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形成机制及演化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低演化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和模拟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过渡带成烃机制,建立了过渡带成烃模式。提出过渡带烃类是在温度不高、压力相对小,而构造应力和粘土矿物催化作用极其活跃的条件下,可溶有机质和极性组分通过正碳离子方式脱羧、脱基团作用和富芳环不溶有机质的缩聚作用形成小分子烃类的成气机制。认为过渡带气是上述诸因素综合叠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含油气盆地油气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以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为主,简要概述了对我国含油气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1.烃气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讨论了天然气成因新模式与气藏烃气同位素组成的关系,低演化阶段天然气同位素分馏的二阶段模式,云南中小盆地天然气低演化系列同位素特征及用储层解析气作油气源对比。2.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阐述了^3He/^4He值与中国构造分区,幔源氮的复合成藏和幔源甲烷问题以及气源对比等。3.液态烃同位素地球化学:简述了轻烃碳氢同位素特征及氢同位素作为判别古沉积介质盐度的指标,概述了未熟一低熟油同位素特征及在自然剖面上油和源油抽提物碳同位素分馏特征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43.
大中型气田是一个地区储量增长的基本保证。至 2 0 0 0年底 ,我国探明天然气储量为 2 .9× 10 4亿m3 ,其中 75 %分布在西部 ,并主要分布在西部四大盆地。本文以碳同位素资料为主 ,讨论了这些盆地典型大、中型气田的地球化学特征。塔里木盆地主要的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是几个前陆盆地的煤型气 ,特别是演化程度较高的煤型气。四川盆地主要为川东大中型气田的过成熟高温裂解气。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世界级大气田两个 ,即长庆气田和苏里格庙气田 ,前者为煤型气和油型气的复合 ,后者为煤型气。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区大中型气田为煤型生物气。这些大中型气田是当前“西气东输”的资源保证。其成因类型的确定 ,为今后天然气后备资源的勘探方向 ,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渤海湾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天然气产区41个不同深度、不同时代和不同岩性的油气源岩和储集岩利用K-Ar年龄测定法进行K、Ar分析、表面年龄测定和粘土矿物分析,探讨了沉积岩中钾、氩的时代和区域分布特征及泥质岩钾含量与粘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的关系,并对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的钾氩分布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了沉积岩钾丰度的时代演化旋回及其特点.并讨论了岩石中的钾氩来源及赋存状态以及天然气中氩的来源及其进入气藏的运移机理.  相似文献   
45.
煤系地层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研究了我国几个含油气盆地中煤系地层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和氯仿抽提物族组份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系地层中干酪根相对均较富集重碳同位素;不同煤系地层中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差异不大.煤系地层中可溶有机质烷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碳同位素组成与非煤系地层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其分布特征不是随着族组份极性的增加而逐渐富集重碳同位素,而是烷烃组份相对其它三个组份明显富集轻碳同位素;芳烃组份相对非烃要稍富集重碳同位素.煤系地层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沼泽沉积中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6.
徐永昌 《地质科学》1958,1(2):23-24
盆地第三紀沉积中,鲕狀岩分佈广泛,除一般的鲕狀灰岩外,有核特殊的鲕狀砂岩、桿狀砂岩这在我国其他地区很少見到,現作一簡略报导。  相似文献   
47.
Natural gases of shallow reservoirs with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ethane ranging from -50‰ to -60‰ (PDB) were considered as mixed gases of biogenic and thermogenic origins previously and some of them were considered as low-mature (or low temperature thermogenic) gases lately. In this paper natural gases with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ethane in the above range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molecular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ethane, ethane and propane. The mixed gases of biogenic and mature thermogenic origins displ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δ 13 C1 ranging from -50‰to -60‰,δ13C2 > -35‰,Δvalues (δ13C3 -δ13C2) < 5‰ and C1/∑C2 ratios < 40. Immature to low-mature gases displ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δ 13 C1 ranging from - 50‰ to - 60‰, δ13 C2 <- 40‰,Δ values (δ13C3 -δ13C2) >7‰, and C1/∑C 2 ratios >60.  相似文献   
48.
一、形成机制等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天然气形成机制成因类型、分布规律等基础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直接指导着天然气勘探开发。例如: (一)煤型气的形成理论及综合判识研究,使人们确认煤系地层可以形成工业性的气藏,证实了崖13—1、中原文留、四川中坝、鄂尔多斯的胜利井等气藏是煤型气气藏。为聚煤盆堆寻找工业气藏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拓开煤型气10~15万亿m~3的资源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胜利油田天然气氩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汇  徐永昌 《沉积学报》1994,12(2):114-122
对胜利油田21个天然气样进行氩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地质背景,阐明了天然气中40Ar/36Ar比值分布规律及其与源岩?储层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天然气中空气氩和放射成因氩的分布规律,指出胜利油田存在着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油田伴生气?煤型气和富CO2气?它们具有各自的氩?碳同位素组成和演化特征?第三系和中生界自生自储天然气的40Ar/36Ar比值分别为335和564?通过数学分析,首次确定古生界和前震旦系新生古储天然气的储层时代效应系数分别为1.25和1.47?并认为前震旦系储层中天然气来自第三系,而储于古生界的天然气是约70%的第三系油型气和约30%的中生界煤型气混合的结果?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无机CO2和第三系有机成因烃类气混合形成平方王富CO2气藏?  相似文献   
50.
中原,华北油气区《煤型气》地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徐永昌  沈平 《沉积学报》1985,3(2):37-46
剖析世界各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历史,结合我国的地质特点,《煤成气的开发》课题受到国家极大重视。近两年来,无论在生产或研究中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由于煤成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判识问题,直接影响着生产勘探的井位布置、井深设计、资源量估算等基本问题,因此,对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的讨论就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巨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即以中原和华北油气区的实际资料为主,对此问题作初步探讨。文中所指中原、华北油气区即中原油田(与东淮凹陷相当)和华北油田所辖范围,其基本地质情况报导甚多,不予赘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