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832篇
海洋学   267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5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的影响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象因子、大气降生及其作用影响构成了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分析各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的影响,也需采用灰色理论。本文应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子对营口市大气降尘的影响程度。其基本思想是将大气降尘作为参考数列时,各气象因子作为比较数列,在各不同时刻将两数列形成的曲线进行比较,得出关联系数,然后将其信息做集中处理,得到关联度,以此评判各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2.
53.
浅议优秀地学人才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综合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及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地理科学的信息化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对地理科学信息化及地球科学研究及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含PGE黑色岩系可根据黑色岩系中有无火成岩,将其分为:(1)与火山作用或岩浆活动无关的黑色岩系;(2)与火山作用或岩浆活动有关的黑色岩系不同地质背景下,富金属黑色岩系的特征及其PGE的分布特征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反映出两者PGE的地球化学演化过程有所差别。有关PGE比值不仅可以反映出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亦可区分或指示不同环境下PGE地球化学演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6.
本文在认同“本文在认同”在任何层级组织里,每一个人都将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阶层“一这”彼德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的同时,指出: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事管理体制、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差异和价值观的本质差别,“彼德原理”存在着一于西方国家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追求的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功利主义,对“彼德处方”我们要批判地以对待否则将走入误区,作者指出,用现代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能更客观地说明和解释“彼  相似文献   
57.
58.
着重介绍深埋桩的预埋管超声波法的反射波法的质量检测方法原理效果,从江阴长江大桥桥桩的检测和验证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显著,准确度高,是当前深埋桩质量检测中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内蒙古白音宝力道花岗斑岩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苏尼特左旗-贺根山缝合带北侧,为白音宝力道金矿的成矿主岩。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39.8±4.3)Ma(MSWD=0.001),表明白音宝力道金矿花岗斑岩及金矿形成于早古生代中期。  相似文献   
60.
在野外实地考察和追索的基础上,详细厘定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火山岩的分布特点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晚古生代以来的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共有11个层位含规模不等的火山岩,它们以透镜体、薄夹层或以块状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等形式产出于不同地层系统中;从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侏罗纪和白垩纪,具有由西向东、从南→北→南→北的迁移规律。这些火山活动的发现和厘定,对填补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火山岩研究的空白,了解陆下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新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