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407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942.
943.
运用成矿系列理论辽宁铁矿类型可划分为成矿系列组合、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矿床成因类型(或矿床类型式)四级,并较详细地阐述了其具体内容,同时探讨了鞍山式铁矿富矿成因。铁矿在铁质来源、矿物组成、矿床类型与成矿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这种演化与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地幔、地壳、水圈、气圈、生物圈的演化是紧密联系着的。  相似文献   
944.
945.
辽宁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北跨吉黑褶皱系和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全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内。辽宁境内的中朝准地台,按其发生、发展规律和构造格局,在时间上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结晶基底形成阶段、稳定盖层形成阶段和活动盖层形成阶段;在空间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地质结构,即:①A型,以出露结晶基底为主,②B型,以出露稳定盖层为主,③C型,以出露活动盖层为主。辽宁地质上的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以及成矿作用都受区域地质构造时、空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反映了区域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46.
947.
基于光谱分析的MODIS云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总结了云、雪、植被、沙漠、水体等目标的光谱特性以及云和不同目标间的光谱差异,结合MODIS影像的波段范围,提出了一种对不同下垫面通用的多光谱云检测算法,试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8.
基于Ikonos数据的红树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光谱特征、纹理和GIS信息对高分辨率Ikonos影像分类提取,对红树林分类的结果采用GIS技术快速得到其分布位置、边界、面积以及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949.
本文通过对孔隙介质中热源传热的数学物理方程分析,并结合沙桶中热源传热物理试验,发现在对储层加热过程中,油气层中点热源处的温度与水层(或干层)中点热源处的温度相比增温的速度明显地快,而在加热过程后,油气层中点热源处的温度与水层(或干层)中点热源处的温度相比降低的慢。据此提出用人工热源(炸药热源、电热源等)对地层进行加热,然后测量井中温度的动态变化,据此思想,提出了一种从孔隙介质传热出发解释油气层、预测油气产能的传热测井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0.
赵中岩  方爱民 《岩石学报》2005,21(4):1109-1116
超高压变质岩是大陆深俯冲作用的产物。超高压变质岩在深俯冲和快速折返过程中,经历了长距离地构造搬运和构造力的作用。其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韧性剪切带中,并发生强烈地塑性流变。研究超高压变质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及其变形机制对于深入了解大陆壳岩石在深俯冲过程中的流变学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仰口的超高压韧性剪切带中榴辉岩质和花岗质糜棱岩记录了超高压变形的历史。在超高压条件下的稳定矿物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兰晶石和钾长石具有不规则波状消光、亚晶界、核幔构造和动态重结晶等显微构造特征,TEM 研究揭示了大量的位错构造,表明位错蠕变是其主要的变形机制。在花岗质糜棱岩中,金红石在刚性矿物的压力影中沉积,细粒的石榴石条带平行片理延伸,都说明超高压变形过程中有流体存在,流体助力的物质扩散迁移是又一个重要的变形机制。依据现有的流变学定律估算的流变应力应该在几十兆帕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