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0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测绘学   618篇
大气科学   1942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3335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39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3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09篇
  2001年   1863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确定咸淡水界面的位置是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天然条件承压含水层而言,含水层顶板向海底延伸的距离直接影响了咸淡水界面的位置,它可以通过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潮汐效应信息来确定。考虑到咸淡水之间密度的差异,建立了山东省夹河中下游地区滨海含水系统地下水三维变密度潮汐效应模型。通过反复对比潮汐效应观测中的地下水水头波动与模型计算出的水头波动,确定了滨海承压含水系统的海底边界。同时,也初步估计出海区与近海陆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262.
时态GIS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态GIS是GIS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仍处于理论与模型的研究阶段。章总结了时态GIS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时间数据库与时空数据库的概念以及类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了时态GIS的主要功能,应包括输入、存储、编辑和更新,时空数据库管理,查询和检索,时空分析,显示和输出等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基于传统GIS解决时间方面问题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63.
对弹性半空间中的几个含有不连续断层系的三维弹性连续介质模型,在沿单元垂直走滑断层发生的滑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几何形状和所使用的边界条件大致与圣安德烈斯断层中部的情形相符合,数值模拟综合考虑了脆性形变和蠕动变形,断层带的总形变率为蠕变和摩擦滑动率之和。脆性断层的性质由破裂段(数值单元)的不同地震应力降的分布来给定。所假设的分布描述了两种理想化的情形,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同断层滑动的极限状态:(1)以大尺度范围为特征的强无序状态,表示不成熟的断层带及扩展空间域。(2)相对有序的状态,以小尺度范围为特征,表示成熟的完全滑动断层。假定断层的蠕变特性在所有的情形中都相同。并且是用蠕滑速率与应力的幂次律关系来刻画的。利用这种脆性蠕变过程和模型参数可以得到一个在12.5km深度含有“脆性-延性”过渡带的应力-深度剖面,以及一个在1857年地震破裂西北65km处存在有“脆性-蠕变”过渡带的沿走向的应力剖面。模拟的震源空间分布在统计意义上与观测数据相类似,结果表明,断层强烈不均匀性的特征尺度范围会在断层系统的地球地震响应中显著表现出来,若尺度范围小,则会使震级-频率分布接近于特征地震分布,在时间上会层致如地震空区说所预言的大地震的准周期分布,而大尺度范围的地震活动性符合古登堡-里克特的震级-频度关系以及大地震的随机或是成簇的时间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各种形式的震级-频度关系以及地震时间分布的统计特征都可以通过表征断层带不均匀性的尺度范围统一起来,这可以通过借助一个给定的断层带或是岩石层的结构特征给出一个清晰的物理解释,并且得到地震及断层观测资料的支持。在一些模拟中,小地震的震级-频度关系曲线明显低于自的古登堡-里克特关系曲线。这说明在构造加载过程中,小地震通过平滑应力的长波成分,为大地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通过与小地震的大量断裂有关的短波应力的消失过程来完成的,大地震的大尺度破裂的发生正好导致与上述长,短波应力的平滑与消失变化相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4.
上震旦统灯影组中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上震旦统灯影组 2段和 3段是四川盆地主要天然气储层之一。在浅色白云岩地层中富含炭化的黑色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它既可发育于沉积期和胶结作用期 ,也可发育于表生成岩作用期。沉积期发育的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呈纹层状产出或围绕颗粒的四周生长。这类兰细菌白云岩的单层厚度从 1mm到 >10 cm不等 ,其总厚度约占灯影组 2段和 3段的 1/ 10左右 ,有时也呈不连续的黑色小点发育于白色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的叠层石、层纹石中。胶结作用期 ,二或三个世代亮晶胶结物交替发育“充填”孔隙。表生成岩作用期 ,黑色的兰细菌主要呈多世代的线状纹层与白色纤维状白云石组成多世代的间互纹层充填在岩溶溶洞、溶沟以及扩溶的裂隙中。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主要形态有球形、椭球形和棒形 ,偶有蘑菇形及其它形状。群体呈现为串珠状、草丛状、分叉树枝状和类似于火山喷发状等等。群体的古生态表现为向上生长、围绕颗粒向四周发散生长、粘结颗粒 ,或向原生粒间孔隙、次生溶洞、溶沟中心向心生长。对现代兰细菌的降解实验佐证所讨论的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是灯影组中烃源岩之一。  相似文献   
265.
再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启动时间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沉积响应来识别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启动时间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西藏仲巴错江顶群被甄别为碰撞型三角洲沉积,曲下组可能代表了碰撞启动时期的建造,藏南定日的海相白垩-古近系沉积演化,锶和碳同位素变化也支持两大陆碰撞启动时间大约在K/T界线时期,对比喜马拉雅西段碰撞启动时间并考虑大印度北缘失掉的宽度,提出两大陆量可能的碰撞启动时间是65Ma左右。  相似文献   
266.
煤岩显微组分热解气相色谱特征与化学结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结构是目前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点,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分步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将树皮体,镜质体和丝质体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的可测定的有机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据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组成特征来还原显微组分的化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煤显微组分主要由四大类官能团组成,一是热稳定性较低的NOS杂原子官能团;二是脂族(脂链、脂环)结构;三是苯、烷基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香族化合物,四是热稳定性很高的难以分解的稠环芳烃。上述四类化合物集中于显微组分的不同结构简单中,树皮体和镜质体结构单元外侧主要由热稳定性较低的杂原子化合物以及分子量较小的苯和烷基苯组成,而丝质体结构单元外侧则主要以短链脂族结构为主,三组分结构核部由热稳定性很高的难以分解的稠环芳烃组成。连结核部稠环芳烃与结构单元外侧杂原子等官能团的主要是热稳定性较高的脂链结构,煤显微组分热成烃主要按结构中各官能团键的强弱随热演化程度的加深依次脱除,生成油气,基本上属平行独立依次反应机制,亦“官能团脱除型”,此外,还包括少量的长链脂族结构裂解为短链脂肪烃的“解聚”过程。  相似文献   
267.
268.
王璐  金振民等 《地球科学》2003,28(2):143-150
利用拉曼光谱学和费氏台方法对若干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柯石英和榴辉岩中石英出溶体的超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石(或绿辉石)中柯石英向石英相变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和主晶具有一定的晶体学拓扑关系,即石英出溶体长轴有两个展布方向:平行于绿辉石(100)裂理面和平行于绿辉石(-101)面。目前,部分学者推断榴辉岩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可作为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标志。笔者认为,棒状定向石英在绿辉石中出溶的温压条件和出溶机理尚未查明。因此,需加强过量二氧化硅单斜辉石出溶机理的超高压实验研究,从而为证实石英出溶体作为超高压标志提供实验定量约束。  相似文献   
269.
VLBI观测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离层是大气层中的一个电离区域,高度范围大约在60-1000km。电磁波信号穿越电离层时其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传播路径也会略微发生弯曲,从而使信号的传播时间乘以在真空中的光速不等于信号源至测站的几何距离。对VLBI观测来讲,电离层引起的差异可达近百米百米。文中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出发,讨论了信号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变化引起的VLBI观测延迟;对目前采用的各种电离层延迟模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指出单频率VLBI观测应顾及高阶项和路径弯曲的影响或使用区域性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270.
飞行物体虚拟环境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飞行物体虚拟环境仿真系统包含的主要技术,重点讨论了虚拟环境中视景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如场景建模、模型驱动及视点的控制与变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