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4篇
  免费   2202篇
  国内免费   5109篇
测绘学   1166篇
大气科学   3607篇
地球物理   2905篇
地质学   9800篇
海洋学   1740篇
天文学   581篇
综合类   1304篇
自然地理   164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1017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2093篇
  2001年   2351篇
  2000年   905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437篇
  1991年   504篇
  1990年   534篇
  1989年   471篇
  1988年   480篇
  1987年   404篇
  1986年   292篇
  1985年   385篇
  1984年   320篇
  1983年   253篇
  1982年   208篇
  1981年   139篇
  1980年   201篇
  1976年   82篇
  1964年   103篇
  1959年   121篇
  1958年   132篇
  1957年   1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引言农田灌溉是一种最易提高干旱地区农业产量的方法。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相比,谷物产量可提高6倍,根块植物产量可提高4—5倍。因此,农田灌溉在渴望得到更多粮食的干旱地区,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农田灌溉使这些地区获得高产稳产,同时减轻了干旱和沙漠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92.
根据波尔近似,借助于波动积分方程,近似求解半无限弹性空间中平面SH波由圆形空腔和刚性包体所散射的问题。获得了空腔表面上的散射位移、作用于被包体上的剪应力、半空间表面形变以及远场位移的近似公式。在数值计算中,ka(k=波数,a=空腔或被包体的半径)取为1.0,γ(SH波的入射角,从垂向方向起算)取为π/4。  相似文献   
93.
我们根据地貌工作者和第四纪地质学工作的人数、专业团体会员人数及其有关出版物等情况对美国地貌学家的活动状况做一个综述。美国的地貌学出现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地质学和地理学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地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时,其成员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家和学过地质学的地貌学工作者。在本世纪30年代期间,地理学家们反对环境决定论的模式,地貌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4.
A new species of Liagora,L.perennis sp.nov.from Hawai’i,is described.Unlike dpecies of this genus in China,it is carpotetrasporangial,and at the place of expected carposporangia bears cruciately di-vided tetrasporangia,a detail which differentiates it from the usual species of Liagora without tetraspores that have been reported in China.Notes are provided on other Liagora specie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taxonomy of species found in China.  相似文献   
95.
胡梅生  唐玉梅等 《矿物学报》1991,11(1):9-12,T003,T004
作者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沉积钙质白云石中的带状面缺陷。在衍衬象中面缺陷呈现出特有的条纹衬度,并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它们沿着{018}面排列。面缺陷也可分叉,分枝部分平等于{2-/10}面。根据白云石面缺陷的取向,本文提出了鞍状白云石宏观弯曲面和微观面缺陷的取向关系。  相似文献   
96.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97.
沉积盆地有机质自由基热演化特征及其作为古温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沉积盆地热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古地温指标法和动力学模拟法两类.古温标法中最常用的为有机质成熟度和矿物裂变径迹,动力学模拟法中最常用的是盆地的拉张模型和挤压模型.本文针对Ⅰ型有机质自由基浓度作为沉积盆地古温标进行了探索研究.分析了自然演化系列Ⅰ型有机质的自由基的热演化特征;根据自然演化系列的Ⅰ型有机质自由基浓度及时间-温度指数(TTI)数据,对热模拟实验下的Ⅰ型有机质自由基浓度及时间-温度指数(TTI)值进行校正,由校正后的数据初步建立了Ⅰ型有机质的自由基浓度(Ng)与时间-温度指数(TTI)的定量模型.  相似文献   
98.
今年7月31日是我国著名矿床学家、地球化学家涂光炽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本刊特组织专刊纪念我国地学界的这位大师和我国地球化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99.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Geology for society in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ce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when the first of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were established, they have generated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information on the Earth's crust, its natural resources, its processes, and o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Nordic areas. The collective missio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s is to carry out "Geology for Society", by doing research and providing services, and by mak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data easily accessible to all the varied end users in industry, government agencies, government institutes, public administrations, technical offices, academia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s well as for private individuals.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a few, selected, research areas and projects currently undertaken by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These serve as practical examples of how the Nordic geological surveys address important societal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at require geological input for their solution.  相似文献   
100.
In 2006, the Moscow publishing house Nauka (Science) published a 246-page book by Zoya A. Bessudnova entitled Geological Research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Moscow University, 1759-1930 as No. 32 in its series "Sketches o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Knowledge'. The author is a geologist and Senior Researcher in the Department for the History of Geology of the Vernadsky State Geological Museum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Sci- ences (INHIGE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