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33篇
  1976年   46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19篇
  1973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们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伟大教导,依靠群众,分析了以往激发电位的测量方法,初步找到了地层电阻率变化对激发电位测量产生影响的规律。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运用静电学导体等位的理论改进了激发电位测量的电路,基本上克服了地层电阻率变化对激发电位测量的影响。初步攻下了我队十多年来,在下石炭统测水组中、低阻无烟煤只有散射伽玛一种测井参数确定煤层埋深、厚度的难关。初步解决了顶、底板为砂岩的定厚问题,基本上达到了测井规程中两种参数确定煤深、厚度的要求。提高了勘探质量,加快了勘探速度。   相似文献   
92.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的发展,测井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无芯孔如何开展地质研究工作,如何对测井曲线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等问题,已提到日程上来了。我公司在九台勘探会战中,各参加单位的测井、地质技术人员,在战区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对测井曲线如何进行地质分析和应用的问题,做了初步摸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对曲线的异常形态及其组合的地质成因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进行曲线对比工作,用物性标志,从地质观点出发,进行沉积建造和后期改造的分析研究等,不仅能提高勘探质量,提供无芯钻进的地质成果,加快勘探速度,而且还能为综合研究工作提供新的内容,给地质工作提出新课题。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煤田测井的解释精度,我队进行了小源距放射性测井试验,並已用于生产。小源距放射性测井仪的下井装置极为简单,只需制一节带铅屏的源室即可。为减小底数,铅屏的直径尽可能大些。我队选用的源距为0.25米,源强为1毫克的Ra226,铅屏直径为60毫米,在生产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钻孔无线电波透视法探测岩溶分布已经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一九七五年七月又应用此法在陕西韩城桑树坪煤矿进行了探测煤系地层中浅部老窑分布情况的试验,为煤矿地面设施设计提供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95.
以往矿山建设和深井堵漏注浆工作,一般采用普通地质勘探用泥浆泵,由于其流量不能在工作中进行调节,工作压力小而不能满足注浆工艺要求,影响矿山建设地面预注浆和堵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煤炭科学院北京研究所和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通过实地调查,根据注浆工艺要求,设计了YSB250/120液力调速注浆泵,並由煤炭部确定在我厂进行试制。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所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经过全厂广大职工一年多的努力,先后于1974年7、9两月分别完成两台泵的试制工作,12月部组织了有关单位在厂内进行了评议,会议认为新泵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6.
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谈到南方找煤问题时,曾强调指出要“根据构造的规律去寻找煤田和个别煤层分布的规律”;他认为:“煤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和构造体系有关系”。近年来,南方各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找煤勘探的实践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论断的份量和意义。一些煤田地质队运用以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为中心环节的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普查找煤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的基础上,从改造和建造的结合来说明煤田地质规律,指导普查找煤工作。本文就几种构造型式与煤田分布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
在进行曲仁煤田上二迭统龙潭阶的预测时,对已有的大量勘探及矿井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煤层厚度的变化,似与煤层以下一段地层中岩石组合(特别是所含砂岩多少)有关。因此,试编了煤层以下一段地层中砂岩总厚度等值线与煤层厚度等值线图。结果证实了上述关系的存在。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关系的内在联系,我们对煤层形成前的岩相进行了初步分析,编制了岩相组合与煤层厚度变化关系图。该图较清楚地反映了不同岩相对煤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由于煤层本身煤质、厚度的不同,以及煤层与其顶底板之间的物性差异,反映在测井曲线上效果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煤层单一,物性条件好时,测井曲线反映明显,综合解释可靠,分层精度较高。但当煤层为含若干层夹矸的复杂煤层时,正确利用煤层及夹矸的物性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就成了解决复杂煤层的关键。我们在陕北某井田,利用三极侧向电流及侧向梯度法,对解决该井田复杂煤层的划分及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深度不断增加。一般老矿井开采深度在600~800米左右,最深达1000米。有些新的矿井第一开拓水平已深达500~600米。按正常地温梯度计算,采矿向深部发展,温度越来越高,矿井气象条件逐渐恶化,有的矿井气温高达30~33℃。这将直接危害工人健康和生产率的提高。当前地温问题已成为我国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ChinaInfo信息服务系统,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将自己稿件纳入因特网传送交流的作者,请另投它刊.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