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珊瑚礁支持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其部分特征地貌是海面变化记录的重要载体.目前,无论是对珊瑚礁现代地貌还是埋藏古地貌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相对匮乏.基于2017年8~9月采集的浅层地震剖面数据,结合遥感影像研究显示,道明群礁目前是发育有1个岛、4个沙洲、7个干出礁和若干座暗礁的典型珊瑚群礁,其形...  相似文献   
72.
人工海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滩是激浪作用下泥沙在激浪带的堆积,是海岸带最活跃的地貌单元。近年来,由于世纪性的海平面上升,侵蚀型海滩范围扩大,侵蚀加重,海滩宽度变窄、坡度变陡和滩面物质粗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广泛关注,亦成为海岸工程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几十年的工程实践表明,海滩喂养与人工海滩是当前防护海滩侵蚀最有效的措施,并已为欧、美、日等国广泛应用。利用海岸地貌学原理方法,借鉴模拟环境条件类似的周边自然海滩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合理的设计海滩物质的颗粒大小和组成,海滩的坡度、高度、宽度以及填砂范围等关键参数,能够有效地使人工海滩更快的达到平衡状态并维持其稳定。在海滩的娱乐休闲功能在国际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一方法在海岸工程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稀疏表示是一种现行有效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常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逐道分解地震信号,但实际应用中交替方向乘子法计算效率高但精度不足,难以满足高保真地震数据处理的要求。通过结合迭代重加权和交替方向乘子法2种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迭代重加权交替方向乘子法的联合稀疏表示方法,兼具收敛速度快和重建精度高的优点。共偏移距道集地震数据具有水平同相轴结构,满足共稀疏性条件,将联合稀疏表示算法应用于共偏移距道集就能够利用信号的空间相干性,提高去噪算法性能。理论和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4.
选择珠三角沿海地区有代表性的中山市神湾镇三个晚中生代花岗岩风化壳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花岗岩风化壳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风化壳剖面自上而下可划分为淋溶层(E)、淀积层(B)、半风化层(C)和基岩层(R),不同层位的Si、Al、K、Rb、U、Nb、Ta、Hf、Th、Se含量均高于大陆上地壳相应...  相似文献   
75.
河海交互作用沉积与平原地貌发育*   总被引:3,自引:15,他引:3  
河流是搬运陆源泥沙的主要动力,对相邻的海岸海洋沉积动力有巨大影响。中国河流汇入海洋中的泥沙曾占全球入海泥沙的10 % ,现代中国边缘海大陆架在晚更新世时曾是海岸平原,河-海交互作用是形成海岸平原与浅海输积泥沙的主要因素。本文选择5个不同类型的河流展示其不同的泥沙运动与河口沉积的特性以及对相邻陆架之影响,包括: 1)强潮型动力的鸭绿江河口湾,形成从陆向海与从海向陆的双向水流交汇沉积,海岸形成潮流脊体系。 2)季风波浪为主导动力的滦河口,以泥沙的横向运动为主,形成沙坝环绕的双重海岸,沉积粒径自海向陆减小; 沿岸浪流携运泥沙向河口两侧分布,使沙坝具有沙咀状的复合特点。 3)弱潮型、多沙的黄河口,径流于两侧堆积指状沙咀,沙咀下风侧形成粉砂粘土淤泥湾,沿岸流携运泥沙向渤海湾延伸为淤泥舌。 4)径流与沿岸流组合作用的沉积模式,以长江口为代表,泥沙沿岸向南输运为主导,向海岸与向内陆架构成颗粒变细的带状沉积,外陆架出露残留砂。 5)充填河口湾的三角洲,以珠江为代表,河流分汊与会潮点泥沙堆积,悬移质扩散至湾外,被沿岸流携带沿海岸向SW运移,外陆架为残留砂沉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述河流均受到人为活动的改造影响,河流自然过程与河海交互作用效应均发生改变。本文主要以滦河三角洲为例阐述河-海交互作用与平原的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76.
三亚海岸演变与人工海滩设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三亚海岸位于海南岛南部,属弱潮海区,以来自开阔外海的偏南向风浪为海岸优势动力。三亚海岸经历了从基岩港湾海岸到岬角与港湾相间的海蚀-海积海岸的发育演化过程,沙坝(沙咀)发育始于中更新世初期,珊瑚礁发育始于8kaB.P. ,目前海岸总体处于相对平衡发展阶段。对三亚地区海岸地貌、动力及泥沙运动的调查研究,总结三亚湾及其周边不同类型海滩的特点,提取其海滩参数。依据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自然海滩形成演变的条件和规律,设计建构三亚白排人工海滩的关键参数。设计海滩总长度约400m,宽度\{40~\}50m,坡度4.5°~5.0°,相对高度约2m,填砂M为0.5,以粒径1.0~\}0.5mm的粗砂为主,总填砂量48000m3。从滩面物质和滩面坡度两个关键方面,利用代表性的数学模型,检验了设计海滩的稳定性。本项研究旨在服务白排人工海滩建设,研究方法对海滩侵蚀防护与同类海岸工程建设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大港滩海埕北地区古近系发育沙三段至东一段地层,在这些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介形类、腹足类、轮藻类、孢粉和藻类等生物化石.按照生物特征将沉积物分为A,B,C,D,E等5种生物相带,分别对应河流—三角洲平原和沼泽相、滨湖相、浅湖相、浅湖—半深湖相、深湖相的沉积环境.勘探资料表明,水生生物繁盛的滨湖、浅湖、半深湖环境是储集层发育...  相似文献   
78.
对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论述,对设备安装、设备充电、地磁检测、航线规划、影像获取等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低空无人机现场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铺轨基标测量的工程实践,提出研发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CPⅢ控制网自动化测量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平台和技术要求,指出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流程,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CPⅢ控制网自动化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80.
针对传统真北方位角测定方法对人差的限制,利用GGPS 方法计算真北方位角,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磁差结合机场对磁差测定的要求,提出利用GPS方法代替传统方法进行磁差测定的合理性。解决了传统真北方位测定方法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