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在常温常压条件对中国大陆科学钻CCSD主孔岩心的700样品进行了弹性波速度测量,并建立了主孔2000m的波速(Vp和Vs)连续剖面,为检验地球物理模型的合理解释提供了岩石物理学方面的宝贵资料。主孔中新鲜榴辉岩纵波速度(Vp)最大(7.86km/s),正副片麻岩波速最小,又分别为5.53km/s和5.71km/s,榴辉岩的波速随着退变质作用的增强而明显减小。主孔2000m总平均Vp速度为6.2km/s,它与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获得的大别-苏鲁造山带上地壳具有6.2-6.3km/s高速层结论是一致的。大部分岩石具有明显地震波各向异性。水饱和度使岩石纵波(Vp)速度和剪切波速度(Vs)分别增加19%和6%,而使Vp的各向异性降低3%~4%。不同岩性界面的反射系数(Rc)是产生地震反射的主要原因。金红石榴辉岩与片麻岩之间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0.24-0.31)。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化片麻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使岩石各向异性和反射强度明显增加。岩石微裂隙与主孔原位波速变化有密切关系。饱水岩石速度(Vp和Vs)可以代表CCSD主孔原位状态的地震波速度。上述成果为本区地震反射体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岩石物理性质约束。  相似文献   
53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δ^13C of tree ring cellulose from Pinus Koraiensis and climate parameters was investigated.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δ^13C and mean low-cloud amount from May to July was discovered,which contributes to reconstructing the mean low-cloud amount form May to July at Antu in recent 200years.Periodicals of quasi-8-year,quasi-4-year and quasi-2-year were detected both in δ^13 C series and in the reconstructed low cloud amount series with 95% confidence level.Quasi-8-year period may reflect the integrated influence of solar activity,monsoon activity and local regional factors.Quasi-4-year and quasi-2-year periods indicate the influences of ENSO and Qussi Biennial Oscillation(QBO)of East Asian monsoon,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33.
SRS300X射线荧光光谱仪故障分析及修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 《地质实验室》1998,14(3):214-215
  相似文献   
534.
00 4年 7月 10日北京市出现的局地强降水导致城区交通严重拥堵 ,12日强对流伴随的飑线造成上海市重大的人员伤亡。这两次突发性气象事件都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文中给出的观测分析和理论估算初步表明 ,这两次重大气象事件都是由中尺度对流系统 (MCS)引起的。但是在卫星云图上 ,造成北京强降水的对流云团外形不规则、云顶温度较高、云体边缘不光滑并且没有密集的亮温梯度 ,与大多数MCS有很大的不同。此外 ,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季风极度北涌 ,同时冷空气又强烈南下的经向环流背景下 ,但两者发生的位置差别很大。文章认为对于这种非典型性MCS的结构和发生条件以及 2 0 0 4年夏东亚季风极度北涌是否与全球环流异常有关等科学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35.
在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环渤海地区与华北平原成为中国东部汇流盆地和堆积平原。第四纪时期阶段性河流进积,造成研究区出现构造气候旋回性的环境变迁。晚更新世以来沿海平原进入一个快速沉降阶段,在全球性冰川海平面变化叠加背景下.研究区水热对流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更加剧烈和丰富。在晚全新世河流造陆过程中.河流的沉积速率超过了海平面的上升速率,陆地才得以形成。在现代海岸带依然持续构造沉降、河流输沙减少、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认识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变迁机制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536.
徐海  康岚 《四川气象》2002,22(4):23-25
利用卫星云图追踪2002年7月29日-8月1日成都地区的强降水过程,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其物理量诊断场分析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对比物理量诊断场与T213数值预告场,总结数值预告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7.
分析了安图红松树轮碳同位素和与之临近的敦化市气象站气象记录间的相关关系,发现树轮碳同位素与上年5-7月平均低云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重建了该近200年来5-7月平均低云量变化。功率谱分析表明,δ^13C序列,重建的低云量序列均包含明显的厄尔厄诺-南方涛动周期(ENSO)和准2年振荡周期(QBO),反映了ENSO以及东亚季风对该区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8.
利用卫星云图追踪2002年7月29日~8月1日成都地区的强降水过程,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其物理量诊断场分析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对比物理量诊断场与T213数值预告场,总结数值预告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3  
顾朝林  徐海贤 《地理科学》1999,19(4):320-331
改革开放20a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新技术在城市研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技术作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0.
马雨竹  宋伟轩  李晓丽 《热带地理》2021,41(5):1023-1033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查,通过观察被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和行为过程与特征,分析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知、空间偏好与空间行为存在一定耦合性,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三者间不是单向因果而是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除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等群体属性、经验和情感等个体差异以外,与客体的接触时间、空间距离和接触频率等时空制约因素均能影响主体的城市空间认知水平与发展过程。最后,根据空间认知、偏好、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制约因素,凝练出一般化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互馈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