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榆林枣树生态气候监测资料,并结合适用技术和专项服务等的研究,对枣树主要物候期的三基点温度进行了研判,提出了适合本地区枣树各物候期的气象服务指标。结果表明:当春季温度达13~15℃时,枣树开始芽开放,≤-5℃时枣芽出现冻害;温度≥17℃时开始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温度达≥19℃时开始现蕾,20℃时开始进入始花期,22~25℃进入盛花期,≤20℃或≥38℃则开花率显著降低,形成生理落花;幼果膨大期温度在25~30℃利于枣果的生长,温度不足则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生理落果;果实成熟期的最适温度为15~24℃,昼夜温差在12℃以上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对地震资料分辨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位于海陆过渡带的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区,由于受控于海洋与河流两种环境,海岸侵蚀与河道淤积交替出现,致使近地表结构异常复杂.在义古60—义古48—义东13连井地区,地震单炮记录出现了明显的低频现象.为找到产生低频的主要原因,通过静力触探、钻孔岩芯和近地表沉积物样品分析,对激发岩性中的有机腐殖质和贝壳层、激发岩性自身的物性参数、地表环境以及近地表微地貌进行了层层剖析,从中找出了该地区产生低频是由于近地表粉砂含量较大,岩性疏松,加之旱季时蒸发量大,使得激发岩性中含水率降低造成的.研究结果对于该区后续地震采集及类似地区地震采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钰 《陕西气象》2010,(6):39-41
利用南郑县1966—2008年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以及蒸发、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揭示该县气候资源变化的基本事实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郑县近43 a来气温以0.137℃/10 a的气候倾向率呈上升趋势;≥5℃和≥10℃的积温总体呈上升趋势,≥15℃积温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一年中呈单峰型,总体变化呈现下降的趋势;降水总体为下降趋势,春、秋两季为下降趋势,夏、冬两季为增加趋势,年暴雨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现有基层台站所能获取的国家气象中心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经过数学方法处理后,将各预报要素插值到站点作为预报因子,通过Г检验分析预报因子与本地降水的相关,提取相关好的因子建立预报方程。经实践检验证明:数值产品经因子累积处理后对降水预报能力明显增强,数值预报对24h的预报能力较高,中低层要素与汉中盆地降水相关较好。方法对降水量仅做了简单的分级预报,试用中发现该方法对突发性降水预报能力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徐钰 《陕西气象》2007,(3):23-23
问题中国气象局自动气象站测报软件V3.0.6版本,在陕西南郑站使用中资料自动上传出现了问题。2006年8月22日14时到15时,因自动站计算机电源损坏,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更换了一台备份计算机。备份机启动后发现,15日16时—22日14时的资料自动卸载重复上传,同时省局自动站监测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