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关于深反射地震剖面采集参数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部地质调查中,深反射地震剖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在深反射地震调查的数据采集中,采用宽频带接收、适当长的记录长度和测线跨度、大动态范围的地震仪,有利于获取深陡倾斜界面反射波;采用较大的道间距、较长的接收排列和较高的覆盖次数进行数据采集,不但可获取较准确的波速信息、高信噪比的深层反射波,而且也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铜陵狮子山金属矿地震反射结果及对区域找矿的意义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占有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受控于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的接触面。因此,长期以来“五通组砂岩 岩体”已成为寻找此类矿床的主要找矿模型。为了探测黄龙组灰岩与五通组砂岩的接触面在铜陵矿集区的深度和展布,为隐伏矿预测提供依据,完善金属矿区地震反射技术.笔者在铜陵矿集区测试了3条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地震反射可以精确确定五通组顶面的分布,该控矿层深度在1~2km之间变化,大致呈复背斜形状,与地表的青山背斜相吻合,该层之下还存在2个明显的岩性界面,推测分别为奥陶系灰岩顶面和基底面,其形态表现为更紧密的背斜,而且与五通组顶板反射面形态不耦合,反映了非耦合变形过程。这种变形有利于产生层间滑脱,为成矿流体迁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地表到2km范围内,按照“岩体 赋矿层位”的找矿模型在铜陵矿集区进行深部找矿仍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地震方法在断层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明才  高景华 《地震学报》1998,20(3):279-284
地震方法是评价断层活动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调查活动断层所使用的地震方法有反射纵波和剪切波分裂法.在对基岩断层的活动性评价中,反射纵波法根据基岩断层是否向上延伸到第四系Q3地层内,而剪切波分裂法则根据由剪切波分裂所确定的Q3地层内的各向异性.当基岩断层向第四系延伸幅度较大,即第四系地层内断层落差较大时,可采用反射纵波法;当基岩断层活动引起的第四系地层内的断层落差较小,反射纵波法不能对其分辨时,可采用剪切波分裂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深反射地震数据偏移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偏移是提高深部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的主要手段。本文从偏移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一些在设计数据采集参数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深反射地震资料的一些特点,讨论了深反射地震数据偏移处理中的几个问题,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16.
金属矿地震勘查的方法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研究复杂波场条件下的地震波理论和模型实验入手,介绍了金属矿地震勘查的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综合解释的方法技术。山东邹平铜矿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矿地震勘查中,利用多次叠加技术可研究测区控矿构造,进行地质填图;利用地震散射波场,可研究地下与矿体有关介质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
徐明才 《地质与勘探》2002,38(Z1):81-85
在金属矿勘查中,得到的地震波场十分复杂,而这些复杂的地震波场中包含了各种各样反映地下地质体的地震波,简单地利用一种地震波,而忽略哪怕是振幅很弱的另一种地震波,都可能使最终得到的结果质量受到影响.综合利用在数据采集中得到的多种地震信息,并使各种地震信息能够有效地相互补偿,进而有效地解决金属矿勘查中的某些地质问题是我们近几年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对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综合方法技术探讨后,结合在内蒙古大井矿区的实验工作讨论了该方法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拜仁达坝多金属矿区的地震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该方法所具备的探测深度大、多解性少和精度高的特点表明地震方法在今后深部金属矿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笔者结合在内蒙古拜仁达坝多金属矿区的试验研究,讨论了地震方法技术在根据钻孔资料追踪矿体和探测深部矿体方面的试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部资源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地震技术在深部资源勘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试验该方法在探测深部“层控”矿床和浅表容矿构造方面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金属矿地震勘查技术,在铜陵矿集区进行了反射地震和首波地震层析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反射地震技术可以精确确定研究区的主要容矿层位石炭系黄龙组与泥盆系五通组接触面的空间分布,并能清晰反映地表5km深度内的大尺度结构、构造;首波地震层析技术可以揭示浅表岩体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在中国东部“第二富集带”寻找深部“层控”矿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东秦岭深地震剖面上莫霍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东秦岭深地震剖面上反映的华北、秦岭和扬子莫霍地震波组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对莫霍地震波组特征的研究,指出秦岭壳幔过渡带的不均匀程度和厚度大于华北和扬子壳幔过渡带。受地壳均衡作用的影响,已形成的秦岭壳幔过渡带起了通常所说的“山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