步骤;然后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说明重力异常垂...  相似文献   
68.
西准噶尔中部的托里断裂切错了塔尔根岩体,如果确定了该岩体的时代,就可以限定托里断裂左行走滑运动开始的最大时限。所研究的样品为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采样位置位于托里县城以南、托里断裂南东,距离该断裂面约50m。用SHRIMP 对岩石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共测得29个颗粒的31个数据。这31个数据中,206Pb/238U年龄最小值为279.5Ma±2.7Ma,最大值为337.3Ma±2.7Ma,相差达58Ma,差异大于17%。Th/U比为0.31~0.88,U含量为65×10-6~384×10-6,Th含量为23×10-6~142×10-6。根据CL图像,将其中13个点的206Pb/238U年龄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将加权平均值295.8Ma±2.5Ma作为岩体的侵位年龄。塔尔根岩体被托里断裂左行错开这一地质现象,以及该岩体的锆石定年结果,清楚地表明托里断裂的左行走滑运动一定是发生在295Ma以后,即其左行走滑运动不是发生在石炭纪期间。  相似文献   
69.
1987年完成的新疆1∶200万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以黄汲清教授倡导的多旋回槽台学说为指导,在系统总结研究了30年来区调、科研及其它有关资料基础上,对构造单元、构造旋回进行了划分和论述。本文对其中的5个重大地质构造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0.
我们在“金属矿物的生物结构”一文中,论述了若干种金属矿物的生物结构,并着重讨论了黄铁矿的箭石及介形虫结构及其派生的黄铁矿显微莓群和其形成机理等。本文就另外几个矿区的资料,对金属硫化物的生物结构和黄铁矿显微莓群在空间上紧密伴生,在成因上相辅相成的问题,以及其形成机理,再作进一步的探讨。此外,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