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段建中 《云南地质》1993,12(2):159-167
滇西地区壳型钨锡成矿系列花岗岩全岩δ^18O值多为 9.0- 14.5‰,δD值多为-70--120‰,^87Sr/86Sr(i)>0.708。其中:腾冲-梁河地区K-F(黄玉)花岗岩初始岩浆水δ^18O值为 6- 11‰,δD值为-60--90‰,与华南地区钨锡系列花岗岩相比,δ^18OH2O值略低;云龙铁厂-西盟地区Na-B(电气石)花岗岩初始岩浆水δ^18O值为 6.25- 7.98‰。  相似文献   
362.
滇西壳型花岗伟晶岩,可分为七个带。其中多数为喜马拉雅期产物,主要产于剪切带内,为花岗岩浆之不混溶熔离岩浆产物。存在两个成矿系列,白云母系列以Be矿化为主,锂云母系列以Li、Nb、Ta矿化为主,同时还存在白云母一锂云母过渡系列,以Li、Sn、Nb、Ta和Be矿化为主。分异良好的富晶洞含Be花岗伟晶岩,产宝石级的绿柱石、黄玉和水晶。幔型的长岭岗伟晶黑鳞云母岩为碱性岩浆之不混溶熔离岩浆产物,以U、Th、Zr、Hf、Nb和Li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363.
李春芬教授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区域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 他生于1912年,江苏大丰人。1917年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转读小学。1927年进兴化县立初级中学,1930年投考省立南通中学高中普通科,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364.
悼念著名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李春芬同志因病于1996年3月3日22时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李春芬教授1912年10月10日生于江苏省兴...  相似文献   
365.
广东深圳断裂带活动性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演俦  孙建中 《地震地质》1991,13(2):138-146
深圳断裂带分布着一系列第四纪盆地,发育了以晚更新世河流相为主的沉积物,其厚度一般小于10—15米。它们的出现与断裂破碎带、岩溶地层分布及断裂早期活动有关。但是,未见错动了第四纪沉积物的断层。从约180万年以来,断裂带内发育了四级夷平面和三级河流阶地。不同时期地壳相对升降平均速率估计为约0.04毫米/年至0.2毫米/年。 在第四纪地质时期,深圳断裂带总体处于区域性的间歇性抬升过程,断裂活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66.
367.
368.
东濮凹陷煤成气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天然气中氩同位素Ar40/Ar36比值,将东濮凹陷天然气分为3组:Ⅰ组平均Ar40/Ar36=477;Ⅱ组平均Ar40/Ar36=757;Ⅲ组平均Ar40/Ar36=1097。反映该区有3类天然气。据放射成因氩(Ar40放)的年代积累效应和东濮凹陷地化特征,笔者认为:Ⅰ组为第三系自生自储的油成气;Ⅲ组为石炭一二叠系含煤地层形成、运移富集于第三系地层之煤成气;Ⅱ组为Ⅰ、Ⅲ组的混合型天然气。估算出煤成气源岩年龄约为321Ma。  相似文献   
369.
沿淮地区的现代应力场及其对井巷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淮矿区,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对现代地应力场的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且缺乏现代地应力测试技术。该区在现代应力场作用下,井巷工程稳定性破坏直接损失达千万元以上。因此,本文通过震源机制解,邻区的绝对地应力量测岩石圈层的构造应力与地幔对流情况,并结合遥感影象的共轭线性体构造的主应力轴方位解技术方法,较全面地分析、预测了该区的现代应力场特征。该区现代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在N30°—60°E范围之内。它是沿淮矿区井巷工程稳定性严重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370.
东海西湖凹陷南端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区始新统—中新统地层内大套砂质岩储层发育,砂层厚度为2—30m。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一定储集和渗透能力的砂层主要分布在井深1900—3200m(C—1井、CH—1井深度可达3600m),即花港组和龙井组,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还有少量中砂岩。其中的细砂岩、粉砂岩具有粒度分选好,胶结物含量低(<10%)、孔隙、渗透条件好(φ为10—28%、k为<1—1800×10 ̄(-3)um ̄2);以次生粒间扩大孔、粒内孔、铸模孔和粘土矿物中的微孔及少量原生孔为其储集空间。胶结物以粘土矿物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和氧化硅胶结物。本区砂岩体储层物性除受原始地质条件、储集岩的成份、结构、埋藏深度等控制外,同时受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其物性降低,而骨架颗粒(长石为主)和胶结物的溶蚀改善了其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