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4篇
  免费   960篇
  国内免费   1201篇
测绘学   740篇
大气科学   982篇
地球物理   525篇
地质学   2923篇
海洋学   897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426篇
自然地理   47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2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于25℃时,观察了多刺探腹溞MoinamacrocopaStraus在盐度为2‰、3‰、4‰、 6‰、8‰、10‰6个浓度梯度下的生殖与生存.试验表明,多刺裸腹溞的寿命随盐度升高而缩短,在 盐度2‰-4‰范围内,每溞的平均产仔量、产仔总量及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_m)无显著差异,其最 适盐度为2‰-4‰,6‰,为其生殖的盐度上限,经过短期的海水驯化,多刺裸腹溞的生殖和生存盐 度上限可达8‰.  相似文献   
982.
浙江新昌地幔岩捕虏体中的硫化物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徐九华  储雪蕾 《地质论评》1999,45(6):640-645
浙江新昌一带晚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中地幔岩(二辉橄榄岩)捕虏体内存在大量硫化物熔体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相成分主要为镍黄铁矿,次为磁共铁矿。硫化物包裹体的Ni/Fe值与寄主地幔岩的橄榄石含量呈正相关。同一包裹体的硫化物相成分不均一,自中心至边缘硫化物的Ni/Fe、(Fe+Ni)/S值和Ni呈均呈增加趋势。通过与中国汉诺坝、德国WestEifel东欧Nograd-Gomor地区资料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83.
由于大桥水库地震台网各子台台基和地下结构的特殊性, 造成震级计算上的较大偏差。为此, 利用该台网各子台同一型号地震仪的垂直向速度量记录, 测量了震级为05 ~54 的462 次地震的振动持续时间, 制作了该台网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和便查表。在方法上, 不同于通常的按一次或二次曲线的拟合, 而采取计算机自动分段按折线拟合的方法, 以阻尼最小二乘法完成其计算。先进行分台拟合, 比较异同之后, 合并数据再拟合, 最后给出了适宜于鲁坝、瓦吉木两台和大石头、凉风岗、瓦坡支和彝海子4 个台使用的两套平均持续时间公式和便查表, 以供大桥水库地震台网测震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984.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总被引:143,自引:22,他引:121  
华仁民  毛景文 《矿床地质》1999,18(4):300-308
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了一批重要矿床,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之大,矿种之丰富,在全球中生代成圹作用中首屈一指,故可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是该地区在特定地质背景下下发生岩石圈大减薄和构造格局大转折相结合,从而导致大规模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的产物。深入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背景和过程,不仅能解决矿床学学院发展中的许  相似文献   
985.
梁细荣  李献华 《岩矿测试》1999,18(4):253-258
建立了一种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同时原位测定锆石Pb-Pb及Pb-U年龄和25个微量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P的检出限为14μg/g,Sc的检出限为3μg/g,Rb、Nb、Ba稀土元素Nd、Gd、Dy、Er及Yb的检出限为0.1 ̄0.3μg/g,Pb的检出限0.5μg/g,其它稀土元素及Sr、y、Hf、Ta、Th和U的检出限为10 ̄90ng/g。方法对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 ̄15%;  相似文献   
986.
盐度及保存时间对牙鲆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授精是鱼类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获取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是这一活动中的重要步骤。环境因子对于海产鱼类精子生理状态的影响国内已有初步研究[1,2],但环境因子对牙鲆精子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本实验着重研究了牙鲆精子于室温条件下贮存不同时间后,这些精子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活力,以及室温条件下,于精液中保存了不同时期后的精子在天然海水中(盐度为32)使卵子受精的能力。1材料与方法1.1精、卵的获取实验中所用的牙鲆亲鱼取自山东荣成市寻山养鱼场的亲鱼池。卵子和精子系采用人工挤压的方法获得。挤压过程中防…  相似文献   
987.
本文重点研究牙鲆鱼越冬饲养期间所需的适宜温度和盐度条件,以及牙鲆对酸碱度的耐受力。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牙鲆在越冬期标准代谢的主要环境因子。7~14.5℃是越冬期牙鲆能量代谢变动最低的温度区间,也是最适宜的温度范围。盐度也是影响牙鲆越冬期的环境因子,在7~14.5℃的温度条件下,其盐度阈值下限为20;40仍属适宜盐度。牙鲆的耐酸力比耐碱性强,96h和48h致死的pH值分别为4.45和4.20,当pH值为9.30时,牙鲆16h死亡。  相似文献   
988.
我国季风进退及其日期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东滨太平洋,南临南海,一年中由于海陆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不同,温压场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盛行着从极地大陆来的干冷的冬季风,夏半年则由暖湿的夏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冬夏季风来去迟早和强弱的变化,基本上确  相似文献   
989.
高精度静态卫星重力场模型在全球海洋环流研究、全球/区域数字高程基准面确定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本文研究仅利用GOCE卫星和联合GRACE卫星观测数据确定高精度高阶次静态重力场模型.利用GOCE卫星全周期高精度引力梯度分量(Vxx、Vyy、Vzz和Vxz)观测值基于直接最小二乘法构建300阶次的SGG(Satellite Gravity Gradiometry)法方程,并利用卫星跟踪卫星观测值基于点域加速度法构建130阶SST(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法方程,然后利用方差分量估计联合SGG和SST法方程确定300阶次纯GOCE卫星重力场模型GOSG02S.利用全周期GRACE观测数据由动力学方法解算了180阶次的SWPU-GRACE2021S模型,并将其对应法方程与GOCE卫星法方程联合解算了GRACE和GOCE的联合模型WHU-SWPU-GOGR2022S.分别基于XGM2019模型和GPS水准数据对本文解算的三个模型GOSG02S、SWPU-GRACE2021S...  相似文献   
990.
研究低(5 kg/m3)、中(10 kg/m3)、高(15 kg/m3)三个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养殖黄条(鱼师)生长的影响, 从消化道菌群角度分析了养殖黄条(鱼师)的生长的密度适应性。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黄条(鱼师)的消化道(胃、肠道、幽门盲囊)菌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 并进行了菌群的多样性、结构特征和菌群基因功能预测的分析。结果显示, 相较于中、低密度组, 高养殖密度显著(P<0.05)抑制了黄条(鱼师)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并显著上调了血清应激相关激素水平。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上,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FaecalibaculumRuminococcaceae_UCG等在中、高密度组中丰度降低,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等在中、高密度组中丰度增加, 均与低密度组差异显著(P<0.05)。KEGG通路分析发现, 各养殖密度组的菌群基因主要集中在代谢、环境信息过程、遗传信息过程三个一级功能通路。该实验设置的中、高密度组相对低密度组, 消化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上呈现有益菌(乳酸杆菌属等)显著性减少和条件致病菌(克雷伯氏菌属)显著性增加(P<0.05)的趋势。在菌群功能方面, 与低密度组相比, 中、高密度组消化道特别是在代谢、遗传及环境信息过程的二级功能通路上注释的tags数目相对低密度组显著增加(P<0.05)。研究结果为建立工厂化养殖模式下适宜密度调控和健康养殖技术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