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应用陆地卫星TM、MSS图像、航空彩红外像片、红外细分光谱扫描数字图像等多种遥感图像,结合多源信息复合处理技术,在甘肃安西北部地区(北山南带西段)开展了1:5万遥感地质调查和以金、铀为主的遥感找矿预测。通过工作,在合理应用综合遥感技术方法、基础地质研究、金铀矿产预测,以及1:5万遥感地质成图方法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三年中,11人共编测了1:5万遥感地质图和1:5万遥感成矿预测图各21幅,解译发现了近千条蚀变岩带,圈出了67个金矿找矿靶区和铀成矿远景区,为开辟找矿新区提供了大量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2.
173.
控制宁芜盆地东侧边界的区域性方山—小丹阳深大断裂,中生代发生强烈活动,成为岩浆上升通道,主要控制着龙王山旋回的火山喷发、喷溢、岩浆侵入活动及与其相关的成矿作用。断裂活动派生的牵引褶皱及次级张性裂隙,为浅成热液金、银矿床的控矿、储矿构造,根据地貌、地质、物探异常特征,确认该构造岩浆带上,有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有良好成矿、控矿的塌陷式破火山口,是寻找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74.
东昆仓山库木库勒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伟的昆仑山耸立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以其巨大的高程,独特的自然景观著称。本文着重讨论东昆仑山库木库勒高位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通过地层剖面,构造地貌特征的分析,并辅以生物化石资料,笔者对库木库勒盆地的形成时代,地貌发育各阶段的构造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构造迁移、岩溶地貌、盆地成盐演化以及盆地周围山地上升幅度等若干问题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75.
华北地台南缘下寒武统辛集组和三道撞组(白术沟组)分别以富含磷、铀为特征。大地构造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沉积—成矿作用的差异。 华北地台基底的稳定性及适宜生物生长的温暖的浅海环境是形成辛集组较稳定磷矿化层位的基本因素,并在太华古陆一侧富集成矿。而其水动力较强的浅海氧化环境则不利于铀的还原沉聚,仅在局限性深水凹地区有一定的富集。 洛南—栾川较深海槽相还原性环境形成了三道撞组较厚的富铀炭质岩系,磷则由于基底的活动性而较分散,难以形成广泛分布的磷矿化层位。  相似文献   
176.
近几年来,在内蒙宝昌—多伦中生代火山岩区陆续发现了一批与火山机构有密切关系的铀矿化点带。探讨该区控制火山岩分布的区域构造特征及火山机构的分布规律,对于缩小找矿靶区,扩大找矿远景有重要意义。一年来,我们将美国陆地卫星MSS图像在我所ARIES-Ⅲ图像处理系统上进行了初步处理,对该区火山岩分布及火山喷发机构进行了解译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7.
黄金洞金矿为湖南四大金矿之一。以往有众多的研究者对其成因开展过多方面的研究,至今仍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变质热液矿床和远源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本文通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从地应力场角度,提出成矿地质作用过程中初始聚源区形成的观点。矿床成因暂定名为构造聚源-渗流地下水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8.
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A mRNA和肝CYP1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同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和沉积物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新一代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v2)对监测站位石油类和PAHs污染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站位的上述四种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相应站位表层水中石油类含量及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相吻合;IBRv2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站位IBRv2指数介于1.5~4.2之间,其中2号站环境污染压力最大,4号站最小.在复杂的海洋污染条件下,采用CYP1A多种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反映石油类等污染及其生物效应状况.  相似文献   
179.
福建土楼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宁陈娟  戴文远 《福建地理》2006,21(2):63-64,85
福建土楼具有独特的资源特征和内在价值。通过分析福建土楼旅游存在的区域合作缺乏、产品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居民参与不足等问题,提出福建土楼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0.
思茅民乐宋家坡铜矿地质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家坡铜矿属火山-次火山热液交代次生富集型铜矿床。对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岩石、构造、蚀变、物化探等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